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水系绿廊开敞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以庐江县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2016-12-28陈玉锡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陈玉锡(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县城水系绿廊开敞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以庐江县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陈玉锡(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开敞空间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功能。水系绿廊开敞空间作为城市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结合,创造城市居民休闲和文化承载的公共场所。本文从县城水系绿廊的分类与组成、滨水开敞空间的“五位一体”和可达性、以及开敞空间的布局原则着手,详细介绍分析县城水系绿廊开敞空间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以庐江县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深入分析庐江县水系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布局和施工详情,希望能够为对此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系绿廊;开敞空间;区域差异
1 县城水系绿廊的分类与组成
1.1 城镇绿廊的分类
根据城镇绿廊所处区域,城镇绿廊可分省城 (区域)、城市、社区绿廊3个层次,在规划设计时,可将城镇绿廊的分类进行细化,结合地区山川地貌特征、文化遗址分布、以及交通等基本情况,可以将城镇绿廊划分为滨河型、滨海型、自然山脉型、文化廊道型等。
1.2 城镇绿廊的类型
根据城镇绿廊功能,城镇绿道绿廊可分为3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1)生态型绿廊:主要严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属性,应具有行洪任务的河道,要首先满足河道行洪要求,严禁将有碍行洪的项目纳入河道行洪范围内,并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生态型绿廊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2)郊野型绿廊: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包括登山道、栈道、慢型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廊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3)都市型绿廊: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出城镇绿廊的作用,都市型绿廊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2 滨水开敞空间的“五位一体”和可达性
2.1 “五位一体”滨水建设思路
滨水开敞空间建设应秉承着“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理念,从系统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出发,敢于“跳出水利抓水利”,彻底转变单一抓水利的观念,确保水安全、营造水景观、搞活水经济、发展水文化,以水利工程带动城镇延伸,“水、堤、路、景”结合建设,营造绿水绕城的优美环境。将水利建设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实力结合起来,做活水文章、搞活水经济、发展水文化,融合水资源和生态资源,把城镇堤带变成景观带、把库区变成度假区,带动全市生态旅游发展,水系绿廊开敞空间规划布局是建立在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科学规划,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
2.2 开敞空间的可达性
开敞空间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镇的开敞空间容量仍不能满足居民的使用需要,城镇规划对开敞空间的设计多从城市绿化及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着手,而很少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城镇居民能否方便地到达一个公园或休闲广场,体现着规划设计的公平性。同时,城市居民是否能够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空间也是衡量城市环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开敞空间的可达性,是指居民到达某一开敞空间的方便程度,是衡量开敞空间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开敞空间的可达性设及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广场、公园等开敞空间能否满足居民的游憩愿望,广场、公园等休闲设施的数量能否满足区域内居民的需要。
现代水系绿廊开敞空间的建设,应结合城市绿道规划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将开敞空间道路绿化、游园、公园、旅游文化景点节点串联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发挥绿地开敞性的最大化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
3 开敞空间布局的原则
开敞空间的布局极大地影响着其服务功能,开敞空间应具备良好的层次性,不同层次开敞空间的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均不同。在规划设计中,应通过廊道空间把不同层级的开敞空间串联起来,使绿廊空间网络更具整体性。
(1)城镇级开敞空间主要包括大型公园及大型集会广场等。这类开敞空间一般规模较大,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城市、城市周边地区甚至更广阔的区域,能够满足人们周末或假日游憩活动的需要。因此,城市级开敞空间应布局在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古迹众多的地方。
(2)社区级开敞空间的规模和服务范围介于城市级开敞空间和邻里级开敞空间之间,相较于其他层次开敞空间属于中等层次,需布局在邻近居住区,且交通比较方便之地。
(3)邻里级开敞空间属于居民日常休憩休闲场所,应为居民提供步行可达的距离。邻里级开敞空间一般布局在居住区内部,且应该遵循“最近距离、最短时间、最低费用”等空间选择行为原则。
4 庐江县城滨水开敞空间的规划布局
4.1 县城水系绿道特征及规划条件
庐江县基于“华东地区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目标定位发展建设,县城水路发达,南及长江,北接巢湖,境内县河、东大河、中塘河、苏家河四条水系,辅以几条城内河流整个贯穿城内,再加上城内上游两地移湖水库和余月水库,整个县城山水相依,城水辉映。尤其是县河,是庐江的母亲河,是庐江的灵魂,其独特肌理和自然景观资源给这次设计带来令人欣喜的机遇和挑战。
此次水系规划设计到水系景观与城市空间开发结合,以及综合治理设计到清淤工程、水利控制性工程、截污工程以及护坡绿化、景观、照明等方面工程。通过系统综合工程和高品质形象的建设以期达到水更清秀,绿更自然,人更活力,城市更美好的目标。
4.2 开敞空间的布局优势分析
(1)活水变化丰富。整个庐江县城地市呈西高东低,北接巢湖,中塘河,苏家河和东大河入县河,入黄波湖,进长江。常年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县河常水位一年变化在6.5~8.5左右。并且还从新建两大移湖、余月水库,从水源上保证了水量充足以及水质清澈的前提。
(2)河道自然完整。蜿蜒曲折的河流在大自然中流淌,陡峭的河岸和平缓的河岸交替出现在人们眼前,河堤的石头,游鱼清晰可见,转弯处的河水几乎静止不动,树木和草丛的倒影重叠映在水面上。水系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地景观基础。
(3)基地肌理独特。就以县河两岸为例,河流穿过老城区,从越城路到外环路水面宽窄不一,临水周边环境变化丰富,时而两边崖壁,时而水上人家,时而湖面宽广,时而河口交岛,时而河堤高筑,时而水草丛生,这些都为县河打造特色河道景观奠定基础。
4.3 庐江县滨水绿廊总体规划
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现状的自然优势资源和条件,结合地区区域体系规划、交通规划和辖区内各设区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设施规划、河系防洪规划等专项规划成果,在现有交通体系与自然环境基础上,有效整合各种生态景观资源,实现城镇绿道绿廊景观性、多样性与通达性的有机统一。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下,融入庐江特有的地域文化,突显庐江独特的城市形象,此次水系治理目标是通过水系景观系统化建设,将庐江县打造成:一张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新名片,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休闲栖息地,一条承载着庐江人情感记忆的文化长廊。
图1 庐江县滨水绿廊总体规划图
4.4 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
(1)“借补创”景观策略
庐江县以“创、补、借”为设计策略,规划布局区域内景观节点。
借,借生态之美景、借场地之优势、借文化之古韵。庐江鱼米之乡,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媲美,借地区优势建立景区节点。
图2 景观策略示意图
补,补景观之乏陈、补近水之离居、补记忆之遗落。庐江合理规划建设生态性空间,公共性空间和休闲性空间,补建地域特色景观。
创,创水乡之生境、创滨水之和谐、创发展之心态。庐江县充分利用以水为骨架的典型的水网城市特点,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框架,创造水乡旅游之自然生境。
图3 县河文化点布局示意图
(2)滨水景观设计要点
从满足防洪水利要求,结合现状考虑,景观设计要以下几个问题:
①常水位控制性措施,现有东大河和中塘河水坝,结合景观要求,保证苏家河、县河水位、景观效果的稳定性,需要对两河设置河坝。
②防洪堤设计,路线选择要求结合现状和城市规划道路,最低保证单侧四米宽堤路沿水系景观带范围不知,路线流畅,可达性较高。
③驳岸护坡形式设计和确定需要与景观方案密切结合,从而保证水利功能,又可达到绿地亲水性要求。
(3)绿道的规划布局
结合河道防洪堤路,整合城市道路功能布局。实现绿道串联四条河道,两侧4~5m宽绿道布局,二级人行步道和桥下栈道达到滨水交通系统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极大满足绿廊的开敞性设计要求。实现绿水萦城、绿环绕城、绿道织城、绿园缀城的建设目标。
图4 庐江县水系绿廊开敞空间交通体系图
(4)绿化差异性设计
生态绿化建设是水系绿廊开敞空间建设的重点之一,绿化建设通过绿化植被的建设维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绿化面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为居民和游客提供赏心悦目美景,彰显城市地区特色风貌。庐江县以“创、补、借”为主要建设原则实现地区绿化建设的目标。创,有选择保留现状树种;补,增加景观树种,丰富植物群落;创,营造水廊生境和景观群落,结合绿廊区位功能特点,对四条河道绿化进行差异性合理定位规划布局。县河——乡土群落、锦上添花;中塘河——水杉林道,桃红柳岸;苏家河——水乡特色,野林葱绿;东大河——统一季相,四季变化。
5 结束语
城市绿廊开敞空间的建设是建立在对其详细的了解、分析的基础之上,科学研究、理论分析逐步进行,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关联,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建设具有开敞空间共性和地区特性的城市绿廊开敞空间。县城水系绿廊开敞空间的建设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相信在实践中,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升华并且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建设。
TU984
A
2095-2066(2016)05-0026-03
20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