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登的寺庙

2016-12-26李丽琴

大理文化 2016年5期

李丽琴

寺庙,是马登镇宗教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台寺、双龙寺、觉民庵和分江神庙属马登四大寺庙,分别供着本主、观音、玉皇、释迦牟尼、孔子等塑像。小的山神土地庙则每个村里有一个或几个,逢初一十五日或岁末年初,人们就烧香祭拜,祈愿安康顺利、出行大吉。

天台寺

1

第一次去天台寺,是1984年的春天,我初一时的一次春游。

我们举着五星红旗,抬着大铁锅、大盆大碗,背着油盐蔬菜……浩浩荡荡地从剑川二中(今马登中学)向天台寺走去。

从二中的操场看着天台峰,能看到峰顶天台寺院的檐角,能看到寺院左下角的“石月亮”,能看清上山的路呈“之”字形,但走到天台峰,却是一段不短的距离。

先要路过会文村,从村中走过的时候,很多老人在门口观望,原以为是他们很少见到这种大规模的阵势,直到每走一截就有老人上前来跟我们交代一些事情才知道不是,他们叮嘱我们千万不能把肉食抬上山,也不能用肉食祭拜天台寺,说天台寺的神仙是食素的,只能用茶水素食拜祭。走过会文村,还要路过一个寨上村,同样地这个村的老人也在门口观望。也说着和会文村的老人们同样的话,还有一个大爷说要带我们上天台寺,这样,老师们便慎重起来,到天台峰脚就让我们把锅碗油盐放下,在河边搭石灶,洗菜。安顿下来后由一些不想上天台峰的人留下来煮饭煮肉,我们则跟着老人和老师们走向天台峰。

上天台峰的路很陡峭,人从山脚往上看,帽子就从后背滑下,就算不想说话嘴巴也会不由自主张开。天台峰下半山腰生长着松树,紫色碎花杜鹃一丛一丛地开着.色彩和青翠的松树成了鲜明的对比。头一次上天台山,我们极其兴奋,不走那条被人走多了的路,雀跃着奔向那些紫色碎花杜鹃丛,摘下一朵又一朵,拿到鼻子跟前深深吸闻,然后把花蕊一根一根拿出来。再把花瓣放到嘴里吃了。直到班主任让男生过来对我们说不好好走就让我们回去做饭,我们才跟上他们。

在“之”字形的路上没走多久,我们就气喘吁吁了,走一段就停下来,把气喘顺了再继续走,不知道停了多少次才走到“石月亮”跟前。

“石月亮”是一块石壁。一块青灰色的石壁在栎木间极其平常,年复一年被涂上石灰,远远望着,就如中秋月一般明亮,映照着马登人悠远的情思。

天台寺在山顶峰,寺左侧为悬崖峭壁,我们站在寺门口,看着全貌展现在眼前的兰州(上兰和马登)坝子,心潮澎湃。那时我们没有记住寺院里的神佛,而是知道了什么是登高望远,什么是高瞻远瞩。

2

后来陆续几次上过天台寺,思想都没有第一次的单纯,都捎带着些目的和愿望。比较难忘的一次是仲秋。母亲多病,有一年秋天身体极为虚弱,便请一个神婆帮她看香,神婆对她说要去天台寺给观音老母敬花祈福,我们便在某一天跟着神婆上了天台寺。我担心母亲走不了那山路,但神婆说观音会牵母亲的手上山,给她力量。于是我们就背着干果、鲜果、素菜等所需物品上山了,走走停停,母亲真的就走到了天台寺。寺院没水,我就到左下侧的山泉中挑了水回来。

照着神婆的指示,我们用金银纸叠了金银元宝。把要敬献的花和祭品一一放到千手观音面前的香案上,点上香,跪下来聆听神婆的吟唱。忘了最先附上神婆身体的是哪位神仙,只记得最后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早逝姑姑,她说她修行得好,在某一个村的本主跟前打理灯油。母亲和姨妈不断磕头,不时唯唯诺诺地应承神仙的叮嘱,好像她们真的看到了神仙和姑姑,我看着那个熟悉的,说着神仙的话的神婆,不知所以。只有不停地跟着母亲磕头,记得神婆最后说的话是母亲从此会好起来。

回来后母亲不再像以前一样总担心得了什么病,而是老想着她很快就好了,这样她的身体就好了起来,真的像是得到了天台寺观音给予的力量。

3

从2009年的春节后,我有几年没有上天台寺。之前连续几年的大年初一都要步行从马登坝子的东山脚走到西山脚,再一步一步走上天台寺。之所以年年都去,除了想一览不断发展变化的马登坝子全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千手观音是属鼠人的本命佛,于是我在这个一年中极其自由的日子里上天台寺.去拜祭我的本命佛。

这个日子上天台寺的人真不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整条路上不断有人上下,寺门口烧着一堆大火,水壶里开了的水呲呲作响,烤火的都是在寺院里待了一会的人,刚上山的人还在擦汗,喝一杯开水倒是十分熨帖的事情。不大的寺院被蜂拥而至的人挤得更小。观音阁前的木刻长联也被人遮住,人们挤不到神佛面前磕头,就把背篓里的物品拿出来,在院子里远远地磕头祭拜,然后出门,掏出一些钱给记挂功德的人。再把儿女父母的名字写上去。

在千手观音面前,我虔诚地跪了下来。当生活经历如电影画面一样在眼前滚动播放时,我看到我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妥当,有很多言行也不规范,敬请观音原谅的同时,我默默许下了新的愿望,并向本命佛保证,一定努力去实现愿望。

天台寺的后一个峰头上有一座小庙,从这个峰头到那个峰头的路逼仄险峻,有不少的石头石桩,下雪的年份,周围的山头都是厚厚的白雪,人们小心翼翼地抓着路边的枝条,从这个峰头下来,再慢慢抓着枝条爬到那个山头,在至高之神跟前烧香、跪拜,说些村子里的奇情怪事,再说些自省自律的话,然后下山,在山下的草坪上载歌载舞一阵,再散了各自回自己的村子。

了解建寺年代的时候看到了正在修订的志书,天台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82年,鸡足山的明光和尚云游到兰州坝子(今马登)后在文笔山腰的双龙寺住下,在北面山坡散步经常看到对面云雾中露出的俊美山峰,便萌生了在峰顶建寺院的想法,明光和尚和山麓寨上村老人登峰后看到林木葱郁,花竹遍野,云山雾海,如人仙境,便决心在此建寺。经过四年的募化功德筹集资金和寨上、塔登、江涧、中元几个自然村民两年的投工投劳,建起了观音阁以及面厢房,并取名天台寺。寺里塑有千手观音、十八罗汉以及各种佛像,1963年,天台峰火灾寺院全被烧毁。1982年,以石花坪村段祖生为首的仁善之士发动几个村重修,恢复古寺原貌,会文村张文先生为重建的天台寺亲笔题写两副对联,即“天下丰收时年全靠柳枝洒甘露,台上太平景象同沾莲座降慈云”和“天高地迥何处去寻菩提树,台明几净此间即是紫竹林”。

此后,天台寺香火旺盛,每年二、六、九三个月的观音盛会,大年初一和中秋佳节,除了几个村庄的会友上山诵经做会,还有大量的善士香客上山礼拜,观光祈福。

双龙寺

2013年10月2日去双龙寺。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完善记忆。我记得寺前的大香柏下有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有双龙寺原名文笔寺等字样,但扫遍记忆。也没有找到答案。

双龙寺在天台峰左边的文笔山腰。从坝子里看上去,已经不像十多年前那样能看到房檐屋角和上山那条“之”字形的路了,只有那些古柏,依旧保持着高挺墨绿的形色,让人在秋意未见的山中很快能判断出寺院的位置。

卖香烛的老人是下坡头村的.他说九月初寺里做朝斗大会,我才知道以前对双龙寺的了解确实少了些。1984年和同学上去游玩,看到寺门口有一座牌坊,一排高耸入云的香柏,寺旁边有两条“龙”(两潭清水),寺里有一些神佛,有一座不让女人上去的阁楼。1990年带学生上双龙寺春游,多了那块大理石碑,却没有一字一句去看一遍。后来陆续知道农历四月八寺里做太子会,春节和平常也有大量的游客和信众上山观光祈福,却不知双龙寺也做朝斗会。

走过下坡头和上坡头两个村便到了文笔山,时隔十多年,没能像以前一样随处可见唱山歌和放牧的人,路被风雨洗涮出一条条沟壑,却被大量的脚印走得更明更白。虔诚的心不畏艰辛。

最先见到的依然是古柏,在半山腰盎然挺拔,在树阴下小憩,亲切感油然而生。牌坊为凌云坊,民国壬午年黄钟月立,正面刻有“凤舞龙飞”、“文峰毓秀”等字,背面除了“佛自西来”比较醒目,“水光山色”、“北斗文光”等字已很模糊。

大概是明光和尚住过以后就没有来过久住的人,寺门用一红布条扎起,左右两边塑有把门将军像,门庭有很多羊粪蛋,应该是放养的羊群晚上来此夜宿留下来的,解开红布条进去,见两株茂盛的海棠,上面开着一些花朵,还有一些花蕾。寺院里无比寂静,不见一只松鼠,不知名的大叶植物在院子里自由生长,盛开的小花朵色彩花型都有点像莲花。打开门,把香烛和金银纸放到佛祖面前,依次在佛祖、菩萨、十八罗汉前磕过头。玉皇阁在后院,有女人不能进去瞻仰之说,我就在门前磕头礼拜。

大理石碑已经镶嵌在大雄宝殿前庭石阶旁,经过十几年的风吹雨打,有些字要很仔细才能辨认清楚。这回我一字一句读了一遍,再用相机把内容拍下来。回来整理,内容如是:马登西山从前有一进三院古寺一所,别号双龙寺,自明朝建立到现在,已有数百年之历史,邻封各县人士,莫不知其风景如画,处处闻名,为金兰第一名胜古迹,其地势雄伟,风景独好,山高而秀雅,水深而澄清,地广而平坦,林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寺外古木映西东,风平不异菩提树,门前双潭排南北,浪静何殊明镜台,潭水分流南北,其下田亩皆能受益,龙潭周围及寺内之花卉有百余种,如石崇金谷,四时长开不谢,浓香扑鼻,到此一游,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赏玩忘归。上有玉皇阁,居高临下。有大鹏展翅之形,龙飞凤舞之状,中有四面出阁大殿一间,极其巍峨,内塑丈余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许多菩萨,遥望金光闪闪,鲜艳夺目。两边香山、铜铸小佛不计其数,有唐僧取经之事迹,南一间有观音菩萨,金装银饰,大殿石砌天子台,石匠雕有春夏秋冬,松竹梅兰,工程相当艺术,大门外石牌坊有二丈多高,雄伟壮丽,旁边还有二人合抱古柏苍松一百余株,冲霄凌云,仰视帽落,一到寺门,真如一幅天然宏图,每逢佳节盛会,来往游览之人在松荫树下扶老携幼,前呼后应,络绎不绝,或有赏玩风景,或有吟诗作对,题壁佳章。每年朝斗大会,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因坍塌三十余处,无力修补,成为荒山,目不忍睹,是以段老先生祖生之几代好善,白天台寺建立后,又来文笔寺捐献80余元,为首提倡,不辞劳苦,昼夜奔走,废寝忘食,发动上、下坡头和会文三个自然村会友重新修建。而会友等文心协力,极力拥护,而张文先生欣然把风景文物古迹写出成本,发动会友四处募捐功德,各界人士无不欢迎,倾囊赞助,集腋成裘,把玉皇阁、大殿观音房恢复原状,再把未完成之部分继续兴修,兹现在风景刻碑纪念,永垂不朽。一九八五年二月吉日张文敬撰并书。

出门搜寻两潭,左边树木葱郁,至潭边小道被丰茂的植物掩映遮挡,小心翼翼才走到潭边,潭水清澈,潭底的落叶清晰可见,一些带着人气的炷香虔诚地在潭边插着,抬头,眼光从头顶照耀下来,减去了一些冷森的感觉。同行的段老师没有跟过来,后来知道他在快到寺院的时候看到一条蛇。直觉应是双龙之一。

右边的潭水一直供人饮用,路上掉满了古柏叶,成一条朱红的小道,幽静美观。潭边的树上挂着一串串还没有成熟的五味子。一棵较大的树上缠满了寄生植物,长着长着就长为了一体,上面的枝条形状不一,盘横交错,看上去就是一棵怪树。

古柏一直保持它们的挺拔翠绿,我们从进寺到离寺,一直很寂静,两天后就不一样了,大量的善信之士将走上山来,打扫,烧香,拜佛,进行一年一度的朝斗大会。到时,锣鼓声,木鱼声,诵经声,会穿透每一片林木。

觉民庵

不见房檐屋角,从对面的山坡看到秀佛山腹地的那几排古柏,就知道树荫下即是马登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觉民庵。

一棵银杏,远远地站在门口舒展筋骨。25米的高度,306厘米的胸径,16x17米的冠幅,是白石江这片土地900多年滋养的结果。肉眼看不到生长的力量,但为了保护银杏根底而镶砌的石坛,已经裂开了几道口子。当年白石江先辈们为了兴建寺院持钵去滇西南募化善缘,跟腾冲某寺一长老道明来意后获赠银杏,我想长老在天有灵,一定知道他当年馈赠的银杏已长成参天古树,比《云南古木名树》上记载的两棵银杏更高,更粗,年代要久300年。

大门门楣挂有刻着“觉民庵”三大字的木匾,两边除了木刻赵藩撰联:“始日觉林修日觉民唤回大梦为大觉,一而空仁二而空我三澈非色亦日空。”还有“隆重办盛会期国泰民安,诚信朝上圣冀风调雨顺”、“朝北斗迎形式振兴中华,九曜会庆丰收国富民强”等刚贴上的红纸联。明天是九月初一,庵里朝斗大会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院里翠竹青青,戏台对面是一个草坡,一个新的彩绘长廊,是前两次来没有见过的,受友人振洪之邀,领我们去的杨福鹤老先生说,那是两年前集捐资募化筹集资金新建而成的,草坡原来建有二殿(四圣宫),“文化大革命”毁于一旦后至今未重建,后来振洪说,新建长廊有杨福鹤老先生自己的捐资两万余元。

观音阁院里的四方水泥桌上有几大盘贡品,有炷香,有干水果,有面条、红糖,还有一大背篓鲜艳夺目的纸扎花,观音阁的墙壁上贴满纸经幡,一些老人正在佛像前写着幡巾,他们说,到了傍晚就一切就绪。

我依次瞻仰礼拜了观音阁、大雄宝殿,玉皇阁和斗姆阁的观音、释迦牟尼、十八罗汉、玉帝、地藏王等神佛,为那精湛的泥塑手艺惊叹不已。杨福鹤老先生说,这些神佛像均出自白石江已故的民间艺术师徐国珍老人之手。据我所知,徐国珍老人泥塑手艺极其高超,除了马登各大小寺庙,云南很多地方的泥塑佛像都出自他之手。在观音阁和玉皇阁前,我欣喜地看到院里有一些紫薇和小银杏树,杨先生说,它们和门口的大银杏树一样,都是觉民庵的活宝。很多地方的人慕名前来观赏并要出高价购买,白石江人都不答应。

有钟声传来,说形象一点,那声音是铃声,“叮——当——叮——当——”悠扬清脆。不过振洪说那是钟声,是玉皇阁飞檐下的风钟发出来的,细看,八角飞檐悬有八座外面染成红色的小型风钟,振洪说,风大的时候钟声响彻云霄,白石江人即便有天大的事情,听到这种钟声便觉心神安宁。

以前我们来时在旁边照相的古柏依然,玉皇阁阶前的六角形水池依然,只是周围的菖蒲已不见。院里有一些石碑,上面依稀有觉民庵原称觉林寺的记录,不过很多文字已模糊不清,振洪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杨福鹤老先生告诉我们,白石江原属兰坪县。他把我们带到门前,给我们讲解右墙壁上写着的《觉民庵原景憶》一文。文中记载,觉民庵原称觉林寺,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之前),迄今四百多年之史,前人观其地形山容似弥勒肚认为是自然佛地而建之,寺北建有玄天阁,势接云穹,俯瞰石江,埂坦玉带,虎踞龙盘镇山川,阁云四周,翠柏苍松,仙天画境。寺南奇石砣岩,雅光可观。原庵塑有释迦牟尼佛、阿难、伽叶之像。顶壁两旁朱彩三皇,公元1573年前一番僧在山脉之间先建一平房,后到1573年间番僧与白石江九村众老者建高殿和塑像,到1930-1932年间添塑十八罗汉。该庵所建宫殿年限不同,玉皇阁于1916年重修。房数共计五台六院十八厢,皆龙凤楼,雕艺精巧,一度为诗人邀游胜地,庵内有很多游者墨迹,1943年兰坪县县长黄守义巡视到此题诗,剑川著名学者赵藩几次题联,永胜县一位游者也曾题诗题联,恨惜残蹋无遗。

“劳动创造了艺术的精神,是值得后来人敬佩和学习的,白石江九村,众志成城,出资出力,集腋成裘,又于公元1979年重建观音寺,到公元1986年重建大佛殿,于1989年塑像竣工。觉民庵重建中,已人尽其才,物尽其源,但为了崇精神文明,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游览胜地,大家用在所不惜,文物是民族的缩影,庵上一草一木,会更加展现我们文献名邦的风采!”

听杨福鹤老先生这么说。我对觉民庵的认识又多了一层,一种民族精神在我眼前闪闪发光。

分江神庙

分江神庙位于马登镇东一公里处,元、明火葬墓群后坡,也在丈夫家斜对面的山岗上。从庙里升起的炊烟和传出来的锣鼓声和鞭炮声,能大致判断出哪一天妈妈会在庙里做集体庙会,哪一天是百姓在做法事。通常,有诵经声的时候是前者,有稀疏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时是后者。那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炊烟和庙里传出来的锣鼓鞭炮声告诉我们,分江神庙享有最旺的香火。

马登人有年初要去寺庙祭祀的信仰和习惯,把心事和心愿交付给神佛,开始新一年的劳作时就多了份底气和希冀。离得很近的后甸村更是别出心裁,家家户户在大年三十用托盆托着公鸡猪头等祭物先去祭拜庙里的各路神佛,然后再托回家祭天地祖先。

说是分江神庙,但在不小的大殿里会看到本主、观音等诸多的神佛像和山神土地,事实上,马登很多的寺庙里都有这些神佛塑像。每年的大年初三开始,寺庙所属的向善村会首们便在庙里做庙会。除了大年三十就先祭拜的后甸村,各个村庄的人们也从这天开始带着柴禾、锅碗瓢盆、公鸡、火腿、米干等荤素祭物拖家带口去祭祀祈福,寺庙里的几间厢房坐不下几家人。大家就到寺外的草坪或玉米地里生火煮肉。每年这样的情况要持续五六天,远远看着,黑压压一片,如马蜂窝一样。

马登人对神佛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对本主的祭祀,几乎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岁末年头,四时八节,红白喜事,生儿育女都要去分江神庙进行祭祀:服役、出门做手艺或经商,出发前也要到本主庙祭拜:买了汽车、拖拉机或大的牲口,要去祭祀:男子到了三十六岁本命年,也要去挂个匾幅,祈求本主保佑安康顺利、六畜兴旺。

分江神庙没有给人卜卦算字的僧人,没人能从这里知晓自己的前身后世。有些人在生了病医院看不明确的疑难杂症时,就去分江神庙磕个头,祭拜一下,向神恭恭敬敬奉献上自己的诚心挚意,再从墙缝里喊一只“魂儿”(小蜘蛛)放到身上,思想问题得到解决后心不慌了气不短了睡眠也好了。

以前经常看到有一个老人住在庙里打理香火,但不通佛法,算不上佛家说的住持,人们称他为“庙子”,老人的任务是打扫卫生,每天给神佛上香。来分江神庙祭祀的人都要杀一只公鸡,生火煮饭,祭拜完毕后还要把那些祭品吃完。人们会邀请他一同吃饭,然后给他一些香火钱。他得在人们走后让所有的火熄灭,把庙里庙外的走廊通道打扫干净。对此人们有一句话:当庙子也要扫鸡毛。比喻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勉励自己或他人要勤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