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招生存在问题

2016-12-28张守元

体育科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集美田径专项

张守元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招生存在问题

张守元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为了使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招生更加符合田径项目发展规律与福建省对田径专项人才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调查法等对集美大学近四年的田径专项招生政策与集美大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及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现行的田径专项招生政策不利于田径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田径运动的全面发展,对福建省弱势田径项目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为了保持集美大学田径项目在福建省的领头优势,必须进行招生政策的改革。

运动训练;田径专项;招生政策

田径运动分竞走、跑、跳跃、投掷与全能五大类。田径运动中各单项和全能项目,对人体形态,主要身体素质水平和心理机能等有不同的要求,从运动训练特点分为速度性、速度力量性、速度耐力性与综合发展素质性四大类。各类项目有各自的技术与教学训练特点,各类项目之间无法进行跨项替代。现代田径比赛包含的项目多,一般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中田径设40多个小项目。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中田径运项目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总体成绩,在田径运动竞赛中要取得领先地位必须保持田径项目的完整性与均衡性,要求项目覆盖全面、男女运动水平保持均衡。现行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招生政策中田径所有项目归于一大项进行统一录取,忽略了田径项目教学训练、比赛等特点,造成项目高度集中于短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田径运动综合水平的提高;现行的招生权力集中于学校,完全脱离田径教学现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集美大学田径运动水平在福建省高校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行具有统一性与滞后性的招生政策严重阻碍了集美大学田径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福建省急缺田径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集美大学近四年田径项目招生现状,来分析现行田径招生政策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进行招收政策的改革,让集美大学田径运动重新得到发展,从而提高集美大学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查寻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有关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招生政策等方面的著作及文献,收集了关于招生政策方面相关资料,上述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1.2 比较法

对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招生政策与福建师范大学运动训练招生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来从两者招生政策中分析异同。

1.1.3 调查法

对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近四年招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本文的研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1.2 研究对象

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招生政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四年田径专项招生现状的分析

2.1.1 田径招生政策对招生结果的影响分析

近四年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办法是考生政审及体检合格者,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成绩均达到我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综合分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文化考试成绩/6)∗30%),分项目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1]。田径项目的录取方法也是在遵守以上原则按考生综合分的高低进行录取。从表1中可见,田径是一项综合性项目,我校设置招生田径项目男女一共为32个小项,但近两年田径招生名额都控制在23名左右,所以每年无法保证各项目都能招进新的学生,尤其在福建省比较落后的项目最为明显,男女1500 m与女子3000 m四年来没招收到一名学生,男女全能与男子5000 m四年来只招收到各一名学生。近两年来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投掷类项目与长跑项目男女共10小项一共只招收2名男生。我校现行这种从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的录取原则没有根据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现实教学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只是简单追求所谓的公平而更是加剧了田径项目招生生源严重失衡。从图1可见,田径四年来招生的项目,短跑类学生占总人数的52%,超过了全体田径人数的一半,投掷类与中长跑类学生分别只占6%与7%。从图2中可见,近两年来男女生比例严重不平衡,男83女17的高比例造成女生项目的严重短缺,现无法组建一支完整的女生接力队伍。

表1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近四年招生情况表

图1 近四年田径各项目类招生比例

图2 近四年田径招生男女比例

2.1.2 招生结果对教学训练及管理的影响分析

2.1.2.1 对教师的教学影响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通过8学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技、战术水平,运动等级接近或达到一级[2]。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面向体育第一战线从事教练训练工作,因此在技术水平上要求专项水平突出达到或接近一级水平,体现了专业化特点。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训练方面,包括各专项训练中的准备活动,各专项训练中的专门练习及辅助练习,各专项训练中的分解及完整技术训练,各专项的专项素质训练,各专项训练中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手段,各专项训练中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各项目训练计划的制定(多年、年度、周、日、课)。为了保证完成专业化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要专业化。从表2中可见,目前的招生政策造成有些教师学生过于超员,如短跑36人为一班的教学训练不可能专业化教学,基本走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完全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同时有些教师生源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有教师只带3个学生进行博士模式的教学,这样造成教师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数量的差别较大,教师平时教学中的工作量完全不一样,但统一按课时计取工作量的方法,造成教师间的投入与工作量的不平衡,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表2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各项目人数统计表(不包含四年级学生)

2.1.2.2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的学生入学最基本运动水平是二级,他们入学后不仅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技、战术水平,运动等级接近或达到一级,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田径综合素质上,改变单纯强调掌握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这要求学习的专业化与精细化,每个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特点不一样,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要不一样,做到个别教学,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个人的训练计划。大班36人教学,无法做到个别教学,普通公共形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得到合适自己的训练方法,一锅式的训练计划完全无法照顾个别差异。学生的训练成绩无法提高,积极性越来越低,最终导致训练感觉无味,开始进入混日子的模式。反观博士式的教学,一方面由于同队队员过于少,训练过程无法进行比较与竞争,训练气氛过于沉闷,学生训练的内在动力无法得到调动。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少,学生在技术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握相关专项知识,等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知识掌握不全面,影响教学的效果。

2.1.3 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田径教研室不仅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举办和各级别的田径比赛,培养的学生运动成绩高低代表着我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我们需要一个项目完整、并保持高运动训练水平的队伍。但目前的招生政策下招生的学生过于集中于短跨项目,福建省发展比较落后的项目投掷类与长跑类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表2可见,短跨类、跳跃类、投掷类与中长跑类近三年内招生人数分别为40、18、5和4人,项目严重的不平衡性造成大型比赛中无法保障争取好的团体总成绩。近两年男女39∶8比例的严重失衡,更是没有比赛就失去了一半的竞争机会。现无法完整地组成一支女子接力队,无法进行运动员的调整与选择。如此下去,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们一定会失去保持多年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无法进行考核,由于教师生源数量差别过大,无法用统一标准来考核,造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没有教学的紧迫感与认同感。

2.2 存在的问题研究

2.2.1 招生政策不完善与滞后性,造成田径各项目生源严重失衡

从表3中可见,福建师范大学在招生简章中就详细了田径各类项目招生的具体人数。集美大学没有具体总体人数与各项目细化的招生人数。招生政策都是按项目择优录取,但福建师范大是按田径各项目按自己所需进行择优,而集美大学是按田径为一大项进行笼统择优。显现福建师范大学录取田径项目是按自己项目的需要进行细化录取,具有前瞻性与主动性。而集美大学不考虑田径是由十个不同项目组成的特点进行一锅炒式的录取,是根据生源来确定项目。完全没有考虑现实教学中所需,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这种完全脱离教学现状的招生政策造成如下结果:1)招生的项目跟自身教学中所需项目不符合,有的项目人才积压,有的项目人才短缺,项目之间学生数严重失衡。2)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近两年男女比例39∶8的高比例,基本对我校女子田径队是一个毁灭性的影响。短跑近两年一共招进26人,但女生仅2人,无法完整组建一个接力队。大型田径赛事中男女项目都各占一半,如此缺少的女生,对我校田径整体水平保持在福建省多年冠军的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集美大学田径整体水平提升是一个很大的影响。3)福建省落后项目(投掷类与长距离)招不到生源。从表4中可见,近几年我校现行招生政策造成男生长跑、铁饼多年没有招收到学生,女生现在没有一个强势项目,都是处于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

表3 福建师范大学与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2016年招生简章田径项目招生计划比较[3]

2.2.2 招生与教学完全分离的招生政策,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田径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国家允许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可招收男女各18个项目。集美大学根据招生生源现设置16个项目,现配有9位专业教师开设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从表5可见,由于招生政策与教学现实严重脱节,造成短跑学生严重积压,投掷类、长跑类与全能类教师没有足够数量的学生。这种严重不平衡直接导致结果是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与教学资源的浪费。1)为了更好地教学,教研室对部分短跑学生入学后调整到别的项目,但是学期考核中调整项目的学生在新项目上无法达到考核标准,造成新旧学生同一项目有两种考核标准,考核的公平性得不到保障,影响正常的教学。2)仅男子100 m与400 m近四年一共分别招录19人与16人。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显然这部分学生平时训练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有影响,尤其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四年中专项成绩基本是越来越差,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3)投掷类项目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一对三教学,这对教师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4)对于学生来说,田径不同专项的学生拥有的教学资源不平衡,得到重视程度与要求不一样,造成学生之间的不公平。

表4 集美大学田径急缺生源项目

2.2.3 田径项目统一不分项的招生政策与田径项目的教学比赛特点不一致,严重影响我校田径运动水平的综合提高

集美大学招生录取办法是考生政审及体检合格者,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成绩均达到我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项的招生人数,根据考生的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及文化考试成绩(30%)进行综合评价,按照项目择优录取。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及全能构成的十几项的综合运动,各项目都有自己完整技术与教学训练特点,不能相互代替,现在运动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对田径各项目的技术越来越追求精细化,各项目之间的教学训练越来越专项化。由于地域特点,福建省短跨跳项目水平较高,从事这几项运动的人数较多,生源比较充足。中长跑类与投掷类的运动水平比较低,基层开展不积极,这样形成这两类项目在福建运动水平越来越差,基本没有福建本省的生源来报考。集美大学运动训练田径专项中长跑与投掷类近几年生源大部分来自山东、内蒙两省。但是由于全国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学校总有93所[4],再加上全国招收田径专项的高水平高校大约有160所,优秀考生的选择性较大,集美大学对外省田径优秀考生的吸引力不大,生源的水平基本在二级以上或接近二级者较多。中长跑类与投掷类项目现处于福建省本身没有生源,外地生源处于刚达二级水平,这要与福建省的优势项目同时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所以结果是中长跑类与投掷类很难招收到足够的生源来保持正常的教学与训练,从而严重的影响我校田径整体的运动水平,为以后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埋下隐患。

2.2.4 招生政策不利于培养福建省急缺田径专业人才

我国现行培养田径专业人才主要是通过少体校到体工队与体育高等院校两种途径。由于训练环境等多种原因,福建省田径运动会成年组的比赛中没有设立中长跑与投掷项目,在中国多年金牌至上参与体育的理念下,这本来就落后的两类项目更是得不到提高与发展,从而限制了这两类田径人才的培养。福建省能招生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仅福建师范大学与集美大学两所,这两所大学更应该加强这两类项目田径人才的培养,从而来弥补体校体工队在这两类田径人才培养的不足。但集美大学现有的招生政策也不利于这两类项目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福建省基层田径教学中能科学指导中长跑与投掷类业余训练的老师严重缺乏,尤其在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中,教师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体验,训练负荷无法控制,训练方法与手段不科学,无法掌握学生训练负荷心理、并给予正效能训练刺激。这样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吸引有田径天赋的中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发现与培养更多的田径人才。

表5 近四年集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各专项学生人数与教师比例

3 结论

3.1 现行田径按考生综合分的高低进行一锅式录取的招生政策,违背田径项目发展与比赛的规律,忽略了跑跳投三大类项目不具有相互替代性、具有地域性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从而造成项目的严重失衡与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

3.2 现行的招生政策,造成教师拥有学生资源与学生拥有教师资源的不平衡,严重浪费教学资源与引起教学管理的混乱,不利于教师与学生教学积极性的调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3 现行的招生政策,不利于福建省急缺田径人才的培养,严重阻碍集美大学田径运动水平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1]集美大学招生网.集美大学2016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EB/OL].(2016-01-22)[2016-04-11].http://zsb.jmu.edu.cn/Article.aspx?id=541.

[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Z].2011.

[3]福建师范大学招生网.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EB/OL].(2016-01-12)[2016-04-11].http://zsb.fjnu.edu.cn/87/ea/c563a100330/page.htm

[4]张庆军.我国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责任编辑 魏 宁]

A Study on Sports Training Curriculum Reform of Physical Teaching Outline

ZHANG Shou-y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Xiamen 361021,China)

In order to make the Jimei 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sports training special admissions more in line with the athletics track and field development rule and the need for special talents in track and field in Fujian province.Using literature method,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so on for nearly four years of track and field in Jimei university enrolment policies and Jimei university's exist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compar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the research shows that:the current track and field special admissions policie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track and field,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weakness of Fujian province track and field project is a serious blow.In order to keep the Jimei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 track and field events leading advantage,must to reform the enrollment policy.

sports training;track and field special;admissions policy

G807.4

:A

:1007-7413(2016)06-0087-06

2016-04-25

张守元(1973—),男,青海互助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集美田径专项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