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016-12-26卢毅达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整合英语课堂竞争

卢毅达

摘要:自从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对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农村中学的英语是一个相当薄弱的学科,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设备也相对滞后。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农村教育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落后的面貌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教学中的实际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学生;英语课堂;兴趣;分层;整合;竞争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因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的能力,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或事物、爱好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课堂活动以口头练习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好差生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营造和谐、融洽的英语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是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化”,教学质量不佳。要在我们40分钟的课堂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也就是要使课堂生活化,而这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说说、唱唱、玩玩,要使英语课堂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语言于真实自然之中,避免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们通常谈论的事,来创设适当的语言教学情景。比如在教授家庭成员的单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来他们的全家照片,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通过这方法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事物,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在趣味中将语言融入生活。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授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时,我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Who is the funniest in our class?”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Huang Minggui is the funniest.”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班里的同学都叫黄明贵“老顽童”。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抢着回答问题。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注重情境的呈现,接近学生的生活,在注意这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的同时,不能丢掉教材,教学活动形式要与教材内容相关,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盲目地为活动而活动,而且形式需要多而不乱,注重其可操作性,这样,学生既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又能使他们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技能。

五、分层施教,将目光投向每一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生理特征和感知、记忆、思维、兴趣等心理特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悬殊很大,能力强的学生课堂表现较积极,基础不好的后进生,只要老师稍有不慎,就把他们落到一边去,那么课堂参与度也就降低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知识基础、思维状况实施分层施教。老师所提的问题要尽力照顾到班上的每个同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让那些思维灵活的同学生来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让"后进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需求,达到主客观一致,从而提高课堂活动的针对性,才能唤起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探究教学大纲,整合教材内容

英语新教材在农村中学普遍反应内容多,上不完。教师必须充分吃透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整合教材。整合教材包括对教科书上的内容先后顺序的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进行部分取舍与补充,教材重难点的实时处理。现行英语教材的使用宗旨是一纲多本,我们必须抓住“纲”,也就是新课程标准,这样,我们在整合教材时才不会迷失方向。对教材的整合处理还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目光。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内容多,上不完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七、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竞赛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总而言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抓好课堂教学,勤于思考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胆地去探索和实践,就会找到既适合教师教又适合学生学的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改变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1999.

[2] 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J].1999.

[3] 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J].科学出版社,1999.

[4]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J].沈阳出版社,2002.

[5] 胡春洞、张思中,“教学法与交际法之差异”(上、下).中小学外语教学法[J].1996.

猜你喜欢

整合英语课堂竞争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