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生命礼赞
——追记马边“3·8”道路边岩意外崩塌事件因公殉职群体
2016-12-27贺贵成
·本刊记者 贺贵成
扶贫路上的生命礼赞
——追记马边“3·8”道路边岩意外崩塌事件因公殉职群体
·本刊记者 贺贵成
3月8日,省道103线马边境内326公里加400米处,救援人员挖出被山石吞没的两辆越野车。遗憾的是,车中人员全部遇难。供图/乐山市委宣传部
2016年3月8日下午1时许,乐山市交委党组成员、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川等7名同志在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峨(边)至马(边)公路时,突遇道路边岩意外垮塌,不幸因公殉职,永远留在了这片洒满他们汗水与青春的土地上。
王川:路永远在他心中
“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检查任务,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92,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危桥改造项目3座,累计完成投资6145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09.9公里。”这是王川2015年述职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每一个精简数据的背后,都是脚印叠加着脚印。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奔波在公路建设管理一线,连续3年没休过一次公休假……”追忆王川,乐山市公路管理局人事科科长王萍禁不住潸然泪下。
交通始终是制约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马边、峨边和金口河等贫困山区,便捷出行是群众脱贫奔康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王川心中的“头等大事”。他抓住规划这个“牛鼻子”,着力描绘贫困山区脱贫奔康的交通蓝图。
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养护科科长黎生元回忆了王川遇难前的几个小时:“9点半到11点半之间,他和我通了三次电话,要求及时对接解决途经沐川县沐舟路五马坪段、省道103线猫猫嘴隧道、103线舟坝镇等地发现的波形护栅被撞坏、路面病害破碎、标牌废旧不清等隐患问题。”其实,只要王川出差在外,同事们常常会接到他沿途打来的电话,告知发现问题,交办维修工作。
3月17日,记者采访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党总支委员、副局长张伟时,一谈起王川,他几次哽咽。他从办公室找来一本《乐山市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用)》,这本书由王川组织编制,涉及到乐山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广,具有可操作性。“这本书根据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实际,本着客观性、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的思路编制而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提高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王川任职期间,积极探索公路建设、养护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大力推进机械化养护、预防性养护,全市国省干线公路PQI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明文评价说:“从事公路交通事业32年的王川,用生命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党的‘好干部’的良好形象。”
李志强:扶贫路上的“工作狂”
“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一直是我的向往,马边将是我的第一站征途。”2016年1月,当从局领导口中得知要被下派到马边工作时,李志强曾这样对朋友说道。
刚到马边,李志强就迷上这片神奇而热情的土地,但马边贫穷的现状,特别是落后的交通条件,让他痛心不已。于是,在2月2日第一次见面会后,李志强就婉言拒绝了领导提出的,先回省上交接工作,年后再履职的提议,选择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他说,“马边是乐山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来马边就是为了扶贫,有些工作可以等一等,但脱贫攻坚却一刻也等不起。”【人物档案】王川,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于四川仁寿县,祖籍河北鸡泽县,共产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生前任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多次被乐山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5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并荣立公务员“三等功”。【人物档案】李志强,男,现年33岁,汉族,共产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乐亭人,2016年2月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下派到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任党组成员、副局长。【人物档案】苏建荣,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四川乐山人,共产党员,在职函授大专学历。生前任市公路管理局农建办主任。曾多次被省市交通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连续6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挑战,从不服输的李志强没有退缩,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一点一点地克服着困难。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他尝试着学会了吃辣椒、喝泡水酒;一直讲普通话的他也虚心向同事学起了马边方言和彝语;对马边交通建设情况了解不多的他不知翻遍了多少本历史资料……
半个月的时间,李志强对马边交通情况了解得非常熟悉,不管是从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到“十二五”期间的交通建设情况,还是从“十三五”开局到多年以后的规划蓝图,他都能如数家珍。身边的同事都说:“李局长真是个‘工作狂’,整个局里,中午从来都不回去休息的只有他一个人。”
短短一个多月,他多次深入到工程一线,开展现场勘测、工程技术指导,在他的努力下,劳动乡柏香村、下溪镇珍珠桥村11.7公里村道加宽改造工程将在4月如期完工;连接建设、民主两个乡镇的21公里“建民路”也将在6月全线通车……
预计投资2.239亿元,长达58.8公里“峨马路”,是连接峨边到马边的“生命线”,是李志强到马边后接手的第一个重大工程项目,也是他生命中永远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下派以来,李志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了这条路上,实地勘察、工程预算、方案编制,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几乎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他却永远地倒在了这个地方。
苏建荣:足迹遍及每个村镇
苏建荣的QQ名叫“砖头”,生活中的他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工作中的他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公路建设奉献了整整35年。面对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的艰巨任务,他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足迹遍及全市211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村。
苏建荣35年工作中,历任乐山公路养护总段峨边分段副段长,乐山市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总支书记,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农建办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常年战斗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一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蹲点在工地,与一线施工人员一同吃住在工地。”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杜有彬说。
2012年3月,为了踏勘彝族地区农村公路,苏建荣带领技术人员,从沐川县杨村乡出发,步行7个多小时穿越原始森林,以自己的行动模范践行了乐山交通人“苦干实干、事在人为、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
2010年至2015年,攻坚“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苏建荣几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钉在区县,督促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为实现“十二五”县际、通乡公路通畅率、通村公路通达率“两个100%”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为圆满完成全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求,他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对全市农村公路状况了然于胸,牵头编制出全市农村公路的规划,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曾德林:彝区是他的青春起点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激昂的宣誓声响彻四川师范大学艺体场馆。2009年7月,2311名四川西部计划志愿者起程奔赴全省21个市(州)92个受援县(市、区),进行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曾德林便是其中一员,服务于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选择马边,作为家中独子的曾德林伤透了父母的心。“本来盼着他四年大学读完回老家,我们能够享享福,没想到他要去那么偏远的贫穷山区”,父母每次想到这个事情都会背着曾德林悄悄抹眼泪。但初进马边路途中的颠簸,更加坚定了曾德林留在马边,服务贫困山区交通事业的信心。【人物档案】曾德林,男,29岁,汉族,共产党员,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合川人,2009年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马边彝族自治县,生前任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助理、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人物档案】邹杨,男,1982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工程师,四川沐川人,生前任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工程股副股长。
从事交通工作,对于刚大学毕业的曾德林来说,困难重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要问交通工作难不难,只有到一线经历过才知道。”刚到交通局,同事就对曾德林这样说道。2009年11月,全县交通项目陆续动工,但是工程管理人手紧缺,项目进展缓慢。曾德林主动申请到工程一线蹲点,一蹲就是两个多月。马边的冬天异常寒冷,这个重庆小伙只能和工人们挤在工棚里烤火取暖,有时为了赶工期,啃几个烤土豆填饱肚子又开始忙碌。2010年,项目顺利完工,结束了几个乡多年不通水泥路的历史。
要在交通工作中有所建树,必须在专业能力上有所突破。2011年,曾德林报考了西南交通大学路桥本科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曾德林顺利取得路桥专业毕业证书。
2015年,曾德林和同事下村开展通村公路项目质量检测工作,现场提出施工材料不达标等问题,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而施工单位负责人三番五次用不同方式利诱,希望通融通融,但都被曾德林当面拒绝,回复只有一个,“工程质量不讲价钱”。施工单位负责人没有了耐心,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威胁,甚至扬言“要找人收拾他”。而此时的曾德林,正在为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的前期工作和苏民路PPP项目的招商工作忙碌着,早已把对他的威胁抛之脑后。最终,施工单位负责人更换了材料,顺利通过了检测。
邹杨:用鲜血写就不朽青春
“踏实、负责、能吃苦”,这是一位老村支书对邹杨的衷心评价。2008年邹杨担任县交通局工程股副股长以来,全县实施交通建设项目共180余个,其中绝大多数项目建设前期他都要到现场踏勘、实地调研。同时,马边地处偏远山区,道路环境恶劣,每次踏勘、调研,对邹杨而言不仅是一次项目设计的难题,更是一次体力的挑战。曾有同事抱怨,每次和邹杨到一线踏勘是最“恼火”的事,因为只要县上任务下达,哪怕是周末,邹杨也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完成踏勘任务。
如今,由邹杨负责前期踏勘、调研的马新路(马边至新市镇)、油菠路(油石岩至菠罗大桥)、菠美路(菠罗大桥至美姑)等道路早已经建成通车,在方便群众的背后,正是邹杨用了人生中最后的12年光阴铺垫的生命通道。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广人稀,居民分布较零散,一些乡村相距10多公里,甚至村组之间都要翻几个山头才能到达。早些年,村组道路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进乡赶场往往要步行几个小时,给群众出行带来很大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把硬化公路铺到每一个乡村”,刚到工程股工作,邹杨就默默定下奋斗目标。
“多争取一点资金,马边交通建设就能更快一步”,每次看到省市要求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时,邹杨都异常兴奋,凭借精湛的政策把握能力,他精心研究对策,详细介绍工程建设内容,从技术标准层面严格把关,针对性提出项目实施、资金筹措等方面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进行效益分析,并在第一时间上报项目资金申请文件,上报的项目资金申请也往往能率先获批。
工作中的邹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在菠美路、马新路、羊油路、羊梅路改建及通村公路新建等30余个项目争取过程中,他多次跟随单位领导跑省跑市,一天一顿饭、半月不回家成了常态。
江兵:永远像“战士”冲锋在前
他是一名转业军人,有着精湛驾驶技术,更具有军人硬朗作风。在他二十多年的驾驶生涯里,常年奔走于彝区烂路、乡村小路、山区险路,却保持了安全行驶百万公里无一例事故的纪录。他像一名“医生”,对车能“望闻问切”诊断问题,他更像一名车轮战士,面对紧急任务总是冲锋在前。
2001年4月,转业到乐山市公路系统工作后,江兵与车辆依然亲热得如同“初恋”:手机里有驾驶过的每辆车的纪念照片;闲暇时总爱多关照、多检查车辆关键部位;在行驶途中,从不猛打方向、急踩刹车、轰大油门。去边远农村勘察时,江兵总是趁闲暇时认认真真检查胎压,一点点抠出轮胎缝隙中的泥垢、石渣,确保车辆始终在最完好的待命状态。【人物档案】江兵,男,土家族,1970年11月出生,重庆酉阳人,共产党员,在职函授大专学历。生前为乐山市公路管理局驾驶员。多次被上级组织评为“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共产党员”“安全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人物档案】陈世平,男,1964年9月出生,汉族,高中学历,四川马边人,从事县内越野车租赁服务;峨(边)马(边)路勘察项目中马边交通局的临聘驾驶员。
“没事!就安排我出车吧!”这是江兵在接受出车安排时最常说的一句话。2015年,乐山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参与交通脱贫工作期间,江兵每月的行车历程达到以往的两倍。由于彝区山区路途遥远,早出晚归成为家常便饭;道路崎岖,山石塌方时有发生,家人免不了担心,而江兵总是宽慰家人。
“江兵军旅生涯12年,地方工作15年,在军队他是一名好战士,在地方他是一名好员工。”王萍说,他长年累月驾驶奔波在彝区的烂路、农村的小路、山区的险路,时常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虽然常常因工作而无法照顾家庭,但他总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陈世平:为家乡奉献所有
2016年初,陈世平再次向亲戚朋友拆借资金,购置了一辆长安越野车,回到车辆租赁服务的老本行,再次搞起创业。
这些年来,每逢红白喜事,邻里都请他“帮忙”,运菜、接亲戚,砌灶、摆桌子,里里外外……陈世平总是忙上忙下。“人缘好嘛,个个都要请他”,这是朋友们对他的评价。
2011年,村民陈某儿子娶媳妇,陈世平连自家门市都不顾,在陈某家跑前跑后张罗了两三天,面对妻子的抱怨,他安慰说:“钱,今天不挣,明天还可以挣,乡亲的忙必须得帮。”几年前,马边“7·28”特大洪汛期间,陈世平家属于临时避险搬迁范围,亲朋好友陆续赶来后发现,他只是把少许电器搬了出来,正在帮一户邻居紧张搬运。亲友不解的询问:“老陈,你自家东西都还没搬完,你在搞啥子?”陈世平解释说:“我家只剩下一些简单的东西,不值钱,被水泡一下没事,这家小卖部全是食品,被水一泡就全完了,先帮他们搬。”
逢年过节,大家没事都喜欢到他家串门;哪里有适合他的生意,也第一个想到他。3月8日事发当天,相熟的叶师傅电话拜托陈世平,“交通局要去下乡,我有事去不到,你就帮忙跑一趟。”陈世平一口答应下来,开上越野车就去交通局接人……这也成为陈世平帮的最后一次忙。
“陈世平厚道、勤劳、热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马边人。”这是红旗社区支部书记对陈世平最朴实而生动的评价。(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