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凹陷五号桩油田桩52块地层对比研究
2016-12-26马晨杨斐然杨华平吴首超
马晨++杨斐然++杨华平 吴首超
摘 要:五号桩油田桩52块位于五号桩向斜,北靠桩西古潜山,南为孤岛隆起,东临长堤断层,前人从不同方面对桩52断块的沙三下第一套储层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以前的储层研究工作较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需要在此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重建油藏地质模型,揭示砂体分布规律和储层特征,本文在前人对桩52块的认识的基础上,在确定本区标准层、标志层特征后,根据岩心和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识别出了典型井的沉积旋回特征,对开展本区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改善沙三下第一套油层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沾化凹陷;五号桩油田;桩52块;对比标志
五号桩油田桩52区块位于五号桩的向斜部位,北靠桩西古潜山,南为孤岛凸起,东临长堤大断层(图1)。主要含油层系沙三下亚段Ⅰ油组,油藏埋深3,100~3,300m,为受北部大断层遮挡的宽缓鼻状构造,北高南低。
1 地层简述
桩52块地层自上而下发育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下第三系的东营组和沙河街组,本区沙河街组发育沙一段(E3s1)、沙二段(E3s2)、沙三段(E3s3),其中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
2 地层对比
2.1 目的层岩性特征
研究区目的层段沙三段地层厚度约800m,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上、中、下亚段,沙三上、中亚段以灰质泥岩、油页岩、灰色泥岩为主,沙三下亚段底部、中部为两套深湖相深灰色泥岩,顶部、中下部发育两套浊积砂体,被沙三中底部的灰质泥岩及暗色泥岩所覆盖。两套砂体构成沙三下第一、第二套储集层,其中第一套储层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为沙三下亚段Ⅰ油组。
2.2 层序地层结构划分
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岩芯、录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东营组共划分出三个二级层序,沙河街组四段属于第一个二级层序,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为第二个二级层序,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东营组为第三个二级层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七个三级层序,即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为层序Ⅰ,沙河街组四段中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层序Ⅱ,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为层序Ⅲ,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层序IV,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为层序V,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一段为层序VI,东营组为层序Ⅶ。三级层序内部自下而上发育了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图2)。研究区目的层段为沙三下亚段,整体属于三级层序(Ⅲ);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浊积扇沉积体系,以正粒序粗砂岩为特征,受同沉积边界断层控制作用明显。
2.3 地层对比标准
根据本区的沉积特征,选取本区砂体发育较全并具有取心资料的桩50井作为本区的标准井。标准层:利用取心井桩50井,结合全区钻井资料、油藏特点及含油性,建立标准地层层序。通过对全区测井曲线特征分析,确定本块对比标准层有2个、辅助标志层3个。标准层①:为沙三中亚段底部一套厚层稳定沉积油页岩,与沙三下亚段的交界处在感应电导率曲线(COND)、声波曲线(AC)均表现为一个突变点,曲线向下明显降低,呈台阶状,自然电位曲线(SP)则表现为较长的泥岩基线,交界处出现突变,自然伽马曲线(GR)、微电极曲线亦变化明显,易于识别。标准层②:为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内部也有一套厚层油页岩,自然电位曲线(SP)同样呈基线,感应电导率曲线(COND)由宽缓在边界以下变成齿状,声波曲线(AC)台阶后增大,微电极重合。
辅助标志层①:厚度0.5~6.4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SP曲线回返,微电位与微梯度重合,自然伽马、感应、声波时差值高;为划分1、2砂组的标志。
辅助标志层②:厚度0.6~13.6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SP曲线回返,微电位与微梯度重合,自然伽马、感应、声波时差值高;为划分2、3砂组的标志。
辅助标志层③:厚度0.5~23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SP曲线回返,微电位与微梯度重合,自然伽马、感应、声波时差值高;为划分3、4砂组的标志。
3 建立地层对比骨架
针对全区86口井,共建立对比骨架剖面10条,其中主干骨架剖面3条,辅助骨架剖面7条(顺物源方向剖面7条,垂直物源方向剖面3条)为全区对比闭合打下基础(图3)。以桩50井、桩52-1井等为点,在骨架剖面控制下,点线面结合,相互印证,做到全区所有井闭合对比。同时,结合构造解释和动态资料,验证对比结果。
4 地层对比结果
在确定本区标准层、标志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心和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识别出了典型井的沉积旋回特征,总体上沙三下Ⅰ油组为正旋回,纵向分为四个次级旋回,根据旋回特征将沙三下Ⅰ油组分为4个砂组、9个单砂体,由西向东2、3、4个砂组的厚度都有所减薄,1砂组的厚度变化不大,由南向北2、3、4砂组有所变厚,1砂组变化不大,中部地区受断层影响3、4砂组部分被断失(表1)。
5 结论
(1)桩52区块目的层段为沙三下亚段,属于三级层序,区内主要发育了浊积扇沉积体系,以正粒序粗砂岩为特征,受同沉积边界断层控制明显。
(2)利用取心井桩50井,结合全区钻井资料、油藏特点及含油性,建立标准地层层序,分析全区测井曲线特征,确定对比标准层有2个、辅助标志层3个。建立10条对比骨架剖面,认为目的层沙三段发育四个砂组,9个小层。
(3)过Z52-16井的地震剖面存在一条南掉断层,结合标志层特征,确认了对比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