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材内容生活化的探讨

2016-12-26潘孝杰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例题生活化创设

潘孝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应将教材内容生活化。那么怎样把教材内容生活化,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导入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创设生活画面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每一课都是由一幅情境图片引出,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派车”时,巧妙地把“25人要坐车去飞机场,需要怎样派车?”转变成“这个周末我们班要组织去春游,需要先根据人数去联系好车辆,那么现在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觉得应该怎样租车比较合理?”这样帮助学生勾勒出一个息息相关的生活画面,让他们身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开动脑筋,想出很多的派车方法,会去考虑怎样比较合理,达到很好的效果。

2、创设生活体验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之上,让学生亲自体验。如:在一年级教学“元角分”时,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根据书本要求,创设一个游戏:模拟了一个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是顾客,用学具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愉快地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情境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从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创设生活游戏情境。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感受不确定现象“抛硬币”时,设计玩硬币的游戏,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动手抛硬币并记录结果。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能有效地让学生提高积极性,在轻松愉悦地情境下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例题生活化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仔细选择例题,让他们与学生生活相融。

1、求新。在二年级学习混合运算时,出现了大量的列竖式计算和递等式计算,学生对这内容能得到巩固,不过经常出现的老面孔容易使学生厌烦,为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采用新题型或新题材可以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时,设计这样的例题:结合购物图,说一说上一题中每个算式的意思。例如:我买了3包花生和一袋糖,共花了7×3+5=……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技能的同时,更深地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求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例题。如:今天早上,老师去逛超市,看到买一盒饼干28元,买3盒送一盒,问每饼干实际多少元钱?比每盒原价节约了多少元钱?学生见题兴趣横生,能想出两种方法。

3、求近。在例题中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周围世界的力量,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学用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是,出现这样的例题:估计你一天喝几杯水?一个星期呢?

三、练习生活化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有一部分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教学中难以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为此,在练习时我将这样的习题,做适当的改编,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1、自主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动发展。

2、开放练习。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3、实践练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生活中的数学是最鲜活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教与学是苍白无力的,从生活中收集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素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这样将教材内容生活化,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当做个有心人,在教学时应把数学融入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例题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