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职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16-12-29陈泓赵绮李豪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陈泓+赵绮+李豪英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更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系统的课程设置以及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试图以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浅析高职院校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艺术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和普通专业的高职学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素养,还要求其能够快速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试图从美术功底、优越的教学环境以及对口的就业企业三个方面来论述高职院校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美术功底

1.扎实的美术功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训练与培养

扎实的美术功底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根基,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绘画是传达其设计理念的窗口,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的必要条件。纵观众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这种基础仅仅停留在对基本线条的控制以及对美术的热爱上,并未接受系统的美术知识,因此,对相关的美术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实现这一初衷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每一所高职院校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以及教学理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将美术基础的训练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时装画基础》、《时装画技巧》以及《设计基础》等基本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除了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以外,亦可以自学成才。但是,就目前的招生现状来看,艺术类专业在录取的时候分数较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散漫的自由式学习会使学习效率事倍功半。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时打下基础。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及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的特色调整教学模式,从而探索一条适用于本专业的发展道路。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注重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能够动手操作、设计受大众喜爱的服装,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式向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现实意义。诸多高职院校不仅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是高职院校现代教育的特色。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拘囿于教科书上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现行示范、言传身教,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是集美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针对服装设计行业的从事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具有独特的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能够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大众的审美进行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因此,要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实战的经验。高职院校能够根据专业的需求与企业进行合作,这种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优越的教学环境

一所高职院校具备完善而系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宗旨,有着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等,都为服装设计专业等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能力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师德以及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师都是相应专业的精英人才,在该领域有一定的成绩和研究,因此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外,专业教师不断补充日新月异的专业新知识,不断积累、充电,进修学习和展开学术研讨,丰富了专业知识面和能力,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点。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讲座,聘请校外的专家教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范围。

除此之外,先进的教学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服装设计专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进而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服装设计专业是融入了创新理念以及跟随时代潮流的全新专业,注重将创新点、艺术以及技术融为一体,因此,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为了培养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跟着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具备相关的教学设备,例如服装设计室、服装成衣工艺实训室、服装CAD室、服装营销室以及服装摄影实训室、手工艺术实验室等等,从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良好的就业前景

在文章的前面笔者已经述及服装设计专业等艺术类专业注重与企业合作,采取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的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过程中,也是为企业储备专业人才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就业平台。此外,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及课程设置,从而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诚然,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根据调查显示,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的学生过程中,主要看重学生的办事灵活程度、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前景。

本文主要从扎实的美术功底、优越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就业前景这几个方面做了简短的介绍和分析,高职院校系统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多样化教学能够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功底,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都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就业环境。当然,高职院校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毋庸置疑,不管是从专业技能角度而言,还是从实践平台来看,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模式都使高职院校具备核心竞争力,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倩倩,提升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措施探析.科技致富向导,2013(09):第107+73页.

[2]冯越芳,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03):第111-114页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