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2016-12-26郭燕妹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验渗透体育教学

郭燕妹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学生教育的最主要的部分。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我们教育者所提倡的并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渗透;素质;体验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为此,体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现在体育课一直作为一门室外课,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学生上课往往只想着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接嘴打闹,推推搡搡,不服从指挥与安排的情况,有的内容不按要求完成或不参加。加上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如中长跑运动时间长,运动量也较大,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上这样的课、老师一宣布就常常出现很多怨声,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于对抗性项目,竞争意识差,缺乏拼博精神等。这些行为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呢?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粗浅见解,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明确课堂常规,引导学生遵守纪律

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现在的在服装、考勤方面不能按照体育课的要求去做,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这些方面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很难很好的把教学内容贯彻下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上课,不得随意缺席或擅自离队;分组做练习时,必须按规定排好队等。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

二、明确教师职责,作好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镜子,作好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体育课的进行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总结,要做到来两个方面即总结学生与总结教师。在学生方面去找原因的同时,要从教师自身方面找原因。如可以用必须将一些组织纪律问题强调在前面例如队列常规、分组练习办法、出勤管理制度、运动服装规定、练习器材发收规定、帮助和保护要求等等,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有个比较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教学管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消除人际认知偏见,努力去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只有这样组织纪律才能有保证。不能单一的去责怪学生,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在正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加以诱导,不段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产生兴趣。

三、讲究方法,落实德育要求

为了使体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光靠纪律要求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方法上下工夫,必须把方法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表扬鼓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形式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体验渗透体育教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