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的发现之旅
——由社会问题看社会学学科的特质

2016-12-29王宁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5期
关键词:社会学特质范式

◎王宁

社会学的发现之旅
——由社会问题看社会学学科的特质

◎王宁

:社会问题是社会事实的客观反映,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也将在社会发展中得以调适和解决。一个社会现象或事实成为社会问题的过程,正体现出社会学的学科特质。社会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拥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方法,以及多重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并具有反思性、批判性、想象力、人文关怀等学科精神。因而,社会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一门学科。

社会问题是社会事实的客观反映,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也将在社会发展中得以调适和解决。对于其界定,学者们可谓见智见仁,略览形形色色的定义不难看出大致都集中于“群体”、“结构”、“冲突”等社会学的主题或关键词。研究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传统主题,早期社会学产生及发展的动因就是为了适应研究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需要,例如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就是在研究芝加哥这一城市社区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过程中形成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引领社会学发展趋势的。

一个社会现象或事实之度过潜伏期、浮出水面上升为社会问题,并非易事。其由隐性到显性并受到重视的过程,正是社会学的“发现之旅”、“研究之旅”。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之所以能够担当起如此重任,在于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学科精神或价值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的特质。

如上所述,社会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或事实,其主体是社会中的某些群体而非个人。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从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到微观的个体行动各个层面,且特色在于其将目光专注于群体现象或事实,其中核心是对社会事实中以群体出现的“人”的关注。这种“广而不散”的研究对象的特质,使社会学能够全面而又准确地感知、倾听特定群体的声音,并通过学者的努力将此社会现象或事实上升至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社会现象或事实,更倾情于其中由个人结成的群体,这即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质。

对社会问题的研究需要一种科学、适当的方法。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研究的游刃有余得益于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独特研究方法。其中定量方法最初从自然科学领域借鉴而来,主要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过程,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量化,使其更具说服力、章显科学性。而定性的方法主要有参与式观察、访谈等类别,使研究者能够直面研究对象,获取更为鲜活的一手资料。如今,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研究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以便能够更为接近事实真相,反映社会事实。

不仅研究方法多元,社会学自创立以来不断遭受“是否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其重要原因还在于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然而作为一门多重范式或理论视角的学科,社会学的每一种范式都基于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基本假定出发来考察现实社会,分析不同层面的“社会问题”,利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进行社会学的阐释。社会问题往往是与利益不同的群体为争夺稀缺的社会资源而相互竞争冲突的结果。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冲突性质进行群体利益分析,引导人们关注那些被隐藏、被掩盖的社会问题。而行动理论范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由宏观分析转入微观探究,揭示了在社会结构下围绕“问题”的各种社会行动以及行动本身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及敏感也充分体现并得益于社会学独特的学科精神或价值原则。

首先,社会学的历史可以说是直面现实、不断发现社会问题的过程,这与本学科所具有的敏锐的、惯常的反思性、批判性密不可分。社会学最初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并融合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发展至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都洋溢着一种直面现实的实践理性精神。并在长期的发展中确立了自己得以安身立命、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即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批判的精神。这使得它能够迅速捕捉问题的实质,敏锐地感知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

其次,社会学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学科。由社会事实或现象到社会问题的升华,也是社会学者充分施展社会学想象力,自如地跳出个人情境的即时性、将事情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上来加以思考的结果。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观点, 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是指将私性的问题与公性的问题、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的结构联结起来的能力;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可以使我们区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使我们发现许多看似只与个体有关的事情其实反映的是更大的问题。正是具备了这样一种善于想象的能力与情怀,社会学才在发现社会问题的旅程中更敏锐而有张力,也因而使自己更富魅力。

再次,价值中立是社会学者或其他所有人文学科研究者一再被期待遵守的原则,而社会现象或事实星罗棋布,“为何选取这个而不是那个作为研究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有关知识学说的评价方式确实又与社会学研究者的自身价值观念不无关系。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这门学科的客观性,因为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其他学科都不可能做到绝对价值无涉。相反,这种价值关联恰恰体现了社会学自形成以来所坚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亦即社会学的另一大精神特质。社会学专注于社会现实,视社会公正、公平为价值追求,它本身即带有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意识等人文主义色彩,是有“人性”的学科。因此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不可能也不应该站在完全与己无关、冷漠的研究立场进行,为追求研究的科学性使自身丧失了应有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不可取的。人是主观的,但又是理性的,社会学的研究者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选取有现实社会意义的研究对象,这种人性的价值关联反而使得社会学者尽全力还原事实真相、关注社会问题,为保证学科的客观性提供了基础。因此,社会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学科。

最后,不得不承认社会学因社会问题存在而存在、发展,但即使学科的特质让其有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能改变它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的无力的尴尬局面。身为知识分子的社会学者最多只能奔走呼号使某一社会现象或事实上升为社会问题、引起当局重视,却并不能最终决定政府的政策或成为决策者或直接的行为施动者。但反过来想,或许提出问题要比解答问题更为关键,因为问题是相对唯一的,而解决方案却是多种多样的,此即社会学发现之旅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东营市文化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学特质范式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