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浪漫

2016-12-29秦斯

农家书屋 2016年3期

德国的西南部,与瑞士接壤。由于德瑞两国都是出入境管制的申根协定国家,两国之间出入境不用再签证,非常方便。所以,访瑞后再访德,是大多数访瑞者的又一选择。

从瑞士苏黎世起程,直奔康斯坦茨方向,大约行走55公里,就到了瑞德两国交界的沙夫豪森。在这里,可看那云雾蒙蒙的山峦,听那一泻千里的涛声,感受大自然的自由放浪。由此向东北方向前行,带着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离开瑞士,进入到另一个山青水秀、花团锦簇、市貌整洁、管理有序的德国。再由此深入德国埠地,直线行驶可到斯图加特、海德堡、法兰克福、柏林。如果从斯图加特向东,可抵慕尼黑、纽伦堡,再向东行,可以直达捷克首都布拉格。德国是个历史厚重、工业发达、经济活跃、文化底蕴丰腴、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发展均衡的国度。据资料介绍,有软科学机构2013年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德国为形象最佳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为0.92,属于极高状态。值得看的、记录的、宣传报道的地方多。但是,可惜记者的德国之行时间有限,仅此浏览了人类汽车工业摇篮斯图加特、曾经的欧洲科研文化重镇海德堡和德国金融中心欧洲空中枢纽法兰克福。

一、名誉全球的汽车城——斯图加特

从瑞士的苏黎世到德国的斯图加特,公路行程仅225公里。对于游人来说,路途中可游览劳芬城堡,观赏欧洲最大的瀑布——莱茵瀑布。所谓的大,一是瀑布的宽幅大,有150米左右;二是瀑布的平均流量大,每秒为700立方米左右。观瀑的位置开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幅人为创作的山水多彩图画。据瑞士朋友介绍,莱茵瀑布形成的历史已有1万年之久,随着冰川活动,莱茵河道已几经变迁,今天的瀑布已不是上古时代的风貌了。周边旅游设施齐全,累了,可以在露天咖啡厅伴着涛声、合着雾露喝上一杯蓝山咖啡,梦幻般的风情使游人不能不萌发愉悦的心情。

这短短的途程,也可满足游人购买名牌、高档商品的欲望。在斯图加特中心城区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这里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中,世界上著名的服装、鞋帽、皮具、日用品专卖店星罗棋布,一些顶级品牌商品也不缺位,且商品价格比中国至少便宜三分之一。只要游人有兴致、有支付能力、有体力,可以逛上半天、甚至一天也不为过,说这里是购物中心,真是名副其实。

在德国的西南部,斯图加特北距法兰克福204公里,东南距慕尼黑220公里,瑞士苏黎世通向德国的维尔茨堡,法国巴黎通向德国的慕尼黑,两条跨国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斯图加特、慕尼黑、法兰克福三大重要城市,大致形成一个以斯图加特为直角圆点的三角形,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有德国“金三角”之称。

斯图加特是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地处本州中部内卡河谷地,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城,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源地,是梅塞德斯奔驰和保时捷两大汽车基地,每年有100万辆高档奔驰汽车和几万辆保时捷跑车由此启程,奔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座城市,看到的景观,听到的故事以及当地人所谈到的斯图加特发展史,往往都与汽车有关,是汽车造就了斯图加特的繁荣和发展,也是汽车提高了斯图加特在世界城市中的知名度。

汽车,是斯图加特人的骄傲。但是,“先有奔驰汽车,后有斯图加特”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据史料记载,斯图加特城始建于公元950年。当时,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的一个儿子士瓦本公爵鲁道夫,率部开发利用这块处女地,先是建起了养马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斯图加特城池。大约在公元1300年,相对于中国的元朝时期,斯图加特成为了符腾堡公爵的行宫,拿破伦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之后,符腾堡公爵成为了国王。至此,斯图加特又成为了国王的行宫。而汽车的诞生,已经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了,至少比士瓦本公爵来开垦这片土地作为养马场,迟后了936年。

汽车诞生在斯图加特,汽车的鼻祖是斯图加特本地人,这个说法已有历史定论。但是,汽车的鼻祖并非卡尔·本茨一人,而是凝结着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两位大师的智慧和创造。1886年1月29日,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家庭、以修理手表为主业的卡尔·本茨,所制造的首辆以汽油为动力燃料、仅有0.9匹马力的三轮汽车,获得了专利确认。这辆三轮汽车的试验时间大约在1885年的9月。几乎是同一时段,利用内燃机发明了摩托车的戈特利布·戴姆勒,将内燃机与四轮车架组合,发明了四轮汽车。正是这两个人的发明创造,奠定了人类汽车工业的技术基础。虽然那时的汽车技术层次低、设施相当简陋,甚至没有夜灯,车前高挂着马灯和铃铛,但是,当时的动力、操纵、底盘三大装置的设计理念和组合方式,都被之后的汽车工业继承下来,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

分布在斯图加特市郊的奔驰汽车公司各部类制造厂以及为奔驰汽车配套的附属企业,不但有力地带动了人类汽车产业技术的进步,而且也为斯图加特市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斯图加特能够成为德国人均收入高、失业率低的城市,此间汽车的功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奔驰汽车公司成立于1926年。据资料介绍,2011年公司的总资产大约在500亿美元,每年(德国总部)大体生产100万辆各种汽车,其中轿车占生产总量的55%,其余为大客车、载重汽车和特种汽车,年净利润大约在12亿美元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车生产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汽车产业鼻祖和百年老厂。以1886年1月第一辆汽车专利的认证为标志,1926年成立了梅塞德斯——本茨汽车公司,1934年给希特勒定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防弹汽车,这家百年老店曾经创造了世界汽车发展史上许多第一。精美、可靠、耐用,是奔驰汽车的宗旨,也是奔驰汽车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奔驰汽车首先开发了汽油喷射技术,整车的电子化程度在汽车行业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中国的汽车迷中,有“开奔驰、坐宝马”的赞誉。横向共同性、纵向亲缘性,是奔驰汽车的设计理念。所谓横向共同性,是指在同一时期生产的车型系列应按规定的轮廓和相似的细节设计基本部件,以便于区分和鉴别是梅塞德斯的产品;所谓纵向亲缘性,是指每一新车均在原有的车型基础上安装设计好的基本部件,以保持车辆设计理念的连续性。无论是追求的目标,还是六字宗旨,共同的体现是始终如一的奔驰风格。

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并重,是奔驰汽车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奔驰汽车公司,仅在德国的西南部就设有1700多家维修站,每天有5万多员工工作在车辆保修和售后服务第一线,平均每25公里的高速路上就有一家专业保修网点;在全世界171个国家设有4300家保修站,力足解决用户的所有技术和意外出现的故障。

在斯图加特,有两大著名的汽车博物馆,即奔驰汽车博物馆和保时捷汽车博物馆。不难看出,奔驰和保时捷这两大汽车集团,不仅争取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而且也注意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文化,用述说历史的办法,向全世界展示企业发展的技术进步路线,赢得用户口碑,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

坐落在斯图加特市郊的奔驰汽车博物馆,始建于1936年,于2006年5 月公开对游人开放。主展馆外形奇特透着时尚,内饰现代明亮,广泛应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视听技术设施。楼外目测,大约有六层楼房高,展厅呈螺旋状上升,总建筑面积为1.65万平方米。共展出160辆各种类型、不同时代的汽车珍品,其中有154辆为原装车。楼内分为三层,一层为古典车系列展,从1886年的第一辆汽车实型开始,用真品述说着奔驰汽车发展的百年历程。二层为赛车系列,按时间顺序展出的赛车,足以说明赛车技术进步的过程。三层为珍宝车系列展。其中包括20世纪30年代荷兰威廉皇帝和日本裕仁天皇曾经坐过的“御驾”。奇妙的奔驰汽车博物馆,不愧为述说企业文化的经典,汽车技术进步历程的回放、奔驰精品车的总汇和“声光电”俱佳的展览圣殿。

对于斯图加特来说,奔驰和保时捷两大汽车集团,是重要的。但是,汽车并非是斯图加特的全部。凡是到此的游人,只要稍稍放大一点眼界,身临其境地到斯图加特街头、市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除汽车以外的五彩缤纷的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所谓悠久的历史,是说这里曾经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的行宫,作为符腾堡国王的王宫,是方圆近几百公里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经有过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社会文化不断演进的过去,也曾孕育了世界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汽车的缔造者卡尔·本茨和戴姆勒等一批大师。1946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在这座城市的歌剧院演讲中,最先提出了战后恢复重建的“马歇尔计划”。所谓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是说这里有德国最密集的科研、理论和软科学调研机构,创造了占全德11%的科研成果,每年可带来至少43亿欧元的经济效益。这里并非马克思的故乡,却设有马克思研究所。这里有15万家公司,有德国仅次于法兰克福的证券交易所,巴登——符腾堡州银行是德国最大的信贷机构。这里设有德国的第三大赌场,有德国著名的歌剧院,也有展现青春靓丽风格的街道和时尚商品购物中心。这里有世界著名的一望无际的葡萄园,有数不清的酒庄,每年的9月1日至9月7日,要举办热闹非凡的酒村节。

二、古香古色的旅游城——海德堡

以现代印刷设备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海德堡,位于斯图加特与法兰克福中间偏斯一点。如果稍作精确里程分段,海德堡向西南距斯图加特90公里,向东北距法兰克福110公里。海德堡处于巴登符腾堡州的东北角,临近黑森林和莱茵普茨两个州。整个城市沿内卡河两岸依山而建,内卡河流经海德堡全城,向西北方向流出20公里在曼海姆与莱茵河交汇。上溯到远古时代,海德堡有凯尔特人定居,后罗马帝国在此筑有军事要塞,1196年时这个小城邑得名海德堡,1214年成为法尔茨选帝侯的官邸。现在的海德堡,城区人口仅15万左右。但这座古城每年接待观光游客大约在150万人左右,是常住人口的10倍,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旅游城。站在奥登山上俯瞰全城,绿树掩映下点缀红褐色为主色调的民用建筑,内卡河如同一条绿色的彩带,紧紧地系在海德堡那婀娜多姿的腰间;一座古石桥连接内卡河两岸,使得天堑变通途;老街上店铺林立,飘散着面包与咖啡的芳香;回望山顶,一座古铜色的城堡高耸在蓝天白云之下,给游人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幻觉。那山、那水、那路,陪伴着古城堡、古石桥、古学府、古广场,向人们述说着海德堡的过去,展示着海德堡的现在,孕育着海德堡的未来。

车从海德堡的市郊进入城区。不论在什么角度瞭望海德堡,有两处奇特之处都会首先映入眼帘。一处是架在内卡尔河上高高耸立着桥头堡的古石桥;另一处是坐落在山腰间展现着雄伟身躯的古城堡。身临其境地浏览这座古城,除了要看古石桥、古城堡之外,还有两处不可不去,那就是久负盛名的海德堡大学和将古罗马、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融为一体的老城区。

集观赏与使用为一体的古石桥。

歌德说:“海德堡是一座偷心的城市。”能把游人的心偷走,说明这座城市有标新立异的独特之处。而看似平凡的古石桥,一雕一嵌,都值得述说,一拱一门,都有许多故事。说海德堡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这座石桥功不可没。横跨在内卡河南北两岸上的这座古桥,始建于1786年,竣工于1788年,全桥9拱,均为石材筑就。桥的精华部位是由对称风格的两座白色双塔和铜猴铸像等组成的南桥头堡。两座白塔为圆柱体,尖尖的顶针冲入云天,塔高28米,两塔之间形成的大拱门,实为入城关 ,一门关闭,万夫难开。过去曾经是收取进城过桥费的闸口。据海德堡的朋友介绍,双塔内形成的建筑空间,曾经作为罪犯服刑的监所。塔的旁边,矗立着一座既抽象又憨态可掬的铜猴,据说游人摸上一把,能够交上好运。由于经过者都企求能交上好运,日积月累,这座铜猴的上半部放射着金灿灿的亮光。桥上南北两侧分别矗立着两座石雕像,一男一女。居于南端的为海德堡历史上的选帝候卡尔特奥多,居于北端的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古石桥南岸为老城区,北岸为依山而建的富人居住区。桥的两端有青山陪衬,桥下静静地流淌着没有污染的内卡河水。过往行人或伫立瞭望,或匆匆而过,或按动照相机快门,将这良筑美景留为纪念。青山、绿水、古桥、老街,浑然天成,向人们展示着海德堡与众不同的古香和灵气。

残缺而又突显王者风范的古城堡。

站在古石桥上向南山回望,半山腰间一红色的古建筑群映入眼帘,那就是著名的海德堡古城堡。古城堡建于13世纪,是曾经的神圣罗马时期的选帝侯法尔茨的王宫,从开始动工到竣工,用时400年。选帝侯这个称谓,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政权统治现象。它是指那些拥有选举德意志国王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的诸侯。据介绍,海德堡于1196年得名,而第一个选帝侯的产生是1214年,可以揣测,甚至在这片还没来得及得名为海德堡的土地上,就开始了选帝侯官邸即海德堡城堡的修建。只因为有了选帝侯这种政治统治制度,才有后来的海德堡古城的日渐繁盛。由于古堡建筑周期长,建筑风格随时有变,使这座古堡成为了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风格“三不像”的多元组合体。今天人们在城堡的正门,仍然可以看到的是四根高高耸起的花岗岩石柱,还有披着铠甲的石雕武士队,想必这寓意着当年的戒备森严和警卫部队的威武壮观的影子。拾阶而上,院落中花坛各异,草坪开阔,偶有喷泉发着不同水体的水帘或小水柱,放眼高处,乔灌茂林将整个古堡合围,碧绿中掩映着昔日的神秘和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深入古堡内部,感觉到古堡结构复杂,防御工事多元,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厅堂殿阁既独立又相通,给人以动中有静、动静相宜的感觉。过去的厨房,今天仍能烹饪,一些厅堂变成了寻常人家举办婚礼、祝寿等各种仪式的商业场所。几经沧桑,宫殿中的酒窖和特大希有的葡萄酒桶依然可使游人眼前一亮。最大的一座橡木酒桶,容量为22万升。由此不难想象古堡主人们花天酒地、歌舞相伴、纸醉金迷的生活。据说昔日的音乐厅,今天仍然可以作为现代演出的场所,宴会厅对外营业。一些完整的宫殿、厅堂外面,随处可见残垣断壁,也有多经修葺的痕迹。这座古城堡,在述说着建筑史的同时,也向后人述说着当年德意志民族的政治统治和王者的生活。

饱经沧桑而安然的古城区。

曾经的德意志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曾经的德国疆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就上个世纪海德堡同其他德国城市遇到的战事,足以将这座古城摧残殆尽。幸运的是,与德国东南部的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几乎被战争毁于一旦的城市相比,这座古城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出乎意料地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个战争中的奇迹。海德堡古城为什么经战不毁?据说,二战盟军空军指挥决策核心层中,有曾经就读于海德堡大学的学生。这座古朴典雅的城市曾经给他们带来读书的快乐,留下了一段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他或者他们对这座城市有深厚的感情,不忍心让它承受枪林弹雨的摧残。所以,把轰炸的能力和主要目标放在了相临的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甚至是慕尼黑,使得这座古城躲过了劫难,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对于这样的说法,今人已经无法考证,不论真与假,德国千年古城海德堡至今仍不失往日王者风貌,这是经过若干游人亲眼所见的事实。海德堡古城区坐落在内卡河南岸。著名的蒙普特大街与内卡河呈现平行的东西走向。大街的东端是集市广场,西端连着卑斯麦广场。在这条长达1.6公里的大街上,古香古色的建筑物或连体而立,或相对而拥,高低错落,多呈米黄色或白色,与鹅卵石铺就的步道浑然天成。街路两边分布着以德国工业和手工艺见长的日用品、工艺品、服装和旅游纪念品店铺,参杂着咖啡厅、面包房、旅馆和民居,游人漫步在这条步行街上,一种置身于古城、品味于现代的双重质感油然而生,真有一种“心被偷走”的错觉。

蒙普特大街东端的集市广场,因最早发端于农贸市场而得名。这个广场处于老城中心的位置,广场中央矗立着大力神海格力斯雕像和喷泉,以大力神雕像为中心,周围的建筑分别为市政厅、贸易市场、教堂和骑士之家。骑士之家是一幢五层圆顶建筑,因建筑物外立面上绘有骑士彩像而得名,是海德堡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详细考究,这幢建于1592年的建筑,与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关联。据史料介绍,当时的中国丝绸布匹经陆路输运到欧洲,并得到欧洲人的亲睐,德国商人查理斯贝利出于专营中国丝绸布帛的目的,修建了这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物。因此断言,骑士之家原来是一家商业店铺。之后,它又曾被改为民宅。到1705年,又有商人将这座独特的民宅改为饭店,一直经营至今。骑士之家饭店对面的巴洛克式,建筑物,是早于骑士之家近200年的圣灵教堂。也是德意志历史上多位选帝侯的墓地。据说教堂内的彩绘玻璃很有名,其中包括绘有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原子弹爆炸的情景画面。从事件发生的年代推测,这样的彩绘玻璃并不是教堂的“原配”,是教堂竣工至少550年之后绘上去的。由此可见,尽管这座教堂很古老,但是,目前人们看到的教堂一定经历了多次改造和装修,其建筑已经具有了近代或现代的元素了。

蒙普特大街西端的卑斯麦广场,因广场中央矗立着19世纪德意志帝国首相卑斯麦的铜像而得名。这尊铜像大约有20多米高,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海德堡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广场地址优越,幅员开阔,现已被海德堡人辟为交通枢纽,若干条公交线上的公共汽车在此交汇,从这里始发,奔向海德堡市的四面八方。在蒙普特大街中段,还有值得一看的“选帝侯博物馆”。馆中藏有15——17世纪著名的美术作品;展出的1907年发现的原始人化石,经科学鉴别,距今已有50万年以上,被命名为海德堡原人化石。这一化石佐证,几乎在北京猿人时代,在欧洲的海德堡地区已有“原人”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德堡是古老的,有其客观依据。

历史悠久门类齐全的古学府。

海德堡大学,其全称是陆佩西特卡尔大学。说海德堡有“四古”即古石桥、古城堡、古城区和古学府,这座古学府就是指海德堡大学。这所大学由德国人鲁普莱布特创建于1386年,至今已走过了630多年的教学路程,是欧洲第三、德国第一的古老学府。大学的学院设置,已经由初创时期的神、法、医、哲4个学院发展成具有20所学院,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每年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有3万人,占海德堡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海德堡市是全世界在读大学生占全市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居民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

选拔大师任教和培养大师,是海德堡大学的得意之作。世界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在此任教。有人说,海德堡大学是政治家的摇篮,因为它相继培养出5位德国总理;海德堡大学是世界顶级奖项获得者的摇篮,它相继培养出55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13位是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期间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出18位莱布尼茨奖(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奖项)获得者;培养出2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从这所学府中相继走出了音乐家舒曼、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哲学家费尔巴哈和伽达默尔、化学家门捷列夫、作家施皮特勒和诗人艾兴多尔夫等一大批有关学科大师级人才。

海德堡大学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典范。依托于海德堡大学的顶级人才和专业科研力量,派生出了许多科研机构。其中包括欧洲分子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世界著名的科研机构。在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域,特别是在心脏医学学科,海德堡大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德堡大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又平添了一个“欧洲硅谷”的美誉。

今日的海德堡大学,虽然有了新、旧两个校区,但从校园建设上说,仍不失为古老学府的称谓。因为所谓的新校区,是1930年建设的,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到海德堡大学考察,除了可看一目了然的校园有形资产之外,重要的是听海德堡大学有关人士对无形资产的介绍。而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为一体的,是坐落在老校区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的实体建筑有品位、有风格;图书馆中的藏书更是有档次、有珍品。在200万册的图书中,其中包括14世纪手写书。这样的图书,既是孤品,也是极品,不但是海德堡大学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古老的印刷设备制造产业孕育了现代化的印刷技术。

与海德堡大学齐名的,是海德堡的印刷设备制造业和由它创造的现代化的印刷技术。对于中国的新闻出版和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并不一定都知道海德堡的古石桥、古城堡、古街区和古大学,甚至还没去过海德堡。但是,一提起海德堡单纸印刷机、轮转机和数字直接成像技术,业内人大体上都可略知一二。据业内人士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印刷产业进口印刷设备,首选要考虑海德堡的产品。

海德堡的印刷设备,是包括印前制版、主机承印、印后加工,亦包括印刷数字化软件设计的系列产品,也是质量精良、技术领先的产品。系列产品与配套服务相结合,软件编程、配件和耗材供应、二手设备转让、技工培训、接受用户投资规划制定等,是海德堡印刷机械经营商的一惯追求。这个主体企业就是海德堡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是这个企业把印刷经营成了名誉全球的品牌。据资料介绍,这个公司在全球设置6个研发基地、250个销售服务机构,德国原产地的产品80%外销,单纸胶印设备的全球占有率达到43%,年销售额达到30亿欧元。

海德堡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中国有着历史到现实的亲缘。在公元1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被列入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紧随其后,德国人约翰·古登保受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启发,发明了金属印刷技术。再后来,又一位德国人安德里亚斯·海姆,创建了为制造印刷机械、推广使用金属印刷技术服务的金属铸造厂,即现在的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新闻出版单位及印刷企业,与海德堡印刷机械行业在制造、销售、技术培训、跨国投资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双赢或多赢的效果。在中国的上海,本世纪初期与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目前,海德堡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广州、香港等城市设立了代表处。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十分注意开拓中国市场。这样,不但促进了中国印刷技术进步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而且也给海德堡公司的平稳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海德堡印刷机械行业的发展,是一种技术进步,也是一种文化变迁。凡到过海德堡的人,一出火车站就会看见一幢现代化的高楼,那就是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总部大楼。令人惊奇的是,在大楼前的草坪上,高高地站立着一尊“金属马”雕塑,那就是著名的“印刷马”。这尊高13米、长15米、宽4米的“印刷马”,是用印刷机械设备制造所用到的钢、铝、铜等各种金属铸造而成,表面经过现代抛光技术处理,个别部位或组件使用了镀金工艺,总重90吨。“印刷马”于1998年开始设计和铸造,2000年迎着新世纪的到来,它以欲起跑的姿态,昂首矗立在总部大楼前。它的寓意是:展示印刷机械制造材料,陈述印刷技术路径,反映印刷机械制造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预示印刷机械制造行业在新世纪能像强健的骏马一样飞奔向前。它的主题是:记录、浓缩和存证。这尊“印刷马”,无论是在精细材料的使用上,还是铸塑的体积上,甚至在寓意表达上,都堪称世界第一。外行看面貌,内行看门道。如果真的从设计理念、铸造原理、材料选用、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研究,很可能写出一本《海德堡印刷马》专著,或许能把人类有关印刷技术与设备的发明创造系统地总结出来,以求历史存照。

三、高度发达的现代城——法兰克福

从海德堡上高速公路向东北方向继续前进,只有95公里的路就到了处于美茵河畔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城——法兰克福。路途虽短,却由巴登符腾堡州来到了黑森州。如果非常严谨地表达,应该说来到了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因为在德国有两个法兰克福市,另一个地处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奥得河畔法兰克福。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位于黑森州的美茵河北岸,从经纬坐标上看,基本处于德国版图的中心位置。这坐市区为248.3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的幅员不大、人口不多的城市,却有着国际大都市的美誉,在德国的经济地位以及金融、交通等方面举足轻重,是名符其实的现代城。到此来感受现代城市的一草一木、一楼一路、一景一物,会从中悟出许多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道理。无论是高级研究专家,还是一般性国际交流官员;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摄影爱好者,都会不虚此行。

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有人说:“法兰克福”就是德国的“曼哈顿”。这是从城市建筑和商业氛围上所做出的形象比喻。其实,法兰克福与曼哈顿相比,前者没那么幸运。处于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是美国社会的骄子,历史给它奠定的是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从没受过战争的摧残。而法兰克福实质是座“伤城”,即为伤心之城。尽管法兰克福有着悠久的建城史,在18世纪就有发达的金融业、繁华的商业、先进的手工业和规模可人的城池。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的是灭顶之灾。

据资料介绍,历史上,法兰克福早有日尔曼人居住,这个地方被日尔曼人称为“渡口”。在罗马帝国时期,法兰克福是罗马帝国北方的边界,也仅此为守疆要塞。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法兰克福经历相当漫长时间的沉寂,真正成为具有统治管辖意义的城市,当在公元794年。在这一年,查理大帝将法兰克福定为“行宫”,从此,拉开了法兰克福由过去的小邑发展为城市的序幕。到1311年,法兰克福获得了城市自治权,在神圣罗马帝国时间,相继有10位皇帝在此加冕。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法兰克福成为了莱茵联邦政府驻地;1816年又成为德意志联邦议会所在地,1866年,法兰克福正式归并普鲁士。归并后的法兰克福,金融、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在欧洲名气大长。但是,由德国人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座处于稳步发展状态的城市成为了与盟军作战的战场,美法英等盟军不遗余力,曾对这座城市进行过33次的地毯式轰炸,摧毁了80%的建筑物,产生了高达1700万吨战争垃圾,使这座千年古城成为了一片废墟。战后,法兰克福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了60年,创造了人类在战争废墟上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奇迹。

如今的法兰克福,城市功能规划分区明确,建设有所遵循,街路整洁,环境优美,现代化城市的特征明显。美茵河将城市一分为二,几座大桥横跨南北市区。南城为环境优美又显静谧的居民区;北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办公桌多于床铺的地方。南北城相呼应,相得益彰,成为欧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它还是德国高楼大厦最多的城市。据利用建筑资料比较,欧洲10大超高建筑,8个在法兰克福;全德有13座超150米高的大楼,12个在法兰克福。高337.5米(大致同法国埃菲尔铁塔等高)的法兰克福电信塔,别称为欧罗巴塔,始建于1974年,如有机会登上塔上的旋转餐厅,能够把这座美丽城市一览无遗。于1994年始建1997年竣工,高259米、共56层的商业银行大厦,是全德的第一高楼,据说楼内自然采光,通风状况优良,并且在楼内建有“冬天公园”,现代、时尚、宜人的元素,给这座建筑物凭添了几分对人的亲和力。

到法兰克福,必看的地方是罗马广场和法兰克福大教堂。罗马广场位于法兰克福的市中心,原本是一处集市。与其说这个广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年形成的,不如说是二战后依据保护古迹与建设完善相结合的布局理念,经过经心规划而建成的。罗马广场的名字出自于矗立在广场西侧的三座连体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楼房。这三座最古老的楼房的外表都呈现“山”字型的建筑结构,过去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的地方,现在已开辟为法兰克福的市政厅。广场中央的正义女神雕像与喷泉组合,向游人展示着过去法兰克福人对正义使者的尊重和拥戴。德国的朋友介绍,这尊手持天平的雕像象征公平,始建于1611年,原来采用砂石材雕琢而成,1887年推倒重塑,换成了铜铸。广场的四周有教堂、咖啡厅、餐馆,也有许多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店铺,是个集访古问今、吃喝玩乐设施俱全的地方。

大多数德国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所以,法兰克福也同本国其他大城市一样,有多处建筑年代久远的古教堂。其中,始建于14世纪的法兰克福大教堂,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没伤及这座承载着宗教与建筑双重文明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为什么?人们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一方面,宗教的主旨是行善抑恶,教堂是用于“心灵忏悔”的地方,不论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都应得到基本的保护,如果破坏教堂,那是罪过,死后要下地狱的;另一方面,这座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规模宏大,造型新颖,色调沉稳,托着十字架的顶尖直入云天,站在人可登上去的最高处,可以将整个法兰克福一览无遗,是法兰克福建筑历史的标志物,指掌轰炸权的军帅,不忍心下令轰炸这样的建筑艺术品,结果使它能在战火中依然挺立,毫发无损。今天,当游人望着这样的建筑珍品,在赞叹大教堂瑰丽壮观的同时,也会对盟军的网开一面致以崇高的敬意。这座教堂的命运,进一步印证了“制止战争,就是创造文明”那句至理名言。

看街景,逛广场,拜教堂,是游法兰克福的主题。此外,法兰克福还有一些名人故居,还有各类博物馆和特色鲜明的公园,比如大文学家歌德故居、棕榈公园等。这些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景点很值得一看,甚至徜徉在一处茂林修竹的街心公园中,都会让你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

法兰克福是黑森州的第一大城市,但它并非黑森州的首府。黑森州的首府是处于法兰克福西南方的威斯巴登市。但是,法兰克福是战后快速发展的重要城市,是德国的金融之都和经济的龙头,是高度发达的国际大都市,这是德国人及其国际社会公认的。据权威资料介绍,2013年,法兰克福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3700欧元,居全德所有城市的首位,是全国人均同类指标32280欧元的2.28倍 ;在德国50个大城市经济活力排名中,法兰克福也是居首。战后,法兰克福依靠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以及社会服务业,打造世界一流的经济竞争力,是法兰克福经济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真谛。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欧洲银行和欧盟机构设在法兰克福;德国排名前两名的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总部落户在法兰克福;美国高盛、瑞士银行、摩根史丹利、美林证券、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等200多家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设有分支机构或者代表处;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法兰克福设有分支机构;还有770家保险公司或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或在法兰克福设有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欧洲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其股票交易份额占全德的85%。对法兰克福大区域的经济实体来说,具有货币发行权的欧洲银行和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金融调节动态,是他们研判宏观经济走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放贷,为实体生产单位源源不断地、及时有效地输送发展动力;各类保险业务的广泛开展,有效地分散了经济实体的投资风险,解除了后顾之忧;通过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公平交易,使经济实体能够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投资取向;分布在广阔区域中的2260家各类信用社和具有金融性质的组织,每时每刻润滑着法兰克福的全产业链,所有这些得天独厚的金融条件,有力地促动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法兰克福的产业有竞争力,是有雄厚的金融支持条件的。

对法兰克福的发展史稍作梳理,会证明法兰克福的金融服务业发达由来已久。资料记载,早在1181年,法兰克福就获得了城市的铸币权;1420年,开设第一家货币兑换所;1585年,成立证券交易所;1820年,首次出现股票交易;1862年,涌现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体制的法兰克福抵押银行;1948年,作为德国中央银行,并且有货币发行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落户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具有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四大市场,形成了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

正是这些总是在第一时间产生的发展动能和服务实体,使法兰克福的各产业总是能够占领先机,以致于造就了法兰克福的化工、机械、电子、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国际会展等一系列实体产业。在法兰克福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占有83%的份额,这可能是世界同类城市的第一;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90%;这可能又是一个世界同类城市同类指标的世界第一;法兰克福每1000市民有900个就业岗位;这可能还是一个世界第一。另据一家智库发布的调查研究成果:在全球各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民资产100万元以上人数占市民总人数比例排名中,法兰克福以7%的指标,名列全球首位。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金融是发展的“血液”;而交通运输,就是发展的“血管”。德国居于欧洲中心的位置,德国的公路密度是世界之冠,居于德国中心位置的法兰克福,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法兰克福是不临国界的内陆城市,机械、电子、化工等发达的实体产业,以金融服务业为纽带的配套齐全的现代服务业,必然要依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支撑。法兰克福交通运输业实现了现代化,主要标志是:运输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种类结构协调,运输技术设备先进,运输管理手段科学。凡到过法兰克福的游客,亲身感受了法兰克福交通运输的状况和服务,基本可以得出多选、方便、快捷、安全的共识。

法兰克福机场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欧洲第二大机场,开辟了飞往世界上192个国家和地区的260条航线,亚、非、美、澳四大洲各国国民如果到欧洲需要转机,几乎都在法兰克福换乘,飞往欧洲各国首都及重要城市,几乎天天有航班,甚至是一天有多次航班。到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每天都有两个航班,到成都,一周有三班。至于由法兰克福飞往国内的柏林、汉堡、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就更有选择的余地了。

法兰克福的航空运输业,也不是十全十美,甚至一直潜伏着影响运营秩序的制度性因素。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德国汉沙航空公司,由于同雇员之间的利益纷争,多次引起航空全行业雇员的罢工事件,严重影响到全德甚至是国际相关航班的航空运输秩序。给国内国际旅客造成许多不便。不管发动罢工的理由多么充分,但是,这种做法是旅客和货运用户普遍反对的。由此可见,在实行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下,如何避免劳资双方不必要的、有害于正常秩序的激进抗争方式,是德国联邦政府需要下功夫解决的制度性问题。也是航空运营商力争避免的问题。

法兰克福的铁路同公路一样四通八达。由于同欧洲一些国家有申根协定,国际列车与国内城际列车没有本质区别,到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及其到东欧的捷克观光,都很方便。德国南部跨径较大的几条高速公路都在法兰克福交汇,不但路网密集,公路质量好,通过性能佳,而且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区干净、整洁,没有乱收费。在通往法兰克福高速公路上,多数路段不限速,个别路段限速的,也高达130公里,且执法人性化。考虑到机械的加速与减速性能,即时速度再放宽10%,也就是说,即使是在130公里限速路段,只要不超143公里,都是允许的。在法兰克福的高速公路走上几趟,会得到快慢与安全之间的辩证启迪。如果路况好,车辆技术性能好,驾驶员守法和操作技术好,即使是车速快,也不一定必然出事故。只要有这“三好”,一定会杜绝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在亚洲的印度,车辆在路上没法快起来,而事故的频率却不低。德国在公路管理上的不限速、少限速,行车事故少的事例说明,人类对路、人、速三者的关系,还需要有个清醒的认识。甚至应该来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法兰克福的交通快捷、方便,得益于各种交通设施的相互协调和条件互补;得益于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的短隙接驳。机场的地下就是火车站、近郊列车站和公共汽车站,机场到市中心总火车站每10分钟发一班车,10分钟到达。近郊、市内列车与公共汽车车票通用,旅游交通套票与景点门票“绑定”,自动售票5折优惠,2天内有效。法兰克福的中心火车站与中心汽车站、城铁列车站立体对接,上下通达,免去了中国人在国内下了飞机或火车,拉着箱子到处找汽车站的劳顿。法兰克福的出租车,清一色是黄色的奔驰,中国人不用担心票价昂贵。因为在德国,总统和贫民的“坐骑”基本都是奔驰、宝马、奥迪,坐车与官阶职称没有本质的区别。

德国西南三市生态环境好、交通好,服务好,想必我没到过的德国其他城市,也不会差。如此看来,到德国一游或者采访,有感受、有启发、长见——爽快、高兴、受益,还想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