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2016-12-26温照华

牡丹 2016年15期
关键词:老子道德德育

温照华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德育缺失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加强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人人格及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继续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老聃哲学的核心内容便是研究如何深化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其中很多观点放在今天仍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回顾老子德育的经典理论入手,分析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的原因及老子的道德观对于解决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一、老子道德观中的精髓

老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道德思想非常丰富,包括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柔弱不争、谦虚谨慎、上善若水、勤俭行事等。这些思想几千年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正因为老子对道德的描述,站在了最高的全逻辑的基点上,所以它对人类道德的观点,直到今天还是最充分、最正确、最全面、最具有前瞻性,从而也最有资格适合并充当全人类未来智慧主义大时代的(伦理)道德”。其中老子行善积德的主张,对于道德水平呈现下滑趋势的当今社会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选择最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问题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分析。

(一)尊重道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因此,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重视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正是其具备帮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的玄远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真正有大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如果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德,实质上就是无德;人要顺应自然、不做作,才符合道,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德”,反之,则是“失德”。

尊重道德是老子人生追求中的最高境界。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不仅深刻解读、剖析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的现象、矛盾、发展趋势、规律,而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则和方法,从而指导无数后人按照正确的道德标准去做人和办事。

(二)倡导质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老子质朴的语言风格观。真话不需要加以装饰,加以装饰的话不值得相信。不仅是语言需要质朴,生活更是如此。“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认为,穷奢极欲、狂欢作乐只不过是一种癫狂迷乱,是一种授之于外物的不自然状态。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应该保持清淡、宁静,远离外界的诱惑。这一点,对于当今社会上的诸如送礼、公款吃喝等浮华、浪费的不良风气而言,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

(三)知足常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即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适可而止便不会遭殃,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即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老子的这一思想乍一看非常消极,但实际上辩证地应用是有益处的,对于当今社会中物欲得不到满足的人而言,这是一条最充满智慧的建议。

二、现代德育的缺失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道德是社会的根基,是区别人与畜生的特征之一。缺乏道德,会令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畜生无异,甚至不如畜生。因此,德育成了教育的核心,甚至应该放在三好生评判标准的“智育”之前。一个人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接受的知识再多、智商再高也无济于事,甚至会走向危害社会的道路。利用高智商瞒天过海运毒贩毒、制造并销售有害于人民身体健康的假药、伪劣食品牟取暴利、制作盗号木马盗取别人账户里的钱等诸多危害社会的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智慧应该受到道德的监督,否则智囊就会变成“潘多拉的魔盒”。

德育缺失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与舍友发生矛盾就用锤子将其砸死,或在水中投毒置人于死地,向父母要不到钱就辱骂、殴打父母,在飞机上与人有摩擦便大打出手逼得飞机返航等。

导致道德缺失的原因很多,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这一阶段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俗话说“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正是道出了这一阶段对人的德行的重要性。《三字经》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没有人生下来就注定德行不好,是后天的耳濡目染让人性中产生了善与恶的差异。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人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往往不讲原则。而孩提时代家人的娇生惯养,会导致孩子形成诸如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脾气暴躁等性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就德育而言,后期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是在前期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强化。

三、加强当今道德建设的对策

从道德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意在构建一个道德的社会,培养有道德的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着意于宏观的、整个社会道德生态和文明水平的涵育,意在建设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一个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着力于培养公民的个人美德,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针对德育形成的原因,要解决德育缺失这一问题,建议从以下各方面入手。

(一)从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入手

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家庭教育的方式会影响青少年未来成功与否。德育不仅要靠学校教育,家长应该积极与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不能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也不能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很多家庭从孩子两三岁起便注重德育教育,例如每天留出一段时间给他们读《三字经》《道德经》等经典书籍。等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之后,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并受益终身。这些教育方式值得倡导,也应该引起那些忽视孩子德育教育、或简单地将德育教育交给学校的家长们的注意。

(二)加强学校教育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与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学校应该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有缺陷的。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德行,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师德”。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长期在师德的熏陶下,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有利于其形成良好品性。

(三)社会给予个体足够的关怀

个人品行的发展除了父母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社会的关怀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和学校是个人品行成型的关键期接触最多的两个环境,但即使一个人在上学期间也总是离不开社会,正式踏入社会之后,社会对个人品行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例如,如果一个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在进入社会后,如果他得到的不是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而是冷漠、歧视,遇到谁都对他冷嘲热讽,那么他很可能难以找回自信,重新做人,甚至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做出一些更加过激、更有损于其品行的事情。“人恒过,而后能改”,我们不能因为某人曾经误入歧途便抛弃他。“泰山不拒灰尘以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以就其深。”毛主席说过:“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人改正错误。”社会各界应该本着“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人改正错误”的正确观念对品行不端者加以引导,让那些迷失在道德之路上的人尽快回归社会大家庭。

四、结语

老子关于道德修为的哲学主张包含了深刻而富有启示意义的思想,对我们建设当今社会有着重大意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则不足以为道。”。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弘扬优秀思想,做一个上士“勤而行之”,不要让熠熠生辉的古代智慧精华蒙上灰尘。

(云南省昭通地区永善县墨翰乡青林小学)

猜你喜欢

老子道德德育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