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雕塑与建筑的关联性

2016-12-27姚玉强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美感雕塑装饰

摘要:雕塑与建筑是两个类别的艺术形式。各自所涉及到的功能、文化组成有了极大的改变,使建筑与雕塑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的表达具有共同的目标,既赋予建筑体形式上的美感,又传达精神意志与文化取向。古典时期即是追求技艺的时代,建筑与雕塑所追求的都是技艺的经典和境界。古典时期雕塑不可脱离建筑而论,大部分情况下,它们是建筑的装饰构件,比如大门、房顶、柱头、屋檐等都用雕塑来进行装饰;再有一些则是代表了建筑空间的主题内容,比如庙宇、教堂、纪念碑是宫廷园林里的装饰。

关键词:雕塑、建筑、美感、装饰

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后,雕塑摆脱了装饰作用的束缚,其自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雕塑艺术体系完整于对于自身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达,更多地融合了艺术观念与情感的内容,而建筑在现代主义出现后注重了对建筑本身意义的探究,在功能与形式的辩驳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体系与理论。雕塑更加趋向艺术语境的传达,装置与观念艺术的出现使雕塑同绘画的界限日趋模糊,当代艺术背后观念的注入使艺术形式划分不再重要,雕塑这个专业名称也逐渐成为古典艺术的划分,很难指代当代艺术中的某种形式了。建筑则从古典式样的探究转向对功能、技术、文化、美学形式、生态、等综合因素融合研究的综合科学,其体系面临着技术分解后的多元局面。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首先是雕塑与建筑的所存在空间的联系,它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希腊神庙上的浮雕巴洛克宫殿中的拟人造景;第二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联系,是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的关联,体现在同一时代或风格形式下的共同表现。第三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即对社会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在这方面联系中人文形态的意义要超越形式语言的关联。比如解构主义的建筑与波普主义的雕塑,有机主义建筑与大地艺术,参数化主义与数字雕塑等。建筑与雕塑的关系表面看貌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尤其是在现代主义出现后。今天,很多的建筑研究依托于工程技术,建筑教育被列为工类学科,艺术修养成多为基础技能训练,素描与速写辅助手绘表现。随着计算机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美术技能训练变得十分次要。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感获取演变为脱离美术的图像与理论关注。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理论研究探索能够起到启发与互补的作用,这也是研究雕塑与建筑联系的实际意义。雕塑艺术在试图寻找具有功能、空间、技术类似的艺术形式时,一定会向建筑倚靠,用来满足雕塑对空间、形式、语言的拓展需求。建筑与雕塑都是以空间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空间占有、空间视觉、空间影响、空间心理、空间审美等方面的作用。

雕刻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建筑更是三维空间的代表,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对于空间来讲,一般情况下普遍意义上的小型建筑单体都要比雕塑大出很多,建筑空间主要是指内部空间,外部可称为形态,这相对与雕塑主要指向外部形态空间的特点来说不在同一范畴,建筑与雕塑的空间联系只能在空间划分与感受方面做比较和关联。雕塑的空间就是指雕塑的造型,雕塑是没有内部的功能空间的,雕塑通过造型的变化形成了空间形式。而建筑的空间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它是和建筑的功能紧密相联系的。建筑与雕塑都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占有来表现其存在性的,这种对空间的占有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由人工创造而成的。建筑与雕塑对形状以外的空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感觉层面上。不同的空间形象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果,它直接影响了空间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文化表达方面,雕塑和建筑作为文化载体,表现了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社会文化、审美价值等文化特征。在满足了物质功能的要求后,建筑与雕塑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劳动一样,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建造和改变周边的事物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一切物态之中。在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背后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它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这种形式是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在建筑与雕塑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它们的风格和形式。一种艺术风格的确立一般总要有两个特点:一,独特性,它有易于分辨识别的形式特征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反映着它独有的思想和观念。二,一致性,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到每一个细节,很少有芜杂的、迥然不同的异质。不同风格形式的产生不仅是同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应,而且风格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风格形式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影响状态,这种在艺术风格形式上特有的关系,是其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互相交织的反映。

当今,建筑与雕塑在特征上表现出物质功能的需求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少,思想文化和精神意识的表现却成为重要内容。建筑与雕塑成为文化表现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精神诉求的寄托。它们一方面表现出人类对精神寄托的物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精神信仰的具体化是建筑与雕塑运用它们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人类所信仰的神灵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通过艺术的处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通过拟人化的塑造,满足宗教中神话人物的真实性认识,又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结合尺度和比例的运用达到神秘、威严的效果,从而满足对宗教的神话作用。在精神性方面,建筑与雕塑创造出来的崇拜、敬畏、纪念、宏伟等感觉为政治权力所运用。

雕塑与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创作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它们是物态化审美客体的典型形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是有合乎人的感观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所谓艺术家的审美经验,指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活动与心灵活动的成果,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集中体现。建筑与雕塑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传达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对象化或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以上的建筑与雕塑联系,他们是特征联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筱荣;论装饰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卢小飞;刘瑞;;论雕塑与建筑的关联[J];美术观察;2008年10期

3 肖玮;;论建筑形式的雕塑性发展[J];装饰;2006年12期

作者简介:

姚玉强 男 1982-6-:山东人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助教 研究方向:建筑环境雕塑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陶艺制作

猜你喜欢

美感雕塑装饰
巨型雕塑
鲤鱼旗装饰坠
我的破烂雕塑
装饰圣诞树
写实雕塑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