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唐卡艺术在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

2016-12-26陈小花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唐卡教学方法

陈小花

摘要:在开展唐卡艺术的实践与运用活动时,需要将唐卡的教学内容简易化,具体化,直观化、趣味化,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让孩子融入到欣赏情境之中,更利于孩子学习美术。在大量的涂染和勾描唐卡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绘画,自主地探索获得唐卡知识。

关键词:唐卡;教学方法;作品评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构图饱满、均衡、严谨,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藏族文明的史诗。被人们视为珍宝,历年来,唐卡更是以其轻便灵巧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轮美奂的风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其色彩基调表现出亮丽的特征,使人们感受到高原固有的阳光的灿烂、明亮,就像走出黑夜的人看到光明,既有触觉上的温暖又有清澈透底,明媚多姿的视觉冲击,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记录了西藏的文明历史,传达了藏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无可比拟的虔诚以及对生活的无比热忱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鉴于唐卡这种以图像方式传播着藏族的文化,讲述民族发展的历程,表达藏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的独特艺术形式,如何让唐卡艺术在大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得到实践与运用呢?

首先要大量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唐卡实物供幼儿欣赏,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唐卡作品,让幼儿获得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教育,开阔视野,丰富唐卡知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绘画唐卡的兴趣。欣赏时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唐卡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内容或景象。画家是怎样去表现的。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或者说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进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幼儿充分感受富丽华美的视觉冲击。这样就调动了幼儿想绘画的欲望。激发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日常美教中绘制简易的唐卡,教孩子涂染主题画面内容和勾描画面线条,有目的的训练幼儿绘画线条的流畅性与涂染色彩的细致度,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提高绘画技能,用完美语言去引导。让孩子逐渐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再次因唐卡在绘画工艺中非常讲究色彩的用法,特别是红、黄、蓝、白等颜色表示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民族性。白色表示吉祥、纯洁、慈悲、和平;蓝色表示怒、严肃、凶恶但不失美感;红色象征权力;而黄色表示功德广大、知识渊博。黄色特别适用于刻画性格温和,又稍带有严肃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让幼儿感受唐卡蕴含的千秋辉煌的历史底蕴。

有学者指出“西藏主题美术提供的不仅是绘画的对象,还是艺术价值、生活方式和社会态度的选择”。而唐卡堪称为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一精湛的艺术品它所携带的传承必行性和教育价值性是不言而语的。

可幼儿作为接受能力和理解层面最低的学习者,所以在开展唐卡艺术的实践与运用活动时,需要将唐卡的教学内容简易化,具体化,直观化、趣味化,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让孩子融入到欣赏情境之中,更利于孩子学习美术。在大量的涂染和勾描唐卡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绘画,自主地探索获得唐卡知识。

唐卡艺术的实践与运用作为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教师就必须把唐卡那种气势宏伟的场面、生动逼真的人物和景色,流畅的线条,以及富丽和谐的色彩作为吸引幼儿重要元素,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施以红黄暖调尝试色彩对比,达到初步的层次分明,让幼儿学习装饰色彩。

当然,要想唐卡艺术在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达到预想的效果,还必须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日常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孩子需要老师的鼓励、赞美,因唐卡绘画技能对绘画者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应多以赞美为主,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创造性、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感,以及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可以师生互评作品的优点,间接地以鼓励的方式提出缺点,促进其不断进步。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和谈话,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从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去分析作品,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唐卡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唐卡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幼儿唐卡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不断提高。

唐卡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要得以要很好的实践与运用,除以上践行外,还需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成品唐卡,将对唐卡审美的表象储存在大脑中,在创作时用抽象符号表现出来。其次就是让孩子在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唐卡。再者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各种示范方法提升幼儿绘画技能。在美术活动中,有的人认为示范作用大,必不可少;也有的人示范会限制幼儿的创造力,不宜采用。我觉得则认为示范是必要的,教师的灵活示范能及时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所以唐卡艺术在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就是不断激发和培养儿童的绘画激情,因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观察、熟悉唐卡是幼儿认识唐卡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因有的求知欲。”所以在开展唐卡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幼儿画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表象作画。而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又离不开观察、记忆和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幼儿去观察,经过观察唐卡又将唐卡元素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在画画之前再经过回忆,自己心中的唐卡画出来。这样就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如果在唐卡画的周围画上其他物体(树木、楼房、行人)或涂抹上不同颜色等,又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儿童表现美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因此,幼儿经常坚持勾描唐卡、涂染唐卡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创造。

在组织的唐卡实践与运用活动当中,我们应该开展相应的粘贴、裁剪、装饰等美工活动,鼓励和支持小孩子们积极参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因为幼儿在美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为了使幼儿掌握造型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就要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并使这些动作尽可能做得准确,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稳健和协调。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这些动作对于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让他们这些活动中不断成长,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参加各种活动,敢于展示自己,让他们为学画画而感到自豪。

总之,唐卡艺术在大班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是可行的,因为开展关于唐卡艺术的美教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细致作画的良好习惯及审美情趣,而且在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传承发扬了唐卡——这一文化瑰宝的精湛绘画技巧和艳丽华美的配色手法。

猜你喜欢

唐卡教学方法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