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速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探析
2016-12-28赖永泰
赖永泰
(福建省长泰亭下国有林场,福建 长泰 363900)
湿地松速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探析
赖永泰
(福建省长泰亭下国有林场,福建 长泰 363900)
指出了湿地松具有耐旱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3个显著特点,我国对湿地松的栽培大多集中在平原、丘陵等低海拔地区。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亭下林场湿地松的栽培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湿地松的生长特点,分析了改林场湿地松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旨在为湿地松合理布局,适地适树情况和生长预测提供参考。
湿地松;栽培技术;速生丰产
1 引言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并且国外对湿地松的研究也较多,如美国wakely认为湿地松是一种湿立地树种,除最干旱地外,其余各种立地都能适应;美国L.M.haines等从影响湿地松生长的立地固有因素及其它商品材树种的比较,探索了对湿地松最有力的立地生长条件。我国对湿地松的引进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且国内对湿地松也做了很多研究。
2 湿地松造林学特性
湿地松树龄到25年时,高生长会大幅度下降,更老一些的植株,活冠层即呈疏落状,这时疏伐无良好反应,树高生长已近于停止,而胸径旺盛生长仍可持续几年。
湿地松早期生长迅速,是一个理想的造林树种。其人工林一般在5年内可长高至8 m,有的达10 m,10年生时,连年高生长量达到高峰。密度较低的林分,连年材积生长量约在12年生时达到高峰。如果栽植密度大一些,连年材积生长量要到15年后才到达高峰,若要促进高峰期提早到来,则要提高集约经营的强度。在一般立地质量和栽植密度范围内,连年平均材积生长高峰期出现于25~27年之间[1]。
3 湿地松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海拔高度
为分析海拔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选出8年生和14年生的标准地。此时无论树龄大小都受过或易受到现代造林技术的影响,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知湿地松的生长速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同时8年生的比11年生的湿地松所受海拔高影响显著。因此,湿地松不宜在高海拔地区引种造林。并且湿地松在低海拔地区与平原丘陵地区比较,长速慢,长势差,树梢呈“孤尾状”,冠福大,不耐风折雪压。
3.2 撩壕整地
撩壕整地能够促进林木早期速生,湿地松是速生树种,但在丘陵区由于干旱、贫瘠严重地抑制了这一特性的发挥,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和加强抚育管理,则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试验表明,撩壕整地的湿地松林,前6年的平均生长比带垦、穴垦的生长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撩壕基地的连年高生长量最大出现在第4~6年,胸径连年生长量持续期较长,而带垦、穴垦的连年高生长量最大值出现晚且值也较小。同时撩壕整地还能够明显地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状况。撩壕整地的壕内有机质的增加、土质疏松、结构性能增强,促进了土壤保水能力的增加;总孔隙度的增加,增强了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能力,为林分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
3.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对成林生长影响较大,从解析木来看,造林密度每亩为42株(4 m×4 m),8年生树高,胸径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一般不相交,每亩74株(3 m×3 m),8年生树高,胸径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一般出现相交。当造林密度偏密时,对幼林胸径的生长产生了制约作用,小径木明显较多,当造林密度偏稀时,不利于林木森林环境的形成,由此应选择适当的造林密度。总的来说,造林密度较大时,能够促进树高的增长,但随着树龄逐渐增大时,这种促进效应逐渐减少,由此说明了树高只是林场立地状况的反映,造林密度对树高的影响作用小。造林密度对林木的胸径生长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对于高规格整地区,这种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能有效地促进幼林生长。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密度8年生的湿地松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相交年的比较
4 亭下林场湿地松栽植技术分析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亭下林场总经营面积是54090亩,其中湿地松400亩,为了促进湿地松的速生、丰产,该林场主要采取了以下栽培技术。
4.1 种子播前处理
播种种子的遗传品质和生理品质一致,可以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荫生长获得同等的光照、温度、水分、肥料供应,减少分化,提高优质苗圃出圃率。
采用优良家系分系播种育苗,可保证种子遗传品质的一致性。还可以对种子批按大小筛分,以提高种子生理品质的一致性,分别处理播种并加以针对性管护措施[3]。
湿地松新鲜种子不需催芽,贮藏种子播种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以使种子发芽整齐,提高发芽率,缩短出苗期。种子催芽前需进行消毒,一般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 h,捞起用清水洗净。
4.2 苗木准备与保护
造林苗木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树苗。合格苗的主要特征是顶芽完整饱满、地径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裸根苗苗高25~30 cm,地径0.5 cm以上;3~6月生容器苗苗高15~20 cm以上。地径0.25~0.35 cm以上。最好在合格苗基础上再按照苗木大小分级造林,可提高幼林整齐度,减低株间分化。
苗木内部的水分平衡直接关系到栽植的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都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苗木,要把好起苗关和运输关。起苗要做到不伤根、不伤茎、不伤梢,尤其是保护根系不失水。裸根苗做到随起随栽。起苗和运输途中要包扎保湿,以免受到风吹日晒,种植时,根部切除部分直根,打上黄泥浆。容器苗起苗、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容器基质散落。
4.3 适时精心栽植
在栽培期间,充分考虑造林季节和天气。对于裸根苗一般在早春造林,早栽有利于早发根,提高成活率,选在阴天或雨后造林;容器苗可以在春季和雨季造林。
栽种时,确保做到苗正根舒,裸根苗要分层填土打实,填土1/3时轻轻提苗,使其根系舒展;塑料薄膜和塑料杯容器苗要去除容器,四周压紧,不可打碎土球。可适当深栽,培土成馒头形。栽植时如窝根会保持许多年,影响根系正常发育和树木生长,降低抗风倒能力[4]。
4.4 幼林抚育
4.4.1 抚育方式和强度
该林场根据幼林地杂灌木的生长状况和幼林郁闭时间,决定抚育的年限和次数。从造林当年开始,一般连续抚育3~4年。每年的9月一次或5月和9月两次。主要是除草、松土扩穴和培土扶苗。松土深度要适当,避免伤根,第一年松土浅,以后逐步加深。
4.4.2 幼林追肥
幼林追肥,主要在造林后的2~3年,每株施钙镁磷肥50~100 g,以促进根系的发展。追肥采用沟施,结合抚育除草进行,在幼树上方挖弧形沟深15 cm左右,随即覆土。
4.5 间伐、主伐
间伐采用下层间伐法,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去病留健。砍去病虫害木、弯曲分叉木,砍去下层弱势木,不可拔大毛。间伐时间、强度、次数及终伐年龄按照立地条件决定初植密度和经营目标确定。如对于大中径材林,间伐两次,第一次间伐年龄为10~12年,间伐强度为株数的40%,第二次间伐年龄16~18年,强度30%;主伐年龄25~30年;对于中径材林,间伐两次,第一次间伐年龄12年,强度35%,第二次间伐年龄15~18年,强度25%,主伐年龄20~25年。
4.6 害虫的防治技术
亭下林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营林措施,遵守“适地适树”原则,选择良种壮苗造林,推行多树种混交。如在防治食叶类害虫时,视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可选择阔叶类用材和经济树种与湿地松混交,带状和块状混交均可。
(2)释放天敌,如马尾松毛虫卵期选择晴天无风天气,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亩3~10万头,每亩设3~6个点,间隔5~7 d释放一次,每代释放3~4次。蜂窝固定在最低l轮枝的树干背荫处。
(3)生物制剂防治,中温高湿季节,采用每毫升或每克含孢量1~3亿孢子的白僵菌菌液或菌粉,地面喷雾或喷粉,干旱少雨季节不宜使用。温度较高季节(20~30 ℃),4龄左右松毛虫幼虫期,可喷洒每毫升含0.5~1亿孢子的苏云金杆菌(Bt)菌液,但多雨季节不宜使用。
(4)加强监测,对于出现的疑似症状,无法判断时,应在直观检验的基础上采集样品请专家识别。
5 结语
湿地松速生、丰产优质栽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栽培区的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为湿地松的合理布局,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由于立地类型的适宜程度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因此采取对湿地松生长影响显著的因子来划分立类型是很有必要的;最后为了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必须要抓住苗木质量和立地选择这两个主要因素,并适当追肥,改善土壤的物化性质,为湿地松旱期速生奠定基础。
[1]张必成.湿地松优化培育技术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4).
[2]王穿才,何重林,何福礼.湿地松林地栽培大球盖菇初探[J].食用菌,2014(5) .
[3]廖新安,曾广林.湿地松培育技术体系及优化栽培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8).
[4]程细兰,陈伟根.湿地松育苗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7)
2016-09-23 作者简介:赖永泰(1966—),男,技师,主要从事林场营造林及管护工作。
S791.246
B
1674-9944(2016)19-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