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29沈峥
沈峥
成语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富有概括性、哲理性、故事性,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瑰宝。汉语成语也是人们惯用的词组,它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不论在文章还是交谈中巧妙地使用它,都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样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巧妙的使用成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在阅读中注意到大量成语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以成语为载体的化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化学教学将取得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成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利用成语引入课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更自然地进入化学情境。如:在“焰色反应”教学中,可以采用“火树银花”引入,提出问题:“火树银花”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何焰火会是五颜六色?焰色的产生是与黑色火药还是与其他物质的存在有关?等等。学生会结合实际积极展开讨论,教师抓住时机,通过实验、分析,层层引入,完成本节教学。再如:在“氨气”教学中,讲到氨气与酸反应的性质时,可以以成语“无中生有”为题做一个趣味实验,事先在2只空的集气瓶内壁涂上分别少许浓氨水和浓盐酸,并用毛玻璃片封住瓶口,然后将2只集气瓶口对口的叠加在一起,抽去当中的玻璃片,立刻就会见到原先“空”的集气瓶内白烟滚滚,真是“无中生有”。有趣明显的现象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欲望驱使学生探究化学的神奇奥秘。
二、深入浅出,增强学习理解力
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分析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分析。把化学原理以成语为载体进行讲解,可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学生借鉴已有的成语概念对化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消化,最终完全掌握并学会应用。如:在“电化学腐蚀原理”一节教学中讲到“船壳防腐原理”的时候引用“丢卒保帅”这个成语。引导学生分析:为何在船壳上绑附锌块?船壳和锌在海水中组成了一个什么体系?金属锌和铁的还原性谁强?哪种金属更容易腐蚀?通过分析,学生意识到了“丢锌保铁”的妙招,同时也对电化学腐蚀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在日程生活问题应用中也学会了“丢卒保帅”的方法,如城市下水管道的防腐办法、港湾闸门的维护等。再如在“氮氧化合物”的教学中引用“雷雨发庄稼”这个俗语引导学生分析:空气中主要存在什么气体?闪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会怎样?得到的NO在空气中稳定吗?NO2与水反应可以得到什么?化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分析思考,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最终明白了为何“雷雨发庄稼”的道理。类似的还有:学习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性质时可结合 “水滴石穿”;讲蛋白质的“盐析”现象时可用“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教分散液的时候可用“水乳交融”等等。
三、类比推理,加强实验规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讲究合理、规范、安全。有时一些机械的操作要领和一些枯燥的实验理论知识会使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打折扣。如果在实验教学中穿插一些成语或俗语可对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求,理解实验原理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成语:
(1)“以柔克刚”。强酸溶液能与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强酸、强碱的使用过程中,却常采用“以柔克刚”的处理方法。如,强酸溶液流到实验台上,在用水冲洗之前,向台面上加入的不是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而是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的溶液呈弱碱性);强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在用大量的水冲洗之后,还需要在皮肤上涂上一层“保护液”,但这种液体不是盐酸等强酸溶液,而是酸性较弱的硼酸溶液。
(2)“防患未然”。在氧气、氢气的制备实验,氧气、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存在着许多防患未然的操作。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盛装药品的试管的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在试管口凝结成的水珠流入试管底部,致使试管炸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一开始,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以防止氢气、空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受热爆炸等。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在实验教学中不时的插入成语来说明问题,可使学生轻松掌握实验要求,能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实验中去。
四、提出质疑,开拓发散思维
提出以成语为载体的开放性化学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解除束缚,让他们的思维在更大的空间中得以发散,对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起到良好作用。
笔者曾经引导学生对“水火不容”这个成语从化学的角度提出质疑,水和火能不能相辅相成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引发了学生认知结构上的冲突,在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水火不容是常理,是永不改变的事实。但老师问题的提出又使他们对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在学生思维矛盾之时,笔者做了一个“滴水生火”的趣味实验:在一只蒸发皿中事先加入3毫升左右乙醚和黄豆粒大小的一颗钾。然后用长胶头滴管吸取水滴入蒸发皿中。水与钾接触后立即燃起火焰。原有思维的束缚被彻底突破了,学生们在新有的认知结构中重新确立了水和火的关系,当然对“水生火”背后的实验原理更是彻底理解。随后,笔者布置了一道类似的问题“能否运用其它化学原理做相类似的水火实验?”一段时间过后,学生相继提出了多种设想,例如:
(1)“冰块燃烧”。在冰块中加入几块电石(碳化钙),将火柴点燃靠近电石附近的冰块,冰遇火融化成水,水与电石反应产生乙炔气体,乙炔气体遇明火燃烧。
(2)“水中点火”。在玻璃槽中盛一些水,然后取250毫升的烧杯,放入数颗氯酸钾晶体,缓缓注入水,再加入白磷,将烧杯小心地放入水槽内。用长滴管吸取浓硫酸伸到烧杯内氯酸钾处,就可看到白磷在水中的燃烧现象。这是利用氯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氯酸而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分解放出氧气,白磷在35℃时就会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还有在讲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时,笔者做了喷泉试验,让学生意识到“水往高处走”。再向学生讲清楚其中的原理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发散性的问题:常见还有哪些组合较易做成喷泉实验?随后学生组合成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提出了多种组合:
气体A 溶液B 溶液C 喷泉
HCl H2O 石蕊 红色
HCl H2O AgNO3 白色
NH3 H2O 酚酞 红色
NH3 H2O Fecl3 红褐色
Cl2 NaOH KI-淀粉 蓝色
H2S NaOH CuCl2 黑
CO2 NaOH 澄清石灰水 白色
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知识传授多样化、生动化,同时实现了学科间的渗透,增加了人文精神,让化学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获得对化学更加本质的认识。如此坚持下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塑造复合性人才是大有裨益的,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一定会开发出更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化学教学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