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结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水汝庆:以专业新服务推动债市新发展

2016-12-29

债券 2016年1期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的职责定位,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市场创新发展、深化市场服务体系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作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债券市场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亮点很多。在这当中,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发挥了基础性、支撑性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服务稳增长和调结构。2015年,公司全年支持债券发行创历史新高,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70%;托管债券达35万亿元,占全市场近80%;净发行量(代表资本形成规模)达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倍,有效适应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在此过程中,公司多措并举,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招标发行服务体系,推进集中簿记建档发行;设立上海分公司,有效扩大服务半径;适应企业债券发行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实施企业债券技术评估和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支持信贷资产证券增长,目前余额突破5000亿元。支持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服务信贷登记流转,盘活信贷存量,释放信贷供给能力,推动银行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

二是支持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公司继续做好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全周期的支持保障工作,全年累计支持国债发行1.8万亿元;落实地方政府债券全面自发自还的政策部署,深化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支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3.8万亿元,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成本;支持中央和地方国6dc73375a37331e76037fd9d34f766e1201778dde26aa7dca01275aba42201f8库现金管理近2万亿元。在货币政策方面,全年支持央行各类货币政策操作4万亿元;同时,积极配合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创新货币调控工具的实施,提供业务和技术支持。

三是配合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开放战略。2015年公司成立中债估值中心,加强市场透明度和利率基准建设。积极配合财政部短期国债滚动发行,适时完善了短端国债收益率曲线。经IMF评估报告,公司编制的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被IMF纳入SDR利率篮子,为人民币加入SDR提供估值技术基础。该项工作被《金融时报》评为中国证券市场年度十大新闻之一,标志着我国在基准利率建设和市场认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加快利率市场化整体进程,也有利于统驭境内外市场,掌握人民币资产的利率定价权。公司还积极研究货币政策转型,参与收益率曲线的利率传导等课题研究,中债估值积极从债券向非标资产延伸。

2015年,公司积极支持债市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目前境外机构入市305家,持有债券超过6000亿元。为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债券市场提供深化服务,配合实现境外央行DVP结算,中债价格指标被30余家境外央行或主权财富管理机构采用。积极支持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建设。对外合作方面,积极落实中德财经对话联合声明,与中欧交易所等持续沟通,加强信息合作。积极落实中韩金融合作声明,与韩国中央托管机构联合研究“债市通”,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欧清、俄罗斯NSD、港交所等机构广泛交流跨境合作模式。

四是服务普惠金融战略。2015年,公司按照人民银行有关市场准入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好开户等服务工作,支持开展投融资活动。按照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新一代储蓄国债系统上线,支持商业银行柜台24小时交易,有效支持债券零售市场发展。加快中债金联系统建设,为数十家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管理系统服务,提高其资金管理、运用效率。在银监会的部署和指导下,深化理财、信托登记工作,通过不断加强全流程、多要素的产品登记,在拓宽个人投资渠道的同时,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是提升市场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2015年,公司继续为市场提供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服务,全年共办理债券结算达466万亿元,同比增长90%,占银行间市场的85%。担保品管理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担保品系统的风险管理中枢作用,公司管理的债券担保品规模超过4万亿元,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包括中央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外汇储备管理、社保资金管理、期货市场等领域,提高了市场效率,防范了市场风险。201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成员超过1万家,同比增加50%,应市场成员要求,公司积极开展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债券》杂志品质,获评“中国最美期刊”。此外,积极发挥一线监测职能,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市场流动性分析和杠杆分析,贯彻金融统计要求,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维护市场健康稳定。

继续支持债券市场发展的展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承上启下的历史节点,我们感到,要实现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目标,需要一个更加强健的大国债券市场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肩负着特殊使命。我们将贯彻新理念,提供更深更广的专业新服务,推动有质有量的债市新发展。

一是营造合力,支持债券市场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处理在岸和离岸,场内和场外,安全和效率,前台、中台和后台等一系列重要关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整合,这是国际标准,也是普遍趋势。期望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遵循规律、兼顾现实、分工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实现中央托管机构统一整合,以促进市场统一,提高市场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激发活力,支持债券市场创新发展。顺应新常态和转型升级下债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动三方回购和中央借贷机制建设,提高市场效率性和稳健性。深化中债价格指标体系服务,发挥市场指示器、投资标的、业绩评价和风控工具等综合功能。打造担保品服务升级版,逐步为市场提供多功能、跨市场、国际化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发挥市场稳定器和流动性中枢的作用。积极支持绿色债券发展,持续关注碳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特色有效的支持服务。

三是释放潜力,支持债券市场开放发展。中央托管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中枢,我们要适应债市对外开放,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深与境外托管机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建设跨境发行平台,“债市通”结算平台,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管理平台,以此提纲挈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2016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马致远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