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2016-12-26李忠辉
李忠辉
摘要:创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旨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是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需要,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动起来,进而达到掌握、理解、运用知识。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素材的进一步提炼和总结。而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用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这时我们就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思品》下册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时,把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秩序的反面材料以图片或实况录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看看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公益广告,这样不用教师费较多口舌讲述,学生就会轻而一举的学会判别和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但借助多媒体手段并不等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依赖于多媒体,避免程序化的依次展现。《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未必是手段越多效果越好的。有些属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权、思考权和话语权不能被多媒体所代替,被剥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参与者、研讨者的角色不能被淡化。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同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师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理念才相一致。因此,《思想品德》的任课教师无论是在开设公开课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表面化的东西,而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小品表演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变化教学方式,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讲到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9课“与快乐相伴”时,通过讨论“多愁的老奶奶笑了”这一故事中邻居对老奶奶说了句什么话?可设计一些情境让同学们集体推荐四名有表演天赋的男女同学扮演主人公进行情景剧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既深,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从而感受到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难免会产生悲伤、苦闷、愤怒等不良情绪,若这些不良情绪及时得不到消除,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人的生命健康。使学生深刻理解我们不能像老奶奶那样多愁善感,学会调节情绪,微笑面对生活,做情绪的主人。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的提高了。但在进行小品表演时,一定要注意表演的成功率,应事先给予小品情境的指导,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持课堂秩序,带着问题边看边思考。
三、辩论赛
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阐述观点,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也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通过课堂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活动还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理,从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体验到赞赏和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辩论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辩论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在讲到“上网的利与弊”这一内容时,可以以“我提倡(反对)青少年上网为题,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激烈的辩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懂得了如何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深刻认识到上网的利与弊。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而且极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自觉远离网吧的自觉性。但组织开展这一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把辩论主题、辩论手正方、反方,辩论的程序、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时间的把控等环节课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准备并加以指导。
四、小组合作活动
当今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交往频繁、高度相互依存的社会,因而也就既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将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自我,就要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素质——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本能。这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等活动,在合作中丰富拓展自己的经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感悟“合作与竞争”最高境界——双赢。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思想品德》教材中,设计的“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主体活动,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选出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同学阐述本小组成员的共同观点,全班同学共享。在阅读,分析,思考中,使学生体会在多重情景中作出自己合理的选择,学会耐心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包容的心理。
当然,创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旨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