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支撑力在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2016-12-27陈运春

决策探索 2016年22期
关键词:支撑力河洛洛阳

陈运春

有着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的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根文化,“居天下之中”的核心位置和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使洛阳成为13朝国都之地,也成就了深厚而悠远的河洛文化和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诞生与发展都有着更为根源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作为自然界有机体的一部分,人只有在与自然界的互动中才能缔造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河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洛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密不可分,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背景下,河洛地区应该把握住“一带一路”的契机,探索生态环境支撑力在开发利用河洛文化资源中的作用,这对于河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洛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环境对河洛文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优势是河洛文化形成的基础性成因。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中原”和“黄河”是“天时”与“地利”的完美阐释。夏、商、周等13朝都曾定都洛阳并非偶然和随机,而首先是生态环境的优越性成就了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显性而直接,所谓“靠天吃饭”表达的就是早期先民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选择也成为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先决条件。“洛阳皂角树遗址考古发掘所获的古环境资料表明,约距今4000—3600年,河洛地区年降水量近1000毫米,以其疏松易耕而富含肥力的黄土、充足的日照以及全新世温暖期所带来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区域。”肥沃的土壤、充裕的水源、适宜的气候等物质资料为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古代农耕社会里,“农业兴则国兴,农业亡则国亡”更凸显出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性。

(一)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风水”优势促进了古国都文化的形成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先秦时期是生态环境最理想的地区,其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水资源充沛,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成就了“风水宝地”。在神话“创世说”里,造人造世者总是先创造出自然生态条件,再创造人。人只有在和自然的互动中经历艰苦而长期的斗争之后才能选择出更好的自然环境,总结出更多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的认知能力尚不能科学解释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时期,人们往往把对地理环境和国都的选择依据定位在“风水”上,借助鬼神,通过占卜等方式来选择地理位置。如周公认为爆发叛乱的原因是周朝的首都太偏于西部,只有重新营建东都于洛阳才能改变国运。“他派人准备各种材料,上山去采石头,到森林里去砍伐木头,还指派工匠烧制大量陶瓦”,从表面上看,“风水”是一种玄学,缺乏科学理性,但事实上,它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生的愿景,相信“国有国运,城有城运”的早期“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等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二)以“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促进根文化的形成

河洛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河洛地区指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35°、东经110°~114°之间的地区。其中心洛阳市位于地处东经111.8°~112.59°、北纬33.35°~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0.2℃,降雨量约630毫米,地理位置、水资源、气候等条件彰显出适合人类居住的“九州之腹地”优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优越的生态区域优势造就了伟大的河洛文化。

(三)以“生态宜居”的优势成就现代旅游文化

拥有地理环境优越性的古代洛阳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新洛阳,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是洛阳的发展战略。在经历了古代早期、汉唐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时代跨越后,人们更加注重发展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生态环境标志意义的牡丹是大自然对洛阳的馈赠,也是生态环境良好的风向标。现代洛阳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城市建设更加突出生态布局和感官效果,“生态长廊”、绿地建设、“河洛文化节”“生态农业旅游”等举措,既是文化游也是生态游,使洛阳成为具有浓郁河洛文化气息的现代化生态旅游都市。

二、构建河洛生态环境支撑力的基础

支撑力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是一种强作用力。笔者这里的生态环境支撑力主要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文明为价值诉求、以综合体系合力为支撑的作用力,意在强调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强大影响力量。河洛文化所倚重的生态环境支撑力有着交叉综合的科学基础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基础。

(一)科学基础

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是直接的学科基础。20世纪中后期,人类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态学对创造和保持人类高度文明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应该把自身放在生态系统之中来看待人在生态系统和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学由此成了一门伦理科学,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之一,和环境伦理学一道成为国家和政府指导有关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理论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夯实了科学基础,河洛地区的古代科技发明,如浑天仪和地动仪以革命性的意义将人类认识和解决天文地理的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度,使生态环境支撑力更强。环境史研究丰富了学科基础,它伴随着当代绿色环保运动而兴起,并于最近十多年成为热点研究,它从全球文明史的大视野中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并提供了新的叙事方式,基于对全球环境生态危机的现实关怀,为生态文明和人类文明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价值基础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生态环境支撑力的价值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崭新形态,它的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关系,构建先进的生态伦理、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良好的生态人居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是生态环境支撑力的体系范畴。只有确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建立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文明的生态行为,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价值也才能得到本质实现。

人类在自然中的探寻本质上是在探寻当下的自己,当人类站在人类与自然双重的意义上去思考和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时,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哲学的生态向度和价值论的现实关照。生态文明是生态意识、生态制度和生态行为的辩证统一,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本质上也是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生态环境支撑力对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一)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河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号召,也是河洛地区建设现代化和谐社会的一大着力点。尽管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已初见成效,河洛文化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河洛文化研究机构在高校和科研单位落脚,以旅游为驱动力的硬、软件建设有序进行,如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公园建设等。但是,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还有待深化拓展。

1.加大华夏寻根文化的内涵建设。内涵主要是指气质、个性、精神等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即精神内质,而不是实物载体。祭祖大典和建立商会是开发和利用河洛根文化的常见方式,但目前仍停留在“小众”范围内,且形式化大过文化内涵本身。“碎片化”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家国情怀容易被稀释,加上因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而累积起来的现代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根文化的消解,只有把河洛文化的精气神通过人文的、地理的、环境的现实关照表达出来,把河洛地区的区域特色变成“万有引力”,不断丰富华夏根文化的内涵,才能体现出河洛文化魅力的真正所在。

2.提高客家文化对河洛文化的反哺作用。诞生于中原文化母体的客家文化成就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移民大军”, 母体丰润而强健的基因给予了客家人几千年来“生命不竭”的底气,也形成了“爱种爱家、同仇敌忾”的客家心理和“尊祖爱贤”的客家文化,这是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间永远割裂不开的精神纽带。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兼收并蓄,从而使客家文化变得丰富有力,完全有能力推动中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客家文化对河洛文化的“反哺” 作用,使河洛文化与世界接轨,无疑是对河洛文化资源的有力开发与有效利用。

3.资源整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是如何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手捧“金饭碗”收取门票费用,而不注重本地“捧碗人”和外来者所进入的文化遗址、景点、区域等所在的生态环境吸引力,是现代人逐步疏远古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发和利用河洛文化资源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大视野、大工程和大事业,应将生态文明、公共文化事业、文化遗产以及现代传媒手段整合起来,用系统思维和方法走“一面”“一带”道路,实现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共赢的局面。

(二)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契机

1.文化底蕴深厚,“基座”稳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底蕴深厚,为当代的生态保护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置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又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六个坚持”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加突出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为河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稳固了基础。

2.“内功”招式增多,效果显著。就“见多方能识广”的文化传承而言,河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视觉与感官并举的事物,现代人在领略河洛文化思想精华的同时,也要有视觉和触觉的直观感受。在发挥内因的策略上,现代旅游业是其主要开发和利用手段,近几年,洛阳实施了50个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展大遗址保护工作,发挥牡丹花的文化产业效应等,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洛阳的城市知名度享誉盛赞,旅游城市名片打上了浓厚的文化烙印,人们对于洛阳作为文化历史名城的记忆逐步在超越对牡丹花和龙门石窟等具体景点的旅游观光。

3.“外力”来源广泛,合力渐长。以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中心为代表的丝路运河文化即“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原崛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政策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交通枢纽的便利等外在合力势必将洛阳与世界联系得更为紧密。抓住时代契机,广泛利用外力条件,增强自身的内力,形成强势合力,为河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广的途径。

(三)生态环境对河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撑力作用

在反观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河洛文化被日益重视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大小强弱是政府、社会和个人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功”和外在动力的综合反映。生态环境对于文明盛衰程度的影响力和支撑作用不容小觑,具体表现在: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供思想前提。生态环境的优劣既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质量,也对文化、文明的繁荣与衰亡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自古有着浓厚的环境保护意识,主张仁民爱物,对自然万物也要“仁爱”,主张敬天畏地,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先祖们总结农、林、牧、副、渔、药业等经验并逐步升华到“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既让人懂得了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也为现代社会和当代人提供了价值尺度。

2.环境保护成果支撑代际公平。暖湿气候对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历史上由于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迁徙”而引发的战争,割据之间的相互争斗,无一不对当时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然而,河洛地区“有山做屏障、有水兴生活、有地养人畜”的生态环境优势为繁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生态保护成果从伏羲发现“河图”与“洛书”“洛阳纸贵”“洛阳牡丹”、儒、佛、道在洛阳的发展等描述中表现出来,这都是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子孙后代的馈赠,让今天的河洛人享受到生态环境支撑力所给予的公平。

3.生态支撑力保证了生态修复力的可持续性。身为古国都的洛阳,背负着复杂的政治命运,盛世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得到发展,乱世则反之。生态环境的命运在政治需要和战争、斗争中跌宕起伏。东汉诗人王粲在《七哀》诗里描写的“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情景就是京都洛阳被凉州军洗劫一空的惨状,房屋、庙宇、宫殿、物资等尽毁,生态环境也因战乱而遭到极大破坏。然而,自然界顽强的生态修复能力和承载力一次次为后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条件,如武则天时期洛阳发达的旅游业,显示出生态环境对洛阳城市旅游的支撑作用,历史上的洛阳多次成为国际化都市。环境史随同社会历史变迁,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保证了河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15JD710047)、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生态城镇化建设与政府生态支撑力研究”(12211023106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支撑力河洛洛阳
河洛释语·瓷板画
《河洛文脉》
洛阳正大剧院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立井排水管上部支座失效时各支座支撑力分析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输电铁塔辅助材承载能力分析及设计研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跳高的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