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6-12-29郭勇
郭勇
【摘 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指导小数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应用题教学:“协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探究和交流,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综合性、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教师未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常规教学联系在一起,为研究人员与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思考、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往往还停留在试题讲解的层面,接着是试题的训练,先要教师做,然而由教师讲解,教学手段匮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节,以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设计未把握时代动向,已经滞后的教育内容抑或学生不了解的生活内容依然出现在教材中,学生不清楚教学的由来,每天反复训练同一类型的题目,机械解题,当进入到现实生活状态中,常常不知所措。
其次,问题形式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开发,闭塞。中高年级大多用文字述说应用题,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文字无法调动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应用题的编写往往需要条件充分,答案也只有一个。解答应用题时,结构不开放,追求完备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再次,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未充分重视问题涵盖的数学概念、问题理解情况、问题现实意义,以处理纯数字的方式简单处置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到数学问题,最终变成数学计算式,这些转化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中,学生程序化和机械化记忆知识。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优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围绕问题的解决,学会实践和综合应用,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不但能看到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而且还会遇到代数、统计、概率等的应用,问题的表现形式、解决方式多样化,合理定位并开展应用题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引导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教师分析、探究教学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合理配置整个教学布局,掌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开放应用题的结构
为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应用题能力,教师要针对性地发散学生数理逻辑思维,巧妙设计开放型的应用题。开放型应用题,在设计应用题过程中,教师不出“条件一问题”这类完整的应用题,而是提取了应用题中的一部分条件,要求学生结合对其的理解,给出一定的补充,并解答。这种问题情境和解决思路是开放的,极具挑战性,发散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思维,也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探究问题的能力,更愿意和学生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只是结构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应用题进行补充时,每个人给出的补充是不同的,如果已知问题有了变化,解题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2.营造生活化氛围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和生活的结合,将学生的感受添加进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应用题,教学将出发点定位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很近,调动数学学习的兴趣,凸显数学的作用,产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形成掌握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学困生解应用题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分析假设的差别,而不体现在解题的比例上,和优秀学生比起来,学困生没有分析题目中暗含的条件与中间状态,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问题一条件”,找出某种关联,分析题目,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发掘题目中涵盖的条件,从暗含的条件出发,过渡到书本知识,实现最终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将应用题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观察整个思维流程,基于此,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担负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还有许多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应用题,改变以往应用题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教学实践中探究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掌握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苏鸿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广西教育,2015,17:23+34.
[2]周学刚.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