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疆桑皮纸手工制作工艺及传承意义

2016-12-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桑树手工

丁 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

浅谈新疆桑皮纸手工制作工艺及传承意义

丁 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桑皮纸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桑树遍野,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本文通过阐述新疆维吾尔桑皮纸工艺制作流程,并归纳出手工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新疆桑皮纸;工艺;传承意义

一、新疆桑皮纸的历史

桑皮纸,古时又称“汉皮纸”,最大特点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制鞭炮和文化工艺品。历史文献上记载,桑皮纸主要产于北方。桑极是落叶乔木,它的茎皮纤维韧长且有牢度,一度说来,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纸的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为棉纸。

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

公元14世纪中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制作桑皮纸技艺由和田传入吐鲁番,成为新疆的又一个桑皮纸供应基地。

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和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证明,过去新疆各地曾普遍使用桑皮纸。

新疆使用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桑皮纸曾经的辉煌已经暗淡,它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早在1950年,维吾尔族桑皮纸便开始退出了印刷和书写用纸的行列,从那时起就没有高档桑皮纸了。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维吾尔族民间仍部分在使用桑皮纸。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已经完全退出了维吾尔族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已转业,他们的子孙也没有继承这门技艺的愿望。

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为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技艺的抢救和振兴带来新机遇。桑皮纸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的特定材料、采用的独特方式、添加剂的量等都蕴含着科学原理,其生产工艺也折射出祖先们生产生活的一种状态和发展进程。桑皮纸在传统古画修复方面是其它机器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尤其重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很小的纸坊,难以抗衡市场激烈的竞争;知晓桑皮纸手工技艺的人很少,熟练并精通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仅存的一位会制作桑皮纸的艺人已届暮年,这种传承千年的绝活濒临灭绝。保护桑皮纸古老技艺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手工桑皮纸主要工艺流程

桑皮纸是经过浸泡,蒸煮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纸张。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做出来的纸其拉力强,韧性大通常用来做油伞,做窗户纸等,而在现代可以做灯罩,灯笼,因其适合书法绘画,尤其受到书画大师的青睐。大约每5公斤桑树枝可以剥出1公斤桑树皮,1公斤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主要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剥

制作者拿着小刀将泡湿的桑树皮外面的黑皮剥离,桑树皮外面的黑皮是牛羊最爱吃的饲料,留下的白色桑树皮层就是桑皮纸的原料了。剥好的桑树皮要先放在一个大盆里洗,然后控水。

2.煮

将控好水的白桑树皮放入大铁锅里,立刻白色的桑树皮连水一起变成了土红色,一般至少要煮一两个小时。

3.砸

将煮软的桑树皮捞出,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反复捏揉一段时间后,放在石板上用自制的木榔头敲打、捣烂,使之变成桑泥饼。砸桑泥饼的过程需要半个多小时。

4.搅

将砸好的桑泥饼放在一个半截固定在地下的木桶里,木桶底部有一个十字的木制搅棒,维吾尔语叫做“皮扣克”。每搅拌一下木桶里都会发出“皮扣”“皮扣”的声音。原来“皮扣克”是形容木棒搅拌的声音。直到桶中的桑泥饼变成纸浆。

5.晃

将几勺纸浆,倒在长方形的模具里,用小一号的“皮扣克”不停地在模具上手搓、搅动,使纸浆均匀地覆盖在纱网上。

6.晒

最后将模具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天气晴朗的时候,一等模具上的纸浆干透,一张桑皮纸就做成了。

三、手工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地域性、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表征,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传统手工艺产业是地方性特色产业,它主要利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安民于当地,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传统手工技艺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于保护地方性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意义。由此可见,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政府鼓励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民工数量为2.3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产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维护安定社会稳定的有利因素

(3)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对于扩大就业、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缓解当前金融危机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增加以后反过来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四、结语:

因此,在关注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需要对掌握民间手工技艺的人,尤其是年轻的手工艺人们,在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给予提升,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手工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所肩负的重担。政府可以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文化氛围,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甚至可以成立相应的机构支持扶植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使传承人没有生活之忧。作为掌握着传统手工技艺的艺人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提高个人文化水平,加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桑树手工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维吾尔族手艺人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奶奶家的桑树
手工
哭泣的桑树
手工DIY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