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

2016-12-26毛绪强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标志农产品特色

毛绪强

“南橘北枳”,是农产品的明显特点,不同的水土培育出的产品具有不同品质、不同口味。品种、产地,再加上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就了农产品天然的地理标志。现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11月5日,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昆明举办,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的重大活动之一,本次推介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等相关领导为百色芒果、大田高山茶、京西稻、柴达木枸杞、诺邓火腿、潜江龙虾6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授牌,并向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标志使用人及消费者代表赠送了《农产品地理标志50问》科普读物。

地标工作有序推进

“自2008年启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相关工作以来,我省累计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农产品共74个,其中种植业及初加工产品52个,年产量548.34万吨;畜禽产品21个,年存(出)栏数1410.93万羽(头、只);水产品1个,年产量500吨,地理标志带动了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会上,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左荣贵向参会人员介绍道。

地理标志不仅带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更带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张华荣介绍,目前全国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004个,备案特色资源6839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20个,地理标志工作规范运行。

“当前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形势喜人,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二是地方大力推动,三是各界积极参与。”广德福这样总结。

据介绍,中央在历年一号文件和各类重大会议中多次提出大力培育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国务院在知识产权、质量发展、食物营养等战略纲要及电子商务、品牌引领等指导意见中,也均将地理标志作为重点内容。此外,农业部还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发展。尤其是今年出台的《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作为全国首个部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指导意见,对下一步发展思路、原则、目标、措施等进行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很多高含金量的措施。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国各地正纷纷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打造区域经济、创建特色品牌的有效抓手,在规划计划、补贴奖励、宣传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积极推动。如北京市实施“一区县一地标”,突出主导品牌,加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浙江省建立颁证谈话机制,提高获证主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海南省将地标纳入品牌农业发展规划,每个产品给予百万重奖,取得了明显成效。

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开展如此迅速,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密不可分。目前,多数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产品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主体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如电商平台、媒体、营销策划和研究机构等)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发展地标意义重大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区域品牌和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挖掘、利用、保护和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产品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和农民增收及农业增效意义重大。

“去年,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农产品地理标志在这五个方面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尤其是绿色发展,通过划定地域范围,可以有效保护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界定独特品种,可以有效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种质资源;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特色品质和质量安全。”广德福告诉记者,“很多地方通过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住了青山绿水,实现了传统特色农业在新时期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方式已成为主旋律,其中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是一个有效途径。地理标志农产品由于其独特品质及不可复制性,可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据国外官方统计,地理标志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平均高出30%以上;从国内调查情况看,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后产值平均也有20%-30%的提高。此外,地理标志农产品很多产自‘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广德福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消费导向”渐成趋势。为百姓提供安全、优质、特色农产品,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广德福指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核心是品质特色,依托的是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可有效满足居民在“吃饱、吃好”之后日益增长的特色、文化需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既是保护产品,又是保护跟产品相关的文化,对于寄托风土记忆、传承农耕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地理标志保护起源于欧洲,是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目前,地理标志已成为中欧、中美及WTO等农业合作及知识产权交流的重要议题。

“通过地理标志国际合作互认,可以使本国优势特色产品顺畅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同等保护,对农产品贸易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此外,地理标志农产品由于其市场优势,假冒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不可避免。通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明确法定产区、技术标准及合法标志使用人,可成为维权保真和打假治劣的有效手段。”广德福告诉记者。

规范制度促进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正健康有序发展。

体系比较健全。全国“部-省-地-县”各级地标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打造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授权委托97家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统一培训核查及品牌人员6000余人次。

监管得到加强。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均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检查,每年对产品安全性和品质保持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标志使用、知识产权、工作质量等开展综合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国际合作活动增多。近年来农业部开展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国际研讨会、中欧国际研修班、国际合作现场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与欧盟开展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议谈判,促进我国产品“走出去”。

品牌宣传精彩纷呈。推出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益宣传片、官方微信平台及农业部“网上展厅”。每年开展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在央视专题播出。近期正在组织拍摄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型纪录片《源味中国》,展示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形象。

“下一步,我们要合力打好四张牌,继续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影响力,促进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张华荣告诉记者,“一是打好培育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树立精品意识,挖掘产品亮点;二是打好管理牌,强化品质保持和标志使用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味道;三是打好保护牌,加强证后监管和维权保真,加强生产经营者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四是打好传播牌,全方位加强品牌宣传,拓宽推介渠道,讲好地标故事。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集‘产地、产品、产权、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区域特色资源,也是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推介会上,欧盟驻华使团农业参赞邓励科先生介绍了中欧地理标志国际合作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鲁成银研究员、云南省农业厅领导、百色市政府领导、“桃源红茶”主体代表等分别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及本地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情况。

猜你喜欢

标志农产品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特色种植促增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中医的特色
认标志
完美的特色党建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