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开发及其在军校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2016-12-29周立军吕红吕海燕

计算机教育 2016年2期

摘要:基于对微课内涵及特征的分析,根据军队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和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分析军校建设微课的可行性,介绍微课建设的技术路线、应用效果、面临问题,阐述军校开展微课建设应如何把握原则和尺度。

关键词:微课;军校;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向教育领域延伸,“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院校借鉴。微课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具有微小、知识碎片化、目标明确的特点,受到学员和教员的欢迎。长期以来,军队院校由于自身特殊性,课程建设面临“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突出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与军队院校“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教改需求相适应,而开展微课建设正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1 微课的内涵

1.1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微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他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微环境。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图1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典型微课组成结构。

一方面,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另一方面,微课又是针对特定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知识内容,一节微课自身仍然需要具有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具有全面性。因此,微课具有以下特征:①教员讲授灵活(教员可以出镜,也可以采用话外音讲授);②教学时间短(一般为5-10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③教学内容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④资源容量少(视频及配套辅助教学资源总容量在几十兆左右,适合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⑤教学设计精致(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⑥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案例化教学情境);⑦自主学习为主(学员自主学习,是一对一的学习);⑧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2 微课的开发流程

微课的开发流程包括选题、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视频拍摄、后期编辑、视频输出等环节,如图2所示。

2 军队院校建设微课的可行性

2.1 信息基础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外在动力

“十二五”以来,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单位网络基础建设和网络资源建设正逐步成为作战力生成的新平台。然而,部队由于平时战训任务重,官兵教学能力和精力有限,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尽管依托军队院校进行的任职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部队继续教育的不足,但教育普及范围有限、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都影响任职培训的效果。部队官兵迫切渴望能依托网络或移动终端离线接受院校名师名课教育,而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教学的开展主要需通过军队院校来完成。

当前,军队院校除了部分各自特有的教学资源外,还存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装备理论基础等相同或者类似的课程与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网络资源建设标准和资源交流平台,院校之间、院校与部队之间很难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建共享,造成教学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流通受阻。微课形式的教学信息资源正是打破“资源重复建设与流通不畅”这一壁垒的有效工具。

2.2 聚焦实战与靠拢部队教改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多年的教学使得院校积累了一批优质资源,由于需要教员参与教学,这些教学资源只能提供给校园内部的学员使用。如何通过资源改造,让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和装备实操课程融人教员的示范解说,惠及地域分散的部队官兵,一直是军队院校反映的突出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军队院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展,“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成为军队院校的教改主题。越来越多的教员开始尝试“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员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员教改的新方向。

3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中的实证应用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自2014年以来,开始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实践课程中探索建立微课形式的信息化导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至今已经建成一批典型课例的微课程,并在学院2014级合训学员与直通车学员中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3.1 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在微课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部队实际岗位的应用需求,采取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3.1.1 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函数设计”一章的“巧设延时函数,妙解智能决策”微课为例,为了使学员领会函数设计思想的深刻内涵,教员在微课中采取了“寻疑一示疑一析疑一质疑一点疑一留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首先,教员以军事智能装备在执行任务时的应用为例,为学员创造发现问题的环境,实现寻疑;进而通过分析特写镜头“智能侦察车的行进动作及动作幅度的控制”,提出“不同的行进动作及动作的幅度是如何通过函数设计实现的”这一问题,实现示疑;然后按照函数设计中所采用的“分解与抽象”的问题分析方法提出程序设计思路,分别设计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函数和延时函数,实现析疑;继而产生下一个问题“延时函数怎么设计”,实现质疑;再以装备实物为演示对象,引导学员一步步解决问题,实现点疑;课程结尾,反思余味,留下新的问题“如何保证实现精确的延时效果”,实现留疑。

从以上教学实施流程可以看出,在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员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者,还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员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员思考并快速掌握所授知识。

3.1.2 实践操作式教学模式

实践操作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在实践操作中展现真理。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为例,该课程涉及office办公软件、flash动画制作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内容,适合采用实践操作式教学模式。首先以军事需求为任务牵引(如军队公文的排版、政治宣传flash短片制作),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及步骤;然后教员结合理论知识边讲解边操作示范(示范的过程以全屏录像呈现,教员可不在视频中出现);在初步完成操作任务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案例需求,由学员互动交流完成;最后教员进行总结讲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4所示。

3.2 课件制作

微课的课件制作主要分为课件模板的制作、flash动画制作、ppt动画制作等。

由于目前军校学员和部队官兵大多为80后、90后,他们对新鲜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用动画形式呈现课件往往更能吸引学习者。但课件模板不宜太过花哨,应尽量简洁,避免淡化课程主题。开发课件之前,还应确定使用哪些素材(如文字、图形、动画制作、视频等)以及素材的收集是通过网络搜索还是自主开发等。flash动画的插入可以增强微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利于学员和官兵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因此,设计者需要掌握flash动画的基本设计方法和PS图像处理技巧。例如,在介绍军事侦察车的不同行进函数时,可以通过flash动画演示侦察车的进、退、转不同机动动作,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在完成ppt页面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者还应进行ppt动画的设置,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配合教员的讲解语速进行设计。

3.3 视频录制与加工

微课的最终形式是视频,因此,视频的录制与加工是微课制作的关键。视频的录制方式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工具拍摄、录屏软件录制等‘4]。

通过DV、摄像机、数码相机或专业录播教室对教员讲解的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拍摄,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能给学员以亲切感。录屏软件可以采用Camtasia Studio等工具,主要对教员的上机演示过程进行屏幕录制,ppt课件则建议在Offce 2010下单页导出成视频格式。

视频的后期加工过程是整个微课设计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环节,主要用到的软件包括Flash、Premiere、会声会影等。后期加工包括组接镜头、特效制作、转场处理、配音、字幕添加等环节。

3.4 微课资源的整合

单独的微课资源由于只是介绍碎片化的知识,难以对某一门课程产生有效的传播与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将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在公共平台发布整门课程,同时,允许学习者离线学习。

在对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进行微课资源整合时,课程组采用网页方式整合微课教学资源,不仅适合于线上学习,也适合线下多种平台(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离线学习,满足学员和官兵课外自由时间、自由地点学习的需求。

4 应用效果及问题思考

从我院2014级本科学员的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学习效果来看,整合微课资源进行课程教学的效果明显好于往届学员。主要表现在:学员课堂表现活跃度高涨,课堂讨论气氛浓厚;优秀实践作品层出不穷,学员兴趣与才华得到激发与广泛施展;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自我展示欲望得到加强,更乐于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

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微课在当前军队院校教育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并非所有课程的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微课形式,如装备性能测试等需要学员深入实践的教学环节不能用微课取代,保密性高的课程也不适合采用微课形式。其次,制作微课时不能按部就班地照搬教材内容,也不能指望学员通过几次微课的学习就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微课传播的只是核心的“元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依旧不可或缺。

因此,军队院校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时,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而应在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在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上下功夫。不适合用微课形式开展的教学或课外辅导,决不能干篇一律追求新颖时尚而弃本逐末。

5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当前军队院校开展“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发作用,是推动部队人才建设、构筑学习型部队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在设计微课时应遵循科学的设计方法,同时还应把握课程的应用对象、教学目标和应用环境,不能盲目地对所有课程和内容进行微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