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
2016-12-29焦晓青
焦晓青
摘要:商业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商圈是城市的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
关键词:商圈理论;商业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1—147—02
前言
商圈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商业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商圈理论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增强设计的效果。
1商业建筑设计中商圈理论的概述
关于商圈,其指为消费者购买、商业企业销售的主要场所,其构成要素表现在环境、主体、客体与载体等方面,各要素在关系上表现为相互依存与制约。若以商圈功能定位及其自身的规模为依据,商圈在等级上将表现为特色级、社区级、地区级以及都市级等。现行大多城市中商圈的形成除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外,很大程度也依赖于区域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一般在商圈内部会有较多商业企业竞争与合作,在此基础上便使企业集群效应得以产生,成为维系商圈运行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商圈在发展中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包括起步、发展、成熟以及衰落等,通常能够影响商圈发展状况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如商圈中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配置情况都可作为内部因素,而商圈中的企业数量、区域政府政策以及整个市场结构则为外部因素。除此之外,能够对商圈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包括商业建筑的设计情况,若建筑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建筑自身功能的发挥,且会影响商圈的生命周期,因此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需将商圈理论作为指导。
2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地产定位
所谓商业地产,其广义上的概念可界定在以商业为目的,能够为拥有者创造较多利润的房地产,如服务式公寓、写字楼、酒店或商铺等,而狭义概念上的商业地产主要指零售型的商业物业,如超市或购物中心等。相比一般住在建筑,商业房地产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与较强的商业性,但其对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较高,且在收益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从商圈理论角度出发,商业地产项目需在主题、规模、功能以及业态业种等方面进行定位。以其中的功能定位为例,要求项目定位中结合消费者、商铺购买者的需求,将项目功能确定为服务、娱乐、休闲或购物等功能。再如业态业种方面,要求在规划中做好业态配比的合理控制,这也是实际进行商业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指导。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定位商业地产项目中,需遵循相关的原则,包括合理选址、规模控制以及与商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等,确保定位准确才可使整个商业地产创造更多的收益。
3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方法
3.1建筑内部设计
在对商业建筑进行内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动线设计,这里讲的动线就是人和车在室内室外进行移动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动线,它在整个商业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商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有直接影响的。那么在内部设计中,它的主动线就要清晰明确,并且要回流,动线也要有一定的弧度,实现平面动线和垂直动线的有机结合。
3.1.1内部功能的空间设计
首先,购物的空间设计。它是整个商圈中货流量最大、公共性最明显的部分,属于商业建筑空间的核心所在,那么对于其的设计就要,第一,尽可能满足商业市场的“双三角”规律,也就是建筑面积越大利润就越小,反之则利润越高。如果购物空间的营业面积十分有限,那么零售店的面积就要控制在12m2以下,形状以正方形或者是依走道方向的扁长型;第二,交通条件的设计,这方面的设计要以消费者的出行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的交通方向,减少货流的交叉阻塞;第三,购物环境的舒适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建筑内部环境决定的,在进行设计时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所需设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购物环境。其次,餐饮娱乐空间设计。这一部分最佳的设计是将其设计在购物空间的上层,这样可以使两者起到互补作用。第三,办公空间设计。由于办公空间的功能主要是为商业经营起到协调作用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常见的是设计在和客服中心相近的位置,不能设计在商业价值较高的部位。第四,停车场设计,停车场一般是设计在商圈地下的,这与商圈的规模大小有一定关系,如果商圈属于大型的则可以设计在地下,反之则可以考虑设计在地上。
3.1.2公共区域的设计
一般来说,商业建筑的内部公共区域是和城市外部空间相衔接的,是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骨架坐在。通过对大多数商业内部公共区域的设计调查可知,它的主要部分包括有门厅、过厅、中庭、水平通道、垂直通道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消费者便利为中心。
3.2建筑外部设计
商圈理论指导下,建筑外部设计需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1)满足商圈和谐原则。建筑作为商圈的构成部分,在设计中应结合商圈整个建筑格局,确保建筑整体具有全局观。(2)满足可达性原则。该原则强调外部设计中做好网络格局设计,如步行空间的安全舒适性特点,且人车分离保持合理。(3)注重体现商业活力。外观设计是影响商圈商业活力的关键所在,建筑设计中可在设计风格方面做好控制工作,尽可能使其在吻合经营主题的同时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进而达到得外部设计的目标。一般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为使建筑更具活力,多要求外观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如在多样性方面,主要通过整个商业圈中的建筑群体进行空间序列的创设,这样可直接为消费者带来移步换景之感。再如开放性理念,其强调在建筑外部做好个过渡空间的设计,如室外巷道,确保行人在感受商业圈氛围的同时,能够在整个街区中自由穿越。除此之外,商业建筑在外观设计中还需从其形象方面着手,其是向消费者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可结合商场宣传需要,在外观形象上是设计出具有时尚、活力等特征的品牌形象,以此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标。
3.3空间的组合设计
商业空间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它的空间组合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们依据商圈的自身性质和规模对其空间进行组合设计。首先,线性式。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一条路径把商业的各个功能区间进行串接在一起,它给消费者所提供的路线很简单,主要是适用在规模较小的商业建筑中。其次,环绕式。这种形式的消费者路线是一个圆环形状,商圈的各个功能空间集中分布在圆环的内部。第三,聚合式。它是以一个功能空间为中心,其他的功能空间分布在其四周,起到辅助的作用。第四,网络式。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并列很多的空间和功能,主要适用在规模较大的商业空间中,它在现代化的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中十分常见,这与现代商业建筑的特点有重要联系。第五,综合式。这种设计方式是把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融合在一起,消费者在购物时行走路径较多,变化很多,可以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一般来说,它主要集中应用在面积较大或者是要求较为特殊的商业空间中,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就是确保消费者购物路线的合理有序,不能过于复杂和交叉。
3.4业种规划设计
商圈理论指导下的设计,除将设计内容集中在外观设计、内部设计以及空间组合设计等方面,还需做好业种规划设计工作,其是决定商业建筑商业氛围、店铺组合的关键性因素,若设计中忽视合理规划业种组合,很容易在建筑项目投入适用后,出现运营失败等问题,商业建筑的价值由此受到影响。实际进行规划设计中需引入业种比例分配的相关概念,其主要以商场实际的经营与规划目标为依据,对商场中各商业业种分布情况进行确定,如商场中各分区、各楼层如何安排各类业种,包括娱乐、美食、百货以及其他零售等。以大型商业建筑为例,规划时可考虑对休闲、购物与餐饮的比重分别设置为空间的30%、52%、18%。事实上,现阶段许多商业建筑在业种规划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多以多元化设计形式为主,整个业种规划完全以区域形式为设计依据,这样不同楼层中的业种组合都极为丰富。需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组合方式,实际设计中都应做好目标消费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保证在具备多样化设计特点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休闲性与娱乐性特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4结语
商业在整个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圈理论是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应该按照商圈理论的要求,确保各方面设计较为合理,进而促讲罄个商圈讲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