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分析
2016-12-27李冬梅
摘要:时代的发展以及幼儿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奠基者,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会有明显的体现,集体教学活动的好坏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莫大的联系。本研究就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师的专业化进行分析,并给出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几点对策。
关键字: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分析;对策
前言:
自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步提高之际,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大需求。"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这个时代的先锋,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应该先提高教师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仅针对于中小学,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每位幼儿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都是集体教学,设计和组织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每位幼师必备的基本功。而如何才能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运用于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是笔者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
什么是集体教学活动?顾名思义,集体教学活动即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幼儿在同一个时间内做同一件事。在幼儿园里,幼儿园教学活动方式即是教学集体教学活动。所以,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园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在幼儿园教学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活动提出了一些更为重要的要求,其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深入各位在职幼师的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要求,使得当下的教学活动出现许多的问题。如下:
(一)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
制定教学目标的价值在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幼儿正式入学前的一个重要的关卡,一切在幼儿园所学到的东西都会在无意识之中对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明确的教学活动目的,对选定的教育对象有一定良好的教育价值。而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现状是漫无目的,无意义,对于教育活动对象的教育无有效性意义。不知道要求教学对象进行集体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到底是想干什么。所以,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无效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整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许多幼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需要选择教学活动的内容,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至于选择的内容无多大的意义,基于一本或者几本活动参考书,照搬照抄,甚至于许多教师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胡乱编造教学活动。造成教学活动不分年龄,不分需求的全年龄段的教学对象都在参与。而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幼儿,幼儿的个体也在不断地发展,需要来自外界更大的刺激使他们快速成长。因此,在选择教学活动内容之时,需要幼儿教师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认证选择适合该年龄段教育对象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材料单一,无层次性
教学内容之后便是教学材料的挑选。许多幼儿教师图方便、简单、不费力,既不注重材料与主题的关系,也忽略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需求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在教育活动中出现教学材料与主题无关,教育对象对材料不感冒等情况。而所用材料单一、无层次性,以至于未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或与教学目标相偏离。因此,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尽量做到材料充足,与教学目标相符,能引起教学对象的兴趣,教学材料能让教学目标出现层次性。
二、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何谓教师专业化成长?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即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强调的是教师的自身及教师群体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叶澜、白益民教授认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幼儿教师是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指引者,而以上所出现的集体教学活动的问题与教师有相当大的关系。从以上的教学问题中可以得出教师的相关问题。如下:
(一)幼儿教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能力不够是由于当下许多幼儿教师都是毕业于中等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自身专业素养不高,知识的储备不够扎实。一些教师由于专业素养理论知识的落后,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念仅仅停留在"绘画、唱歌以及跳舞"这些长久以来的传统课程,缺乏一些目的为提高教学对象智力的新颖课程。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一堂课来说极其重要,教师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如:教学活动可以对教学对象产生怎样的效果、这堂课教师需要准备哪些教具、课堂中出现问题怎样处理,怎样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材料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些大的问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及思考。因此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指引。想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怎样的教学效果,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否则就会造成教学课堂的无目的、散漫、单一,教师讲述的次数就会反复多次,提问也是随机,无目的,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引起教育对象的深度思考,学习效果低。若能精心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就越好,这需要教师扎实的功底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基础。
(二)幼儿教师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一个幼儿班会配备两个教师和一个保育员,但是由于所教育的对象年龄层比较小,自我管理能力弱,精力旺盛加上动作及思维的活跃,个人心里活动指引的外部活动受外界的影响小,因此幼儿教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及精力都比中小学多。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几乎是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观察身体健康情况,还要写观察记录,写反思等等,以至于教师每天要应付许多工作,每天都是经验的重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问题分析和评价。
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对策
基于以上的集体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而体现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问题,发现许多集体教学中的问题大多出自教师本身,因此,要解决教学问题应该先从解决教师自身问题开始。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几点针对性对策,如下:
(一)加强自我专业学习
在以上集体教学活动上发现的问题来看,很多都是因为教师自身学术不精,没有专业知识理论做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组织教学观摩,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优秀的教师学习集体教学活动方法,借鉴他人教学方法和经验,从他人的教学当中领悟出适合自己以及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其次,要多看书,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最后,尽可能地参加教学培训。
(二)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课后教学反思,听课反思自我等。可以组织多位教师团队进行听课团队,相互听课,给教学评价,从反馈中得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缺点。互相交流讨论解决办法,改正自己不足之处。
结论
集体教学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于幼儿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需要教师的指引。集体教学的质量也带代表着幼儿教学的教学质量,更代表着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关键,因而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在此研究中也许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着力改进。
参考文献
[1]蒲汝玲.幼儿集体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刘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6):74-75.
[3]连文达.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管理,2014,(8):3-4.
作者简介:
李冬梅(1970.10-)女,满族,吉林伊通人,本科,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