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的探究
2016-12-27李一峰
李一峰
摘 要:在经济技术水平上升的同时,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及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电力的持续供应,供电企业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因此本文就以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定义为出发点,从各个层面将电力应急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及阐述,以期为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管理效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TM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036-02
1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定位
1.1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定义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创建依据是以公共安全的基本理论为主,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应用技术,可以对电力生产环节所发生的特别严重的事故、设备故障情况、电力供应受到阻碍等与电力生产相联系的突然发生或者对公共安全造成隐患的各类事件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比较紧急信息的收集及管理,具有一定的先见性,可以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问题进行预警、进行资源信息管理等,是一项综合性功能极强的安全保障系统。电力应急管理平台集合了电力应急管理中所涉及的硬件及软件设备,是保障应急流程推进的信息基础平台,虽然如此,这一平台上的应用技术并不完全都是新型的技术种类,对信息资源及源头的维护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它却可以对应急管理中所涵盖的所有信息及信息内容体现却是具有整体性及可靠性特点的,是信息资源充分整合的应急应用管理系统。
1.2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与电网调度系统的关联性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可以为电力运行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技术处理及预测,这是一种具有全面性特点的技术供应系统,不仅能够在电网大范围断电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准备,还可以对其他项目进行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措施。在电网出现大范围电力供应间断的应急处理环节,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就可以对故障点及存在危险点的源头进行监控,并检测其存在问题的主要位置,并作出紧急处理,将事故进行控制等。
电网调度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电网的持续、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从而使得电网运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而电网调度还有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在保证电网持续运行的基础上,对电能质量进行保护及保障,并使电压等的核定系数能够保持在标准范围内。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与电网调度系统在进行电力系统发生紧急事件的处理及指挥中所发挥的功能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就使得二者实际上的应用作用是互补的,处于总体与部分合作共赢的局面中。电力应急管理平台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但是它与电网调度的分工是明确且不同的,因此应急管理平台并不能将电网调度的功能进行掩盖及转变,前者的管理重点主要是对可控点进行监督及管理,而电网恢复运行这一工作则是由电网调度完成的,当电网恢复正常状态后,电网调度系统就可以将恢复信息传递到平台上,为应急管理提供可靠基础。
由于电网系统是可以进行检测及控制的,可以对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这一系统是由静态的模型及具有动态特点的数据信息融合而来的较高级次的应用型软件,可以实现对电网中问题的查找及分析。而突发性事件通常是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这类问题的波及面较广,不仅与系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更与外界因素有极大的相关性,由于这类因素具有十分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及控制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这就需要利用预备方案等将精确解进行替换。
电力应急平台不仅能够对大范围的电网断电进行应急管理,更可以对防洪及施工工程等进行应急管理、安全应急处理、培训等工作。当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在获得流程推进相关的数据信息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及研究,为决策提供基础理论及辅助,因此通过上述论断不难发现,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以及电网调度系统在进行应急处理工作中,功能发挥并不受双方限制,并且具有相关性及联系性,可以弥补处理环节中的漏洞。
1.3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关系 特点
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该平台可以计算机系统为媒介进行应急信息的收集,并在信息整合后将反馈信息传送给应用系统,以技术为主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与其他计算机系统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并处于互相合作配合的实际环境下,而应急管理平台是建立在各个组成系统专业功能的基础上,对应急事件进行指挥及控制。
2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整体结构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对应急管理平台逐渐重视起来,而电力应急管理平台是众多平台中的重要平台。电力管理平台不仅可以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基础,更能够将政府下达的任务及信息进行掌握,是双向型的管理平台。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中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应用区分点,并且这三个部分并不是依存关系,可以分开进行设计及维护工作。在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最下层的就是平台应用所涉及的硬件,具有应急系统、安全系统、计算机及通信系统等。这其中的应急通信系统对于应急处理及救援来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实际作用的,需要重视起来,并加大建设力度。
应急通信系统实际上就是为应急情况下的信息收集及指挥工作所提供的通信设备。以应急事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电力企业完成建设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应急指挥过程中,光纤等网络通信同样可以将电网信息进行传递,并应用于更多系统中。而卫星通信由于其应用特点,可以作为替补性的通信传递方式。第二层中主要涵盖了技术支撑软件及数据信息。支撑软件是促进平台运行的操作型软件,包括各种操作及数据信息系统等。而这其中的数据信息库则高达十五种。第一层主要是由具有专业特点的下属系统组成。
3 电力应急信息采集与交换
电力应急中所发生的数据信息是电力应急管理的首要条件,而对数据的收集及交接转换则是平台建设的关键点之一。这就需要应急信息能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平台上进行显现,并达到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内容相互协调,使各个应急管理平台的信息都能够做到资源共同享用,促进平台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促进信息共享首先就需要将实时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掌握,而后才能够将内容进行传递及融合贯通。通常情况下取得数据信息的基本形式又很多类,可以对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信息反馈,不仅有基本信息,更能够将安全信息及动态信息进行传递。
4 应急管理平台应用建设
4.1 应急值守与预警资系统
应急值守与预警子系统是实际应急工作中在值班环境下的应用技术方式,以应急基础设备为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及传递等,具有直观便利特点的内容主要为视频信息及具有全面性特点的指挥信息等,这就可以对危险源范围及位置进行基本了解,并对其进行实时变化监控及检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系数结合实际信息显示状态进行研究及分析,对事故进行进行大小程度预测及警示,这就可以在值班过程中将应急信息进行监视及掌握。而地区性质的电力企业则应当将应急值守与预警子系统与接警功能进行相互连接,并与当地的消防等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接警平台,从而便于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4.2 应急指挥子系统
应急指挥子系统是应急管理平台中较为主要的关键点功能,可以对重大事件的指挥及调度提供核心基础,其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应急功能启动及信息上传等,可以在电网断电环境下对电网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动态监控。
通过对大量数据库信息的研究及分析就可以将电网恢复进程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事故波及范围、频率及时间等进行方向性探究。在进行应急救援的决策过程中,需要以实际发生情况为标准,将其与数据信息及规划方案进行相互结合,并请相关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将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性分析及整理,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及办法。
4.3 应急决策支持子系统
应急决策支持子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依托,对电网事故原因及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现象进行整体细化分析,从而为应急指挥提供参考依据。该系统的主要任务即是将大范围内的电网断电的不利影响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类因素造成的断电现象进行先进性预测及警示。
4.4 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
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以应急资源为控制点,并对其中所涵盖的各项应急准备的数据信息进行资源收集及整合,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维护工作,从而使得信息的调度更加具有时效性及共通协调性,从而形成对应急效率的专业性评估。
4.5 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
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预案内容进行信息的电子化转换、查找等。一旦事件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了,预案系统就会根据具有相关性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事故程度进行危险性等级划分,再通过相应模型对其内容进行数据计算以及数量优化配比,从而使得救援次效率与实际需求相符合,救援物资得到合理规划及分配。
4.6 应急培训演练子系统
应急培训演练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培训流程的合理化进行规划,不仅能够完成培训任务,更能够对其结果进行较为精准的评估,是具有一定培训优势的功能性应用软件。其作用就是为了增强供电企业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从根本上使得企业的 应急指挥水平有所上升,提高救援效率,从而使得救援物资及力量能够达到最佳分配。
4.7 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管理子系统是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的基础与保障,用来采集、存储、管理与应急有关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为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辅助决策所必需的数据。依托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电力应急数据库,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国家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库、国家应急平台数据库共享数据。数据管理子系统对应急管理系统中各种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库的建立、信息的录入、更新、备份、安全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虞列华,史磊.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探讨[J].贵州电力技 术,2012(01).
[2] 张会娟.对县级供电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学 与财富,2012(12).
[3] 陈政琦.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0).
[4] 吕映艳.关于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华民居旬刊,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