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28田文文
田文文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对于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学校方面做出努力,班主任也应该从班级管理着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此,本文将在充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基础上,首先对目标管理应用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展开论述,随后在此基础上在对其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应用
目标管理作为管理学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目标管理具有行动性强、管理具有层次化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学校班级管理中。对此,下文将重点围绕于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目标管理应用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目标管理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目标的实现,构建班级的目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这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目标管理中,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管理过程中会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学生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班级过程中,而学生在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便可以实现自身的小目标,而每一个学生在实现自己小目标的同时,对于班级的大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对有效结合起来,从而统一所有学生的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目标管理可以创建班级的良性竞争环境,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2、实现对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对班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目标管理中,班级的整体目标往往和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具有关联,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时候,可以从整个学期的目标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整个在校过程的发展出发,最后是围绕这个整体的目标来逐渐完成的,要想一个大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在目标管理中,可以将整个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制定新目标。因此,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管理的步骤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对班级的管理是规范化的。
二、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高职院校班级目标管理地构建。班级目标构建,学生的成熟度是班级总目标制定方法的依据之一。只要方式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法一般适用于低年级并通用各个年级层,先由班主任在班级中提出这一构思,即集体目标。然后由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自由讨论。最后将集体目标改成班级总目标。“自下而上”法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因为高年级的学生要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成熟,因此集体目标则由学生自主谈论,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目标提出之后,交由班主任审议。制定班级总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参与性原则。无论是制定班级总目标还是制定集体目标,都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由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与制定。但是有些教师由于自身认识水平不高,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时,没有采取民主投票方式,而是由自己做主,一锤定音。这显然与目标管理理论与特点不相符合。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如何在团队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比较重视,渴望在班级建设中献出一份力量。如果班主任包揽所有的权利,就会让学生逐步丧失班级管理的热情,从而不利于班委会顺利有序地开展相关活动。因此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与学生讨论和筛选适合班级学生团体发展的班级目标,并让学生明白制定这些发展目标的意义。第二,激励性原则。激励性的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在班目标管理中感受其中的价值,并令学生萌发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并能够为实现这个价值克服一切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拥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榜样,发挥其宣传作用和带头作用,从而达到调动班集体积极性的目的。
2、目标的实施与控制。目标的控制与实施阶段是目标管理制定的决策性阶段。在此阶段,应该赋予目标执行者必要的权利,从而达到调动目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在此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可靠信息、帮助学生在目标的实现中提供可靠信息、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法、支持学生和学生干部工作。就目标的实施而言,班主任应该站在多角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了解学生的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并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在实现班级目标过程中,班主任要起好带头作用,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做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自己的权利有哪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高集体主义意识,并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班级目标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商定目标值。所谓目标值是目标内容的定量化。包括数量、质量和程序等指标,一般是采用百分比或者等级形式表示。凡事能够用数据表示的都尽量用量化指标表示,量化数据、量化考核指标可以有效避免相关考评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模糊化。
3、目标成果的评价考核。对目标成果的评价考核是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目标管理周期的开始阶段。目标管理具有周期性长、工作复杂等特点,因此考评目标成果可以帮助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动态、完成情况,并以学生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适当地进行奖励和批评。除此之外,评价目标成果还可以帮助班主任找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达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提高目标管理水平的目的。诊断是考评目标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班主任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以及影响考评成果的风险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将问题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诊断的步骤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诊断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步,个人诊断。第三步,班集体与个人针对班级中的问题以及个人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高菊兰,李建. 目标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运用[J]. 人才资源开发,2015(2):172-173.
[2] 刘晓培. 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5(27):49-52.
[3] 邓栩毅. 目标管理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6):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