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外国人才的基础
—— 简谈“来得了”

2016-12-28华鸣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选外国人外国

文/华鸣

引进外国人才的基础
—— 简谈“来得了”

文/华鸣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引进外国人才是我们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见,引进外国人才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与外国专家座谈时提出,要让外国专家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总书记提出的“四得”点出了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真谛,指明了引进人才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四得”之中,“来得了”(或者称引得进)是基础。如果人才进不来,其他则无从谈起。如何才能做到让外国人才“来得了”呢?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了解掌握可以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才的信息,此即所谓知己知彼。怎样来了解掌握这样的信息呢?无非有以下几种方式:或是与国外人才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对方可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人选信息;或是请求我们的驻外机构、企业帮助提供国内需要人才的信息;或是通过曾经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推荐人选;或是采用通行的猎头方式,请人才中介机构寻找;还可以通过留学生组织提供信息,等等。除了政府要帮助用人单位了解、提供外国人才信息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今后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自己需要的外国人才。

其次,要让人才进得来。找到了外国人才,随之面临的是让他们能够方便地进入到我国。因此,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下放事权。微观层面上,“进得来”主要涉及邀请问题、签证问题。我国对邀请是有严格要求的,邀请单位须有授权。一些需要聘请外国专家的中小企业没有授权,必须要经过当地有授权单位来发出邀请。这样一来,增加了许多程序,有时可能会贻误时机。为了方便,有的单位索性让外国专家以旅游者的身份来。去年,外交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短期来华相关办理程序的通知》,就外国专家短期来华一事做出规定,把对短期来华外国专家邀请的权力下放给了设区市的外国专家管理部门, 这是落实总书记讲话的具体举措,为解决外国专家“来得了”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受到基层单位的广泛赞誉。

第三,要依法办事。全面依法治国,引进人才工作亦不例外,不能为了一时方便而采取其他变通办法。事实上过去一些来中国短期工作的外国专家,用人单位因为嫌办理正式的要求手续繁琐,采取让外国专家拿旅游签证来的办法。这样虽然简单方便了,但是破坏了我国的签证规矩,严格说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利于全面对外国人的管理,还可能出现危及国家安全的事情。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这些需要逐步规范,所有聘用外国人才的单位,都应该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在外国人面前更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模范。

第四,引进人才的政策不是针对所有外国人,而是特指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缺人才。我国针对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有一条总原则,就是“吸引高端、限制一般、打击非法”。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很大,我们不缺一般劳动力,缺少的是高精尖缺人才,因此,对一般外国人来我国就业要进行限制。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一个企业要请外国人,必须先在当地登报招聘本国人,倘若本地人没有适合人选,方可招聘外国人,并且外国人的工资薪酬一定要高于在相同岗位上的本国人,原因是防止企业雇佣廉价的国外劳动力而冲击本国劳动力市场。同时,要把低层次的打工者挡在国门之外,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在生活环境、科研条件、薪酬供给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引进人才的条件。可以说,许多外国人才也把中国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热土。但是应该承认,仅有这些条件是不够的,实现让外国人才“来得了”的目标,必须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引进人才政策,我们的思想还要再解放一些,打破一些限制或阻碍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早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猜你喜欢

人选外国人外国
外国人学汉字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组成人选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外国公益广告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没人选它当模范
陪酒人选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