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山高水长”如何?

2016-12-27胡西林

中国收藏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山高水长云山进士

胡西林

《仿倪黄山水》是王原祁的一件雅眼之作,作于康熙己卯(1699年)冬日。这一年的初春王原祁因为父丧服除从太仓老家北上京城复职,所以这幅画作于北京,时年58岁。

王原祁自幼随祖父王时敏学画,孩提时代已经显露出来的艺术才华更是让祖父对他寄予厚望,以至29岁考中进士后王时敏对他告诫道:“汝幸成进士,宜专心画理,以继我业。” 进士是科举的最高功名,凡进士及第者都以仕进为光明前程,王时敏却不以仕进为勉,而是希望孙子在绘画上“以继我业”,这在古代文人中极少见。

王原祁出身仕宦名门,其高祖(祖父的祖父)王锡爵乃明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曾祖王衡则是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廷试第二),翰林院编修。祖父王时敏虽不以功名取仕,但他福庇祖荫,被朝廷授以尚宝丞(尚宝丞是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的官员),并累迁至太常寺少卿,可以说朝廷为官是王氐一门的世代传统,也是这个家族的巨大荣耀。

但是从他父亲开始出现了转折。其父王揆也登进士(顺治十二年进士),时以推官(掌勘问刑狱之事的官职)任用,然其不就,康熙间荐以博学鸿词科,也坚辞不往,其性好吟咏,不以仕进,但以诗乐,为娄东十子之一。这与本人性情有关,也与明清鼎革后王时敏的心境有关。崇祯五年(1632年),王时敏称病辞官,从此隐居故里,馆学课徒,潜心绘事,就是这种心境的趋使。

王原祁当然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不仅表现在绘画上,同时也表现在仕途上(从翰林院掌院学士擢升户部,官至户部左侍郎),他都出人头地。当然这一切王时敏是不可能知道的,此时距王时敏去世已近20年。“专心画理,以继我业”。王原祁秉承家学,由董其昌上溯宋元,其绘画历程若打比方,仿佛田径场上的4×100米接力,前两棒从黄公望、董其昌手中传来,第三棒则从祖父王时敏手中接过。此正所谓以摹古入手的“四王吳恽”正统派绘画的嫡脉,今天我们回头望去,这场接力也算是绝唱了。

《仿倪黄山水》是王原祁从王时敏手中接过接力棒向着他绘画更高阶段冲刺的时候所绘。水墨纸本,立轴,纵96.5厘米、横40.5厘米。一江秋水将景色分成此岸彼岸,此岸树石茅亭,彼岸云山浮岚,画面清寂有诗意。王原祁笔力雄健,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他以此来形容,可见他对自己笔力的自信。而要呈现这种力量,行笔用墨时干、淡、涩、慢是主要手段,所以王原祁作画速度往往比较慢。“多遍晕染,由淡而浓,由湿而干,层次非常丰富,并且在关键处以焦墨破醒,使之浑然一体。”(聂崇正《王原祁的生平、艺术及其他》)。这在王原祁那些署以“仿大痴”的山水画中看得尤为分明。但是此幅《仿倪黄山水》似乎不尽如此,墨中多了一点湿润,行笔过处,便有清韵留于树梢峰峦,由此可见王原祁的笔墨并非一味都用“金刚杵”。

王原祁尊崇元四家尤其尊崇黄公望。元四家都出自江南,倪瓒和黄公望,一个是江苏无锡人,一个是江苏常熟人,而王蒙和吴镇则来自浙江的湖州与嘉善。明代董其昌也是受这片水土哺育,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王时敏、王原祁则为江苏太仓人。这是一片地气文脉相连的肥沃土地,因而我们在欣赏王原祁的《仿倪黄山水》时,在简洁的画面中不仅看到了倪云林,也能品到黄公望和王蒙,它们并不都因笔墨所呈现,还因画面背后有文脉映照。这犹如舞台表演,前面的演员出彩,却离不开身后背景的烘托。背景分泌韵味,它的名字叫文化。美术之美可以有多种面貌呈现,但无论哪一种面貌,文化都是它的内核,是底色,这是一幅作品耐读耐看的根本原因。

《仿倪黄山水》曾被晚清两位著名收藏家珍藏。先是广东南海人、道光广东举人招子庸之子招汝济,后由广州西关人、大收藏家何荔甫递藏。何荔甫是田溪书屋的主人,所藏既富且精,而且懂得呵护。此画现在的装裱即何荔甫收藏时所作,签条也是何氏题写。上世纪40年代末,此画由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艺术鉴赏家郑德坤收藏,并随郑德坤一起长期游历海外。1965年香港《木扉藏画考评》(“木扉”为郑德坤的室名)、1981年台北故宫的《王原祁的山水画艺术》,均收入此画;1967年郑德坤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举办“木扉收藏明清中国书画展”时,此画也是展品之一。

问题接着就来了,这幅画的题目呢?因为《仿倪黄山水》与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绘画一样,本来并没有题目,只有题识,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特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往往不直接给画取题目,而是在画上写-段跋语,或诗或文,交待绘画缘由,提炼绘画表达,既丰富了画面又表现了书法,还有诗文呈现,这就是文人画的长处,讲究诗书画印综合呈现。但若作展览或编辑出书就需要一个题目,于是得从画境意蕴以及跋识上再作提炼。提得好,画龙点睛;敷衍一点,就会雷同,千画一题,甚至不知所云,让人茫然。显然给画取题目是一件花功夫的事。《仿倪黄山水》本无题目,1965年程曦著《木扉藏画考评》时补了这个题目。之后,无论出展还是编入画册,这幅画沿用的都是这个题目。

但是笔者认为这个题目欠妥,为什么?因为此画不是“仿”倪黄,笔墨中有“倪”无“黄(公望)”,至少没有明显的“黄”。此岸树石茅亭,一目了然是倪云林衣钵,彼岸云山浮岚乃米家山水,或者说是“高房山笔意”。高房山初学二米而别存气韵,与米家山水同属一脉。我们可以检索王原祁相关作品作一些考察,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与《仿倪黄山水》同一年所绘的《云山图轴》,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仿高克恭云山图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仿古山水图冊》(第十开)等等,这些都是与《仿倪黄山水》构图相类,笔墨一致,气韵相同的作品。《仿倪黄山水》画上所题是贺寿的文字,但是上述作品王原祁所题皆为“高房山传米家笔法”之类的文字,宣示了所绘笔墨主旨,故这幅画以“仿倪黄山水”为题欠妥。那么如何取题目呢?确实有些不好取,因为王原祁有多幅相类作品的题目都叫“云山图”或“仿高房山云山图”,一落笔不是重复,就是相类,费人思量。那就直白点吧,既然此画为人贺寿而作,取“山高水长”如何?至少不会与王原祁相类作品的题目重复了。

猜你喜欢

山高水长云山进士
活着
云山梅咏
四进士(上)
春天在心里
爱别离
爱别离
石树
赵学敏书法作品《五云山》
进士桥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