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通过数学作业,转化数学学困生
2016-12-28曲锋强
曲锋强
摘要:作业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理解学困生的成因,作业中的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研究作业批改的意义进一步优化学困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字:学困生;新课程;作业批改;思维水平建构主义数学知识数学激情;潜力数学理想归类整理学习兴趣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有智力的也有非智力的,有主观的也有可观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1、来源于学生本身。一部分学困生先天性智力较差,记忆力比较弱,对学习的知识理解较慢,该记忆的内容记不住在学习上形成了障碍;还有一部分学困生是由于习惯养成较差,对数学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数学概念模糊、公式定理记忆不准确、理解不深刻、在数学学习中情感脆弱、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
2、来源于教材。高中数学的新教材凸显如下特点:(1)知识内容的数量剧增,知识面全面拓宽,深度整体加深;(2)数学学习的课堂内涵小,教材内容相对浅显,课外习题外延很大,方法灵活,难度较大;(3)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对思维水平要求较高,能力形成要求是螺旋上升,等等。对惯较差、思维不灵活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3、来源于教师。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特别留意家庭环境较好、相貌较好、比较乖巧、思维敏捷、基础较好等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忽视了条件一般的学生,使得这些学生自尊心受挫,对教师产生烦感情绪,进而把这种对老师的情绪转移到数学学习上,对数学学习持抵触情绪,不做作业,长此以往效率低下,逐渐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数学教学仍受“应试教育”的干扰,绝大多数的教师为了追求高考成绩,教学活动以“优等生”为中心,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
4、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当前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教育重视度不够或方法不当,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不足或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部分家长把自身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传染给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的拜金主义和读书无用论风气的蔓延,使学生对学习不抱希望,何况是对难学的数学,更是退避三舍,造成学习的障碍。
二、学困生在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绝大多数学困生在数学作业中有如下的问题及表现:(1)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总是拖拖拉拉;(2)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作业设计不合理,缺乏条理性;(3)对数学符号本质的理解与认识似是而非,符号书写不规范;(4)对数学作图随心所欲,不能解释数学知识;(5)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抄袭其他同学作业或照搬答案;(6)对老师批阅的作业视而不见,对错题纠正不积极;(7)对作业中的数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想象和联系;8) 对数学老师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老师找他谈话或向老师请教问题。
三、通过学困生作业优化数学学习的策略
1、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作业批改的意义。作业是为完成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从事的学习活动,是评价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作业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常用来巩固、消化、理解或迁移课上已学过的知识,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很多学困生在解决问题(如做作业)时效率不高,往往不是缺乏知识和策略,而是不知如何、何时使用它们;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这同样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恰当的批改,使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再认识和适当的调整,从而优化数学学习。
2、教师带着一颗心而来,是爱与责任。学困生大多是长期得不到数学教师的欣赏和关爱,他们对数学缺乏情感,甚至充满了恐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去掉“有色眼镜”,给学困生更多地关心和爱护,就如自己的孩子,爱的无私,为学困生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诚与热情。让学困生感觉到爱和温暖,感觉到自己是被信任的,这样的信任与关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精神。
3、学困生的作业布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给学困生布置作业前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习题作业。比如有些学困生基础非常薄弱,可以选择课本例题为作业;还有部分稍好一点的学困生可选做课后练习或课后习题。还可以根据学困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他们设置一些习题,使他们逐渐找到自信,达到他们自我学习的目的。
4、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做到耐心细致,有张有弛。学困生的作业不像优等生的作业那样准确、细致、完美,所以批改作业时,认真阅览作业,客观的评判作业,尽可能细致耐心的纠正错误,指出不足,给予鼓励性的点评批语,将教师的数学激情体现在作业批改中。美国学者皮尔曾说:“你的激情将会感染、激励和吸引他人。他们将为此而爱戴你,他们将为此愿意伴随你前行。”所以数学教师通过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将自己的数学情感,数学态度及爱生如子的人格魅力无形中渗透传递给学困生,使其受到感化而转变数学学习态度及数学理想,使数学学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做好学困生作业批改的信息反馈。首先,教师根据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区分类型,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分析出是态度问题还是知识理解问题;其次,教师拟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学困生谈话交流,询问原因,加以耐心细致的辅导。对态度上的问题,攻心为上,循循善诱,让他们从思想深处反省自己,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对知识理解上的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给学生面对面的点评与讲解,发现知识理解的瓶颈,及时给以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不放弃,不抛弃而振作精神,迎难而上。
6、以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以优促困。在很多问题上学困生存在自卑心理,怕伤到自尊心而不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请教问题,更乐意向同学探讨求教。在班级中每个学困生都有他们信赖的优等生,教师可以挑选这些优等生的作业,让学困生浏览,找出做的好的方面,归结“好”的原因,分析自己的不足,从而唤醒自己沉睡的学习潜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发动优等生的力量,将学困生分层组建优等生帮扶小组,对学困生的数学作业进行辅导和批阅,教师不定期的抽查指导和评比,激励学困生。
7、通过作业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唤醒潜力。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教师在批改学困生的作业时不能对学困生全盘否定,要善于从作业中发现其优点,比如有些学困生虽然基础差,但作业很认真,作业布局很合理,让人看上去很舒服,还有些学困生对数学作图做得很漂亮等等。教师可以以这些有点为契机,帮助学困生不断进步、不断超越,逐步成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的好学者。
8、重视学困生作业的纠错,建立错题本。纠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要强化学困生对错题的纠错要求,纠错要及时准确,坚持不懈,使学困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进步;还可以鼓励学困生建立错题本,对作业中的错题归类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反复研习,逐步提高。
9、建立学困生的作业档案。数学教师根据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和点评,建立学困生的作业记录档案,记录作业中书写的条理性、错别字、符号的规范性、做题的准确性、态度的转变、情绪反应、思想状况、取得的进步等问题,利用适当的时机将档案信息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肯定其取得的进步,并在班级树立榜样,使他们逐渐的树立自信,找回自我,优化数学学习。
10、与家长交流沟通,帮组学困生树立信心。在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下,很多家长只在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积累。数学教师将作业批改中学困生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一方面让家长发现学困生的态度的转变及取得的进步,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使学困生找到自信,点燃学困生的学习激情,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学困生在家里学习作业的状况及对数学的学习情绪的变化,与家长共同探讨通过作业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总之,“学困生”并不是学不好数学,而是因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思维障碍、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学习困难,作为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改为“学困生”创设和谐的数学氛围,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发现的空间,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困生自我反思,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学数学教学导论》.朱水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
[2] 严士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3] 王尚志.高定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分析与实践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