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 改善我国水资源紧缺和污染现状

2016-12-26郭月英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污染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水资源出现紧缺的状况,同时农业生产中也出现污染严重的现象。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将节约水资源、发展农业、保护环境的政策贯彻落实,对农业发展进行良好的规划,其中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和避免农业污染。本文就水稻灌溉区种植中构建的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污染;节水防污;农田水利系统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50

目前,我国发展过程正处于人口多、水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负担重的现状,尤其是我国的农业发展中水资源非常匮乏,在生产中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能够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和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生产规划。本文就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构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1 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基本概念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在农业发展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水,有效地改善农田水分的分布状况,将缺水的农田进行合理水资源引流,减少和避免农田上出现旱涝碱等自然灾害,进而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一般说来,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灌溉技术的水利系统机制,结合相关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农田改革,有效地提高灌溉系统的作用,改善农民在劳作中的配水服务状态,改进对水资源、经济资源、环境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的利用。

1.2 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特征

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能够适当地进行引水、灌水、排水、输配水运作,其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其能够有效地防治水污染,保护环境,在灌溉过程中,改善一些由于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形成的农业生产污染的灌溉区,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保持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其次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量,使用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通过现代技术合理优化水量,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后,使用该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质量,有效地结合改水、防污染、节水等功能,改善农民的用水质量,并提供更加健康、充足的水资源。

2 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构建及效果分析

2.1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构建

南方某地区实验区建设的具有“四道防线”的节水防污型农田水系统进行分析,它主要是有效地调控草沟、骨干沟、湿地以及田间水肥之间的防线,并进行观测和实验,实验区的土质主要是粘壤土,土层的厚度有50厘米,呈弱酸性,该地区处于热带季风区域,常年平均的温度为19℃左右,空气湿润,降水量比较大,但是分布不均,当地的居民主要是种植两季水稻,早稻的生育期是在4~7月份之间,该阶段的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晚稻主要是7~10月的生育期,该阶段降水量少,土壤呈现干旱的状态,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是对水稻的水肥状态进行调控和对比,主要的灌溉方式有两种:常规的淹水灌溉和间歇式的灌溉方式,在水稻种植区主要是施两次氮肥,掌握一定的施肥次数,然后进行3次重复作业,利用当地常规的水肥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灌溉方式和施肥量不同之外,其他条件相同。

通过对实验地区进行勘测之后,选取实验区进行改造,构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主要的步骤是:首先在田间挖掘排水草沟,作用主要是对稻田间的排水量进行观测,然后在湿地上种植合适的水生植物,并在进出口的地方设置三角堰,观察水的深度,同时将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的氮肥浓度、降水、排水以及灌溉水量进行观测,在湿地设置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这样能够有效地进行水量探测,并分析水中的氮磷浓度;骨干沟串联到湿地上,这样能够有效地净化排水。通过这样的构建分析实验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效果。

2.2效果分析

通过构建的水利系统分析,发现其“四道防线”能够有效地降低农田里的肥料含量,减少了农田污染,同时通过对稻田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生殖分析发现,水利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氮磷浓度,利用间歇式的灌溉方式,实施四次施肥,能够有效地进行水肥管理,节约灌溉水量,减少了排水量,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并避免了水污染,达到节水防污的效果。通过分析也发现水稻种植管理中使用田间水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有效地进行生态净化,构建的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量。

3结语

我国农业发展中提倡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因此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有效地改善水资源污染和紧缺的现状,通过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的构建,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有效地利用系统中的灌溉水、排水系统,将农田规划得更加合理、科学,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仑.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01).

[2]李道西,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何岩,郁进元.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生态与环境效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3]徐首先,夏智讯.地膜节水灌溉技术试验阶段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1987,(06).

作者简介:郭月英,中专学历,公主岭市东辽河流域南崴子水利管理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猜你喜欢

污染
河流被污染了吗?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可以喝的塑料:污染解决之道?
P265GH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污染防治
另一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