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始末(下篇)

2016-12-28孙成民

四川党的建设 2016年6期
关键词:支边上山下乡知青

·文◆◆孙成民

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始末(下篇)

·文◆◆孙成民

号召知青上山下乡宣传图。

粉碎“四人帮”以后,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继续推进。1978年12月结束的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确定把知青工作重点从动员安置转移到就业安置上来,成为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转折点。

创造解决知青问题的条件

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知青工作中很多棘手的问题开始理清思路。而要根本解决上山下乡中的问题,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从多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对知青实行集体安置,既是解决知青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省委要求,对插队的知青要建立青年点,积极试办集体所有制的知青场队,推广“厂社挂钩、对口安置”的经验。到1977年12月底,全省集体安置知青人数达到21.56万人,占应集体安置人数的48.65%,全省有62个县实现了知青安置集体化。继续有计划地抽派带队干部,配合当地党政做好知青工作,是这一期间稳定知青情绪、发展安定局面的重要措施。到1977年12月底,全省先后有2.35万名带队干部,既承担着动员地区的重托,又担负着安置地区的责任,在知青的教育、管理、保护以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恢复大学招生考试的消息发出后,四川数万知青的热情被激发。省委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知青报考大专院校,并统筹安排他们的生产和学习。省知青办推广了郫县组织知青进行高考复习的经验。仅在1977年、1978年两年间,全省通过招生调离农村的知青就有4.65万人,占同期全省大中专招生录取人数的35.4%。这样良好的氛围与导向,为从根本上解决知青问题创造了条件。

在这期间,充分发挥知青在新长征中的生力军作用,是知青工作的重要着力点。1978年2月16日,新华社以《四川省60多万知青活跃在农村》为题,报道了四川知青为建设新农村发挥作用的情况。开江县组织知青向科学种田进军,在全县136个大队办起农科队,集中安置1700多名知青,仅1977年就搞了110个科研项目,其中,成功65项。重庆市北碚区组织动员单位帮助147个知青场队办起小工业52个,仅一年时间,小工业的纯收入即达46万多元,相当于这些场队农业收入的10倍。

与此同时,四川加紧知青问题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提出解决知青问题的政策建议,并形成《关于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情况的调查报告》报送国务院知青办公室,为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召开及其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决策建议。

知青集体劳动。

调整政策统筹安排知青就业

1978年12月16日,四川省委召开知青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刚刚结束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结合四川实际,讨论并提出了调整知青政策,改进传统作法,进一步解决好四川知青问题的具体措施。根据四川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会议提出缩小上山下乡范围,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不搞现在这样的知青上山下乡”;积极地有计划地把在乡知青安排好,并决定在两年内优先解决1972年底前插队知青的问题。

首先,对知青留城政策、下乡范围作出重大调整。从1979年起,渡口市、阿坝、凉山、甘孜自治州、一般县城和小场镇的非农业户口的中学毕业生,不再列入上山下乡范围。地区辖市原则上要继续组织上山下乡,但有条件能自行安排的,报经批准,可以不动员上山下乡。成都、重庆、自贡和需要继续动员上山下乡的地辖市,对中学毕业生的安排,实行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

其次,改进安置形式,妥善安置下乡知青。成都、重庆、自贡的下乡知青,在本市郊县进行安置。主要安置在工矿企业、机关等单位自办的农工林牧渔场和改建为知青农场的“五·七”干校,以及已办的又有发展前途的知青场队;兴办集体所有制的城市造林队,不下户口;对安置知青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制定扶持政策。

再次,广开就业门路,统筹安排在乡和留城知青。主要通过发展商业、工业、交通等集体企事业,组织参加城市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扩大大中专院校招生和参军规模,做好在职职工的退休、退职的子女顶替,适当放宽下乡知青的招工年龄和扩大招收女知青的比例等办法,进行统筹安排。

“一揽子”改进措施的实施,大大缩小了知青下乡范围,很多地方的动员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与之相关的知青安置,也仅限于在市郊扶持办好集体所有制的知青场队和农副业基地等,此时知青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城乡广开门路,统筹安排知青回城就业。

坚持“国家关心、负责到底”

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以后,四川按照“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积极解决知青上山下乡中的遗留问题,并贯穿于这一时期知青工作的始终。

在优先解决老知青回城问题上,省委强调,在安排上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事制宜,在一两年内逐人落实;要下达专项指标,不受年龄、性别、婚否、文化程度的限制。经过从上到下的努力,全省在1977—1978年两年招调知青回城40.2万人的基础上,1979年前11个月又统筹安排了知青16万余人。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插曲,就是1978年底前后在云南西双版纳垦区发生的支边知青“请愿”风波。四川作为动员组织知青到云南支边建设的重要省份,率先提出全面解决支边知青回川的6条办法。到1979年12月底,四川赴滇支边知青中已回成都、重庆的有2.7万余人,占1978年底在滇支边知青人数的97%。

与此同时,四川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涉及知青经费清理、已婚知青安排、知青子女户口办理、病残知青问题、平反冤假错案、知青工龄计算,以及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

1980年9月6日,经中央书记处讨论并原则同意后,国务院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宣布:“能够做到不下乡的,可以不下。”1981年1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今后不再划分留城和下乡的界限,也不再划分动员城市和非动员城市的界限。至此,在巴蜀大地进行了27年之久的城镇知青上山下乡落下帷幕。

知青上山下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历史时期,四川共151.47万知青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农村、边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正如胡耀邦1979年所指出的:他们是令人起敬的,要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上一笔,用来教育我们的后代。(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编:李卉嫔)

猜你喜欢

支边上山下乡知青
上山下乡
临江仙·献给上海十万支边青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支边青壮年在疆生活实态考论
难忘知青岁月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援疆青年往事
民众动员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支边
——以江苏省青壮年支疆为例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