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一起下乡吧!
2016-12-29木易
一百多年来,以农村凋敝为表象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古老中国转型时期的一大顽疾,也是东方世界在西化浪潮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但不久,这场在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温和改良运动因抗战爆发中断,又因政治因素被淹没在历史大潮当中。1949年后,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实践经验被带到台湾、东南亚等地,成为全球化下农村建设的一条出路。
半个世纪过去,中国大陆农村经历巨大波澜。如今,西化浪潮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来得激烈,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的挤压日剧。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数据表明,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据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国内地城市化已达51.3%。晏、梁当年留下的乡村建设理念,又重新被世人发掘并关注。
中央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频频推出许多惠农利农政策。可是对于复杂的中国农村问题而言,乡村的改造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综合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需要不断吸纳高素质的农村农业人才。然而,基层精英人才匮乏是当下农村地区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人口大多数只留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空心村”话题也一度成为近年媒体热烈关注的焦点。一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通过大学“鲤鱼跃龙门”后,便从此远离农门,甚至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也大多不愿返乡。农村人才流失,难留人等问题日渐凸显。
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
追随着梁漱溟先生乡村建设思想,“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发起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
他们的招募台词是一首诗,充满着浪漫、激情、自由和理想的色彩,大有开拓新世界的勇敢味道:“你是否已经腻味了朝九晚五一眼可以看到头的工作,你是否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不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你是否已经困倦于城市有距离的、冗杂、快节奏的生活,你是否对乡土充满热情却苦于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你是否在青春理想的路上独行却没有找到同伴,你是否对农村发展工作有兴趣却没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那么,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就是你最好的选择。让我们有理想,接地气,会生活。农村实践、土地滋养、放空自己,在一个春夏秋冬中,与一个村庄交朋友;在镰刀锄头犁铲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认识农民、农村、农业的现状;弯下腰脊,向农民学习,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智慧;脚踏实地,让理想落地,为所关注的人做一些小小的努力和改变,乡建从即刻开始;做有人情味的人,在乡村和新青年公社的集体生活中,学习相互理解和协同合作,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做有温度的人;敢做开拓者,敢想敢做,在乡村中乐趣无处不在,过有意思的生活,开拓者、多元文化、有意思的生活。”
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发展领域理论视野,同时具备行动能力的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完成十期,共有186位青年参与了该项目,结业后仍在农村领域工作的学员超过一半。
“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这是写在乡建中心青年公社院墙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走入乡村、走向田间地头,在乡村驻足停留,甚至扎根。
有人把这个人才计划称之为再一次的“上山下乡运动”,把它和建国初期的学生下乡放在一起比较。然而,这个项目不同于任何体制内或者历史上的被动参与,完全源于内心对乡土社会和中国社会命运的自觉责任承担,以及对乡民和乡村割不断血脉的情感回报。同时在项目的人才招募和筛选过程中,有一套越来越严谨的程序。首先强调的就是有没有“理想”,有理想就是基本合格,再往下谈。人才选取秉持“两高两低”原则,“两高”就是要么理论水平高,要么实践能力高,两低就是这两个能力不能低于平均水平。
所招募学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推荐在农民合作组织和地方性农夫市集等NGO组织进行实践学习,学员通过推动在地农村合作组织规范建设和城市农夫市集平台搭建来促进城乡可持续互动。在农村主要是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经济、文化、制度等建设,深入农村社区生产生活,开发社区农产品故事及文化项目;在城市主要是参与农夫市集的平台搭建,进行生态理念传播,组织消费者活动,促进消费者与农村小农生产者的交流,实现城乡互助。
培训过程大致有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培训,将近20天的基本理论培训,主要梳理三农问题。培训内容包含“三农”问题和解决思路,主要是一些比较贴近操作的基本理论,比如从养老问题、社保问题、农村教育问题,谈及国际经济、农村经济和合作组织、土地问题、村民自治等相关知识,之后再讲“三农”问题历史、“三农”问题背后的整个发展观和发展体系等,系统性地对“三农”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剖。在理论培训之后,就是一个星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到农村如何做合作社,如何做绿色农业等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半培训内容就是生活技能,包括做饭、用常用电器,还有摄影、照相、做视频等技能。
第二阶段就是派驻村里工作。在村里待三个月,这三个月就完全独立工作,一般是把学员编到一个团队里面去,成为团队一分子,让学员配合整个团队的一些工作。这样是锻炼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这个团队里面有主导的,也有策应的,叫做“坦克部队”,学员是其中一个分子,一定要保证每个学员在工作期间是可以调动并且配合别人做事的,不能让任何一个学员孤零零地在那里。
第三个阶段是春节之后回到北京的第二次理论培训,内容涉及些文化问题、观念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加深。除此之外还安排一些具体工作内容的培训,时间点上10天到15天。同时,会对学员整体上三、四个月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做一个内部考评,和学员做单独访谈,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中期筛选工作。
第四个阶段是第二次驻村,第二次理论培训结束后,学员回到村里再待大约两个月左右,工作方式跟以前是一样的。其间还要安排一次到其他项目点考察的机会。考察主要是学习别人的经验,与此同时也会有一次他们区域性的小团队交流,活动性的交流。
最后是答辩考评,第二次驻村培训结束后,再回到北京就是六、七月份的时候,进行最后总结式的培训和考评了。一般最后考评答辩都是两个星期左右,学员要通过成长答辩,才能结业获得结业证书。答辩是一个综合考评,要求整个一年成长经历进行陈述,学习到什么宝贵的东西,或者有哪些需要反省的地方等。被邀请的几位答辩老师,都是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对学员的成长经历提问题,其中包括实践的内容,也包括理论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考评。答辩通过以后,学员就可以到各个农村发展或其他公益机构找工作了。
学员们经过一年的培训后,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最大的改变是价值观念上的: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且要为理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新学员谈起理想很激动,而老学员则表现平静,他们早已经把理想放到实践中去了。
在这场通过文化启蒙入手、运用文娱盘活农村精神,以组织训练民众团结、发展合作经济、动员市民和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中,“人才计划”与其同步,并为这场运动输送了一百多名超越一年长期投身其中的青年人才。
然而大学生的力量有限,大多数人不能长期扎根于乡村山野大地中,一年的培训结束后,仍然需要回城继续求学或工作。因此从实际来看,人才计划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甚至轰动的效应。现实中依然存在一些人才计划项目的问题,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鼓励大学生“当农”而非仅仅“支农”上,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融入农村社区,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农村社区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回报,才能完全构建其大学生支农的长效机制,使这项人才回流试验的目的真正实现。
但人才计划也不是劳而无功,青年志愿者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毛泽东所说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由于青年大学生的敏感,能够敏锐地感受时代的要求,首先觉悟到农村问题的重要,并且首先行动起来,这就能够唤起社会的关注,形成某种舆论:这就是“先锋”的作用。由于青年大学生的热情与活力,就能够作为一个“桥梁”,把各种力量动员、协调起来。这方面的作用,是绝不可小看,绝不可低估的。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人才计划产生了“瞬间的永恒效应”:“这背后,包含了鲁迅先生所提倡的韧性精神的,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就不计效果地、不问收获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做下去。既清醒于个人作为的局限,又相信历史合力的作用,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真力量,要从乡村慢慢酝酿,但愿人才计划能够加速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