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跨境金融业务突破
2016-12-29黄卓然曹阳编辑王莉
文/黄卓然 曹阳 编辑/王莉
西部跨境金融业务突破
文/黄卓然 曹阳 编辑/王莉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与“走出去”项目的纷纷落地,西部地区跨境业务急需寻找突破口。
由于中西部地区传统上外贸占比较低,所以企业与离岸金融合作的模式也较为单一。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与“走出去”项目的纷纷落地,西部地区跨境业务呈现雨后春笋的增长态势。企业对离岸市场的需求由境外融资及境外上市,扩展至跨境现金管理及综合汇率风险管理,显现出综合型与多元化的新特点。银行该如何针对西部地区企业新的跨境金融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银行从业者开拓思路,共同拓展这一新的业务蓝海。
建议一:搭建企业境外贸易与“走出去”的投融资平台
西部地区企业运用离岸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基于西部区域矿产资源类企业集聚及庞大的矿产原料进口,前期的离岸市场业务以在境外开展贸易融资为主,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做法是,将直接从境外供应商进口的模式转为利用背对背信用证通过离岸子公司进行采购,从而在保证货物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灵活搭建贸易流,将融资业务转至境外,以充分利用离岸市场外币融资的低成本优势。
2015年起,在保持上述业务模式的同时,西部地区贸易型企业又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结构,以期更好地利用离岸市场的优势资源。进口型企业的境外贸易平台在多年的培育和成长后,在境外银行贸易融资授信或切分母公司供应链融资额度的结构支持下,逐步摆脱了背对背信用证下必须先收到下游客户母证的限制,实现了更加独立的贸易模式。部分出口型企业,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环境以及境外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升高,也由直接出口转向由离岸平台公司代理出口。这一方面可以规避部分国家设置的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在离岸平台收汇后采取全额保证金质押向母公司开立远期信用证结算并在境内贴现时,还可利用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差异,有效提升集团整体的财务收益。
在“走出去”项目纷纷落地的背景下,西部企业也陆续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投融资平台,尝试运用离岸市场的丰富资金和成熟贷款结构寻求项目所需的资金。融资结构上,不但有较为传统的内保外贷,借助母公司的支持与境内银行的担保来满足企业海外融资需求;更有部分企业以强化离岸主体独立筹资能力为出发点试水离岸银团贷款市场。银团贷款适用于较大金额项目的资金筹组。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银团贷款结构下通过一至两家银行牵头,可降低企业的初期沟通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以相同条款融资也可使企业一次性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未来数年内,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铁路、电力、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宽。相信随着境外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的不断加深,支持海外项目建设的融资结构与渠道也将不断得到拓宽创新。
建议二:以境外市场作为集团整体资金安排的有效补充
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整体上对境内资本市场及各种融资渠道并不陌生。但从2011年起,由于A股上市审批放缓,境内货币政策趋严,使得银行贷款与债券融资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离岸市场,将境外上市、跨境贷款、境外发债等方式,作为募集资金及降低集团融资成本的新途径。
前期西部地区企业境外上市后较少进一步在境外贷款及债券市场寻求融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境内的各种渠道更加熟悉以及原先H股结构下跨境融资仍有所限制。值得一提的是,采取红筹架构上市的知名民营房企龙湖地产自2010年起多次在港发起银团贷款,低资金成本优势使企业长期将香港作为强化集团整体资金安排的重要平台。四川成渝高速则充分利用H股上市后的外商投资企业资质,把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融资成本优势,与多家金融机构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将离岸人民币资金引入境内使用,有效降低了集团整体的财务费用。此外境内企业在离岸市场融资的另一主流渠道为境外发债。与筹组银团贷款类似的境外债券的成功发行,也标志着市场对企业的投资意愿与认同。重庆渝富集团、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把握离岸人民币债券的窗口期,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将境外人民币资金引入境内;金风科技、云投集团等企业,则根据集团整体外币需求于2015年及今年相继在境外成功发行美元债券。西部地区其他企业也可以借鉴上述思路,拓宽集团的筹资币种与渠道。
建议三:加强企业跨境现金管理及外汇风险管理
西部地区企业目前更多是把离岸市场作为筹集资金的平台,用于满足集团的贸易、海外项目建设与整体运营所需。但2015年以来,境内外市场变化显著,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长期倒挂,人民币汇率也正式进入双向波动区间。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拓宽视野,灵活利用境外市场的各类产品,以强化自身的跨境现金管理与外汇风险管理的能力。
跨境资金池政策逐步放宽后,多家银行均以跨国企业集团为目标客户,以原有的网上银行与资金自动归集系统为基础,创新设计出集存款、支付、跨境资金归集与下拨、成员企业日间透支等多功能的跨境双向资金池产品。资金池注册后,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跨境人民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更加便捷,也使企业建立的渠道可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离岸市场的业务机会。例如2016年一季度,离岸人民币存款利率稳定维持在4%—5%,不仅远高于境内同期定存利率,甚至高于多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西部地区部分企业即通过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将人民币划转至离岸平台办理定理存款,并于到期后转回境内母公司,有效提升了集团整体资金的收益回报。
在汇率风险的把控上,境内企业长期以来均倾向于利用境内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但2015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双向波动走势,在岸与离岸市场价格也出现较大背离。拥有较大美元负债敞口的房地产企业及航空公司均出现大幅汇率亏损,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类企业因正常采购形成的外币贸易融资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汇兑损失。对于上述形势的变化,笔者的建议有三:首先,企业应当转变思路,从原先只关注在岸汇率市场转为把握境内外两个市场间的差异并灵活选择外汇交易平台。例如,在在岸人民币汇率优于离岸市场的环境下,出口企业可选择于境外市场办理结汇以取得额外的汇兑收益。其次,对于因主营业务需要而造成较大外汇敞口的企业,可运用离岸市场的丰富外汇交易产品,对冲汇率风险。例如龙湖地产,由于从在境外市场进行融资起,即对一定比例的外币负债货币利率互换对冲,因而显著降低了2015年汇率波动对企业造成的冲击。第三,鉴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成为未来的一种“新常态”,再押注人民币的单边走势显然并不明智。鉴此,企业可依据自身判断,确定“目标汇率区间”,并择机进行交易,而非盲目追求一定时间内的汇率顶部或底部;对于汇率走势的把握,也应当从对比即期价格的浮盈浮亏,向关注贸易或投资的总体成本锁定转变。
建议四:推进特殊经济区域政策实践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金融业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鉴此,广西与云南分别设立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允许区内企业从东盟和南亚国家银行借入人民币跨境贷款。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重庆企业随即赴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新政策也纷纷落地。上述特殊经济区内的企业及个人,应充分运用优势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而对市场主体的积极实践,监管机构也可根据政策成效加以进一步的灵活调整。在亚太地区,与大陆经贸往来密切的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是目前全球第三及第四大金融中心。两地集聚了丰富的资金与投资者,可通过贷款、发债、股权投资基金等途径与西部地区项目资金需求相连接;而两地经过多年发展而形成的发达金融服务业以及完备的上市、发债、会计以及法律制度等,更值得西部地区学习与借鉴。
“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金融业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中亚等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稳步增加。在此背景下,企业可尝试以人民币作为合同币种签订工程合约来规避汇率风险,并可通过建立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开立人民币工程保函等方式,促进人民币跨境资金结算以及人民币信用的跨境流动。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