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

2016-12-26霍红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氟西汀脑卒中效果

霍红艳

【摘要】 目的 分析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60例因脑卒中而精神抑郁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选择抗抑郁症药物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采用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1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和睡眠障碍评分均有所下降, 6周后下降明显,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劳拉西泮、氟西汀联合治疗因卒中而有情感障碍的患者, 治疗效果好, 当药物剂量合适时很少会有不良反应出现,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劳拉西泮;氟西汀;情感障碍;脑卒中;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32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 随之而来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升高。脑卒中本身病情就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且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几率十分高。情感障碍就是脑卒中里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根据研究显示约有23%~4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情感障碍, 而且这种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1]。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而精神抑郁采用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治疗, 效果显著, 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60例因脑卒中而精神抑郁的患者, 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关于器质性情感障碍、抑郁症等诊断标准[2]。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

(65.2±5.0)岁;病程2.3个月~4.6年, 平均病程(2.2±1.3)年。对

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44~81岁, 平均年龄(64.8±5.4)岁;

病程2.2个月~5.2年, 平均病程为(2.4±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40089)抗抑郁药物治疗。具体方法为:晨服, 20~40 mg/d。观察组患者联合劳拉西泮(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104)和氟西汀(山东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3985)进行治疗。劳拉西泮口服, 普通抑郁患者为1 mg, 3次/d。伴有焦虑症、睡眠障碍的患者则加至2~4 mg/d;伴有持续癫痫的则进行静脉滴注, 剂量为1~4 mg/d。氟西汀口服, 20 mg/d, 早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疗程用药后再观察其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 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因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睡眠障碍表的评分来评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分率=(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痊愈:减分率≥80%;显效:减分率50%~79%;有效:30%~49%;无效:减分率<30%。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在治疗1、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睡眠障碍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1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和睡眠障碍评分均有所下降, 6周后下降明显,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年化的加剧, 脑卒中患者的比例也逐年增长, 其中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便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相关研究中也显示, 除了躯体疼痛外, 脑卒中引起的最多的并发症就是情感障碍。这类患者多表现为抑郁、焦躁和伴有睡眠障碍等, 给患者的生活带去了严重影响, 不利于病情恢复。

西酞普兰属于一种抗抑郁药物, 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情况, 改善其抑郁情绪, 但是临床中起效较慢。劳拉西泮是一种具有镇静、抗焦虑功能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通常用它来治疗焦虑以及因紧张等因素引起的失眠等患者。而氟西汀则通常是成人抗抑郁的一种药物, 它主要是通过抑制患者的神经突触细胞来吸收神经递质中的血清素, 从而增加了患者细胞外和突触受体结合而产生的血清素。它用药的剂量小且见效快,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互相协调, 既能起到抗抑郁效果又能减少患者的躯体疼痛感。

实践证明,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劳拉西泮、氟西汀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劳拉西泮、氟西汀联合治疗因卒中而有情感障碍的患者, 治疗效果好, 当药物剂量合适时很少会有不良反应出现,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俊林.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40-41.

[2] 刘平, 张金亮.氟西汀胶囊与劳拉西泮片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5):101-102.

[收稿日期:2016-05-13]

猜你喜欢

氟西汀脑卒中效果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灵动耳环
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观察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短疗程喹硫平联合氟西汀治疗43例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