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6-12-26陈昕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电网运行管理对策

陈昕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电网建设力度。现阶段,复杂的环境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因素也随之增多。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目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因素展开了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对策,希望对于提升我国电能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的发展同电力事业的进步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力度。复杂性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明显,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包括衡量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指标不充足、相关数据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这给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管理带来了挑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进步。因此,现阶段积极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网安全稳定性运行概述

电网无法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将给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从而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现阶段,电网运行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系统运行的便捷性,也增加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电网能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首先,现阶段电网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影响其安全稳定的因素较多,工作人员无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预测,因此,调度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预测各种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我国电力市场运行中,临界状态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这一现象导致调度人员工作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判断,并加大影响电网稳定性因素的研究力度,正确掌握电力系统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电网的变化规律进行充分掌握,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相关信息的简易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估计系统内部的各种参数,并保证系统的动态安全。

二、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电力系统会因故障而产生瘫痪,在大范围的停电事故当中,会给使用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对社会的运行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而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衡量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指标不充足。我国在积极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覆盖面积逐渐扩大,日常运行中所面对的环境也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小的电网安全裕度,工作难度增加。然而,从现阶段的电网管理工作来看,衡量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指标不充足,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影响电网稳定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因而导致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受到威胁。

其次,没有充足的数据信息。在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大量详细的数据,从而提升判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然而,我国现阶段电网运行中,所获得的各种电网系统设备数据以及数字仿真数据存在片面性,无法全面掌握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信息,因此在判断电网运行状况时存在不科学性。

最后,评价机制不健全。电网运行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管理人员在预测各种影响因素过程中难度较大。目前,工作人员多数情况下需要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部分影响因素是无法通过管理人员的经验所掌握的,因此不利于电能稳定性的提升。

三、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管理对策

(一)提升电网设计科学性

现阶段,要想通过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必须从电网设计阶段入手,从源头上解决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问题。目前,复杂、规模较大是我国电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积极构建电网的过程中,要想提升电网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人员必须首先对当地的环境、地理等各项因素进行详细地调查,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应用相关技术,提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通常情况下,在设计输电线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电网的正常运行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等问题,还应当为提升施工的便利性做努力。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的内容较多,例如,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环境来设计杆塔基础,影响杆塔设计的因素包括当地地质条件以及地形等。杆塔基础不仅是整个电网建设工程当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建设成本,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加大设计的科学性,严禁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并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电网调度运行规范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构建电网工程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化在配电网中得以实现,这主要体现在电网运行的自动化越来越强等方面。同传统的电网相比,现有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更高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然而,现阶段不安全因素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存在,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工作人员不合理的操作。因此,在积极采取管理对策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交接班制度。在促使连续性在电网调度工作中充分体现的过程中,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现阶段,该制度应当包含交接班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工作内容,保证接班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电网实际运行状况,从而降低电能漏送和误送现象发生的概率;其次,加大对现场调度员的管理力度。确保其严格遵守调度工作规章制度。在电网运行中,其稳定性、安全性等各项指标同现场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紧密的联系,电网运行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的调整等都需要现场调度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地指挥。调度员没有根据规章制度展开工作,很容易造成错误的指令,从而促使混乱甚至安全事故在电网运行中发生。鉴于此,现场调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坚持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企业方面应注重对调度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并在不断完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

(三)增加对安全自动装置的应用

此类装置在电网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电网产生紧急状态时,事故影响的范围和严重性降低。安全自动装置对于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促使可靠性在继电保护装置中有效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预防性设施进行充分应用,从而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对故障部位及时地进行切断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线路发生故障,也能够保证其他的线路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其次,要想促使切机在故障发生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必须促使稳定性能够在控制装置中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增加对电压控制装置的应用,并保证其效率,严禁电网故障中大范围停电现象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稳定的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电能,因此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电力系统得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电网在我国的覆盖面积有所扩大,其运行的环境也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掌握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各项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思杰.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9):115-117.

[2]张磊,李磊.常见电力一次设备的故障和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76-76.

[3]胡艳梅.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及FACTS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刘晓宏.基于QOS网络资源与控制管理对智能电网运行稳定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6(16):68-69.

[5]钟九群.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379-379.

[6]甘露.浅析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4(23):154-154.

猜你喜欢

电网运行管理对策
主设备检修期间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