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6-12-29洪秋莲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大盈小学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艺术

洪秋莲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大盈小学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洪秋莲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大盈小学

【摘 要】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源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近几年来,我们以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为基本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以质强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发展道路,深入开展“强管理,提质量,抓三风”的活动,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深入开发校本教研资源,充分发挥教研的力量,让校本教研发挥独特的作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发展

学校明确指出,校本教研就是要让全体教师都能够“树立一种意识、形成一种思想、发生一个转变”。一种意识:就是教师要有成为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意识。一种思想:就是在平时的教研工作中,要让教师们真正懂得教研必须为实际教学服务,形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的科研思想。一个转变:就是要让教师对教研从任务取向提升为教育价值取向,实现以教研促进课改实验,以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创设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的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是“教书匠”的角色,而要让自己发展成为主动的“研究者”、积极的“实践者”和自觉的“反思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理解并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提高校本教研质量,致力课改实验的行动研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校本教研有机融为一体,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我校教师紧缺,新进教师多,课时又多(平均每位教师周课时量为16节),因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更是我校迫在眉睫的大事。近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切入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扎实开展校级研究课。两年来我校教研处进行了“教学设计、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每次教研课前,执教者都能本着“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提升”的教学意识,认真备课、试教、整改,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每一节教研课都能够顺利进行,做到教者、听者在课堂教学水平上都有新的提高。

(二)学校内同年级或同学段的科任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互相切磋,寻同求精,达到资源共享。另外学校骨干教师主动与新进教师结帮扶对子,互助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规定校领导,每个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科任老师每个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通过一次次的听课、评课,教师们发现自己的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多了,学生乐于学了。

二、创设学习平台,寻求理论支撑,储备校本教研“底气”

(一)让阅读成为教师生存的必须。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阅读提出了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学习那些过去未接触过的东西,并且能够学以致用,运用不同层面的知识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广泛阅读,拓展学科知识领域,积极应对新课改从不同层面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从而达到能够从容驾御课堂的目的。阅读让教师多了内涵,有了底气,同时也让校园充满了生命与活力,从阅读中教师们意识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阅读为本”。

(二)创设联片教研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联片教研是根据学校区域建立的学校联合体,通过兄弟学校间的听课评课、学校之间的互访等形式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联片教研打破学校之间的隔阂、打破资源的局限性,加强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联片教研本着以教学为平台,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形成了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新模式。通过联片教研活动,我校与兄弟学校之间增进了解,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通过创设几所学校联片教研这一交流平台,我校不仅完善教研网络,转变教研方式,扩大教研范围,而且加强了与兄弟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和交流合作,整体提高了教研水平。

三、创设展示平台,强化核心要素,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这几年我们致力研究公开课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公开课磨课四部曲:

第一步:先从模课开始(既模仿名家的课):由于现在网络资源发达,同一节课的内容在网上有很多的资料可以参考,通过借鉴一些名家的课,可以使执教者更加清楚的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个体研究,设计教案,尝试说课并进行试上:先由上课老师备课,设计教案,然后把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意图,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进行第一次试上。

第三步:小组研究,完善教学设计,再进行试教:首次试教后,教研组成员集体研究,共同修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理清教学思路,完善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案后,再次试教。

第四步:小组总结,资源共享,个体提升:教研组内集体研究各个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个细节,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再试教。

最后,大家觉得成熟了,就由上课老师作为总的厨师,把这道凝聚着全组教师智慧结晶的盛宴呈现出来。今年,我校举行了教学开放周活动,并承担了沿海教学片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授课教师既有学科的“领头羊”,又有初露锋芒的教坛新秀。学科内容的整合、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模式的运用让教学实现了“殊途同归”。老师们创新的执教理念、自然优美的课堂用语、成熟稳健的教学机智,学生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无不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创设活动平台,打造学校特色

学校开展艺术特色学校活动,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为目的,以掌握艺术技能为根本,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艺术课程改革,希望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将我校打造成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书画艺术特色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改进: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的艺术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修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情操。(2)建设优秀特色教师队伍。以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教师队伍。(3)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以学校现有书法艺术教师为“领头羊”,开展好书法、绘画、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培养艺术特色学生,以兴趣小组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努力打造“艺术教育”品牌。为此,我校设置星期四下午第二节为全校性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艺术活动做铺垫。

校本教研,提升了教师对教育的激情,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未来,我校仍会坚持探究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最终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更好质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艺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