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衣柜里的猫

2016-12-26安石榴

台港文学选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丈夫女儿儿子

安石榴,1969年出生于台南,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硕士。著有小说散文集《星期三下午,捉、蝌、蚪》、《乱78糟》,儿童文学集《丝丝公主》。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评审奖、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首奖。

她没话好讲。她的头脑里、她的心里,生不出适合的语言以应付周围的人。那么,对自己呢?她对自己有话语产生吗?她不知道。思绪连连绵绵,但那些是话语吗?仔细想想,她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刚刚有个面熟的妇人站在路边挥手,与她招呼,她却呆了半晌,继续开车,从那妇人身边经过。她是认识对方的。她懊恼,因为自己来不及做出反应。不过,好在长久下来别人对她既无耐性也无期待,于是她便得以稍稍释怀了。但总有某些片刻,她好希望自己的反应能和大家同调,从自己的嘴里也能吐出些使人宽慰、予人启发的词汇,当个有分量的人。

她老了吗?或许有一点。越老,越是将从前的事翻出来嚼。她还记得三十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某些大小事(想到那时的事,她才会意识到眼下与当时的差距有多大),虽然有关课业的范畴她都不记得了,因为她不是个好学生。

蕾雅将车停在离那扇锈红铁栅门对面稍远处,她没能清楚看见院子里是否有人。

没人。确实。她停车时扫了一眼。

午后的太阳仍炽烈,她眯眼,从后座取出斗笠戴上,再次假装不经意地一瞥。

庭院里没人。确认。

看来那位某先生(她搞不清楚社区邻居谁谁谁姓啥名啥)有意避开她了。也有极大的可能,他正在黑黝黝的窗户后面窥伺她。若是,那她的行踪正好清清楚楚摊在日光下。

她走在大太阳下,觉得自己很软很脆弱,像趴在金桔叶上青绿色、软绵绵的毛毛虫,软而多汁。

她的皮肤看起来软而且多汁,不太显老,反而有些小女孩的姿态,声音尖细拔高。自小旁人都说她这样娇模娇样的小女孩,必定挺难相处的。但她并不是这样的。她觉得大家都误会她了。

昨日此时此地发生的冲突,看来是蓄积了一段时日的情绪后才爆发的。蕾雅的丈夫将卷着当日报纸的武士刀插在背后骑摩托车赶到,他在某先生的面前抽出刀(刀柄朝上,刀刃其实插在西装裤与内裤之间)。卷起的一管报纸被留在屁股后头垂了下来,像一截尾巴。他挥弄武士刀咆哮,虽模样滑稽荒唐,却散发着难以预测的危险气息。某先生原本汹汹的气势立即转成理性讲理的模样,故意做出忍住笑意的表情。他说,请冷静下来好好地讲道理。

她确定某先生真是笑了。他扬起的嘴角使她感到恶心。她站在一边微张着嘴呆立,没人看出她的感受。

几只猫眯刚刚追着车子喵呜喵呜地叫。

蕾雅打开后车厢,取出装有搅拌鲔鱼罐头与干粮的锅子。五只猫咪,她在地上摆五个塑胶碗,添上食物。它们意兴阑珊地吃着。天气太热了,蕾雅考虑着要不要停掉午后这一餐。

跛着脚的猫儿没来。要不要紧呢?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她烦恼着,希望它别闯入某先生的庭院遭他毒手。她不确定他会采取什么致命的方式。

受害者情结。以前有人这么指责过她。

昨天她先生忽然扔下刀,扑过去推某先生一把,他往后倒坐在雨后湿润的、却还是一片枯黄的草坪上,张着嘴巴露出惊愕的模样。她突然像小孩般笑了出来……他会报复的。她有点后悔。它那小小的左前掌,前几日发黑而摇摇欲坠,昨夜它来吃饭时,摇晃的左前掌不见了。掉了?先前是被捕兽夹伤到的吧,她想。她在分给它的食物里掺了抗生素,不知道有没有帮助。那个白腹黑背的猫儿不吃了,过来挨擦裙子撒娇。她摸摸它的头和背,毛乱糟糟的,没有家猫的光滑感。就只它能被这样摸,其他的猫儿还是不给碰的。

今天蕾雅离某先生的门口远点,这样他应该没话说了吧。她感到有些虚弱。

她全身紧绷着,老觉得有人在暗处盯着她。后背有麻麻的感觉。这种感觉缠住她好几天了,并不是昨日冲突后才有的。她没告诉丈夫。因为她丈夫只听具体的事情。例如昨天某先生打掉她遮雨的斗笠(当时下着一点雨),指责她在他家门口没有节制地喂食肮脏的野猫。

昨天某先生从草地上挣扎站起来,察觉沾满湿泥的屁股后面还粘着一片肮脏野猫的臭屎。她先生哼了一声,从身后掏出那管报纸,包好刀,插回屁股后面,然后双手交握胸前,仿佛习于行侠仗义的游侠。可惜他腆着啤酒肚,手脚稍嫌细了些。

“某先生推她的头”,这是确实而具体的,所以她丈夫接到电话便操起家伙火速赶到。

蕾雅的右手食指在渗血,她从伤口里挑出小小的薄陶土片。弯进车子掏出一张面纸,随意在指头上缠成一个白色的圈儿。她没想到公用花坛里的土色陶钵会被注意到,还被人砸了个粉碎。她原以为放那儿不会干扰到任何人的。

只是装些水给猫罢了,又不脏。到底有些可惜了那陶钵。陶钵是几年前在社区大学上初级陶艺课做的。原要做个小杯子,最后却拉成了泡面碗。那笨拙的泡面碗着实使老师发笑。

她将隐藏在草丛中的另一个玻璃碗换上干净的清水放回原处。透明是不够的,她真希望那玻璃碗能隐形。五只猫儿懒懒舔舐张开的小爪子,都没吃完。紧紧张张的三花猫吃了一点便躲去远远的地方看着,它是新来的,还没结扎。

蕾雅蹲着观察其他车子的底下,她1、白跛脚猫儿躲在暗处不敢出来。

但还是没瞧见。

她收拾地面,将一个塑胶碗装了食物放在玻璃水盆边,它或许躲着等她和其他猫都走了才敢出来吃吧。其实是白放的,她知道,等她走了,狗就来了,剩下的任何一点猫食全会被狗吃掉。

她开往下一个喂食点。瘦弱的白底黑斑母猫正好也在,它骨瘦如柴,或许身体状况不好无法分泌乳汁才会弃养自己的猫宝宝吧。它唯一还活着的孩子给她收养去了。蕾雅在它的食物里多加了鸡精,似乎太迟些,它的脸庞有死神抚摸过的痕迹。

她得早些回去准备晚餐,今晚女儿会回家来。她还没想好怎么和几个月没见面的女儿相处。

蕾雅尚未得空去考虑晚餐的菜肴,而糟糕的是猫宝宝的鸡肉泥没了,流浪猫的干粮也将见底,她想着,应该先回家一趟,看看丈夫有什么需要。但她忽然忘了,就直接驶出了社区门口,弯下山路开进市区。先在超商的自动柜员机里借了几张千元钞,再到相熟的宠物用品店拿了她要的东西。她还欠一些钱,店家让她继续赊。有个小小雅致庭院的年轻夫妻真让她生气,他们要她解决野猫到庭院尿尿的问题。猫总要尿吧。山坡里的社区,除了猫尿,还有蛇呀什么的,蛇的事情他们要找谁抱怨呢?半夜她也看过社区某男人站在路边尿尿的。

她经过披萨店买了一盒披萨,这样也算一道菜吧。是不是要打个电话问问丈夫的意见呢?她想着。不过已经买了,算了,就不用问了吧。

如果不是女儿的婆婆打电话来要蕾雅劝女儿不要辞掉教职,她也不会知道女儿辞职的事。总是这样,女儿总是这样对付她。发生任何事情她都是最后一个知道,但这次太可恶了,接到亲家数落的电话却听了半天还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等到总算稍微弄明白了,亲家已不耐烦,直问:“你都不知道吗?她没告诉你吗?”蕾雅的道歉支支离离。她不明白自己是为了面子挂不住还是为了担心女儿而生气。她还弄不清楚,因此还没想出相应的话语,亲家便断然挂掉电话。

蕾雅用光了钞票。一想到晚上,她又去自动柜员机借出几张来。那后果,她想都不敢想。

她提着披萨和买披萨附送的可乐回家。她丈夫在厨房里忙碌。

“我来做就好,你去忙别的。”她丈夫穿着汗水湿透的背心,似乎在瓦斯炉上卤着什么。

她把买来的食物递给他看。

“很好啊,开饭前再烤一下。可乐冰吗?给我来一杯。”他的语气里有鼓励式的兴高采烈,使她有些烦躁。

蕾雅倒了一杯递给他,便赶紧到女儿的房间。她打开墙边木制衣橱的门,食指轻抚着只有她巴掌大的猫宝宝。它睡得好沉,身子软趴趴的。被母猫弃养的两只猫宝宝只剩这一只了。她看着它,感到哀伤。她自己也只剩一个孩子了。她确定猫宝宝还有呼吸而放下心。

她到院子巡视猫舍。十来只猫儿在猫舍里外躺着。水,有;食物,有。清好猫沙,她累了,倒在院子的躺椅上。

那只因为口腔炎而口水流个不停的老灰猫哀求似的盯着她。它身上仍有点尘土。她从躺椅上挣扎起身,开一罐鸡肉泥喂它。它表情痛苦地舔着,身体像气球泄了气,头仍大大的。自从它奇迹式的返家后,原来还多彩的眼睛现在却迷离混浊,梦游似的眼神,简直不像活猫了。

猫爱滋。安乐死?她不想这么做。它是使者。院子边的山坡地,已是猫的坟场。昨天夜里,那里新埋下死去的小小猫。

女儿自己一个人回来,女婿没来。女儿带来的提包似乎大了些。那说明了什么?蕾雅不敢多问。

女儿在厨房里帮忙,蕾雅趁机又去喂了衣橱里的猫宝宝。它边睡边吃,她必须不断摇醒它。鸡肉泥从它的嘴边流出来,她不确定它吃进了多少。

披萨烤过了,丈夫在大家的盘子里各分一块。

“我不吃,不吃海鲜口味。”女儿说。

“龙虾口味的,我以为你爱吃。”蕾雅的声音尖尖高高的,那是她自然而然的声音。

丈夫夹起一只卤好的鸡腿:“吃鸡腿好了,法国面包要不要烤一下?”

“我没说过我爱吃披萨,龙虾口味的披萨,那是你自己爱吃的吧……”女儿不放过,追打什么似的。口气并不坏,但使她高度紧张。女儿长得不像她,不像个小女孩,反而高大强壮,有教师气势。

蕾雅觉得烦闷,山区的湿度高,她细而毛燥的头发几乎黏在头上。好热,她想把筷子摔在桌上,把拖鞋踢到一旁,撩起裙子吹吹电扇。不过她没有。她也不知道该为自己辩护什么才好。她将受伤的食指放进嘴里,轻轻吸吮起来。

她丈夫和女儿交谈了一会儿,她走神了,没听懂也没注意听。

她想问女儿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女婿为什么没来?为什么带着大包包?里面是什么?要住下来吗?

她想起猫宝宝,赶紧走去女儿房间。她开衣柜门帮猫宝宝通风。猫宝宝软软地睡着,几乎没有动静,或许它正在梦里吸着妈妈的奶。她看了一会儿,走回餐桌旁坐下。丈夫手上拿着张纸。

“来,你看,上面在写你呢。”丈夫弹挥手上的纸,说。

“什么?”蕾雅问。是管委会的会议记录。“说我什么?”

“上面说……说要派代表来和太太谈谈,谈喂流浪猫制造脏乱和跳蚤的问题……要你改进……不要在社区放养猫只……”丈夫说。

丈夫在饭前洗了个澡,此刻看来好清爽。

他将啤酒罐重重放在桌上。“我就跟你说过,喂猫要适可而止,不要一直把病猫小猫带回来……这回丢人了,白纸黑字的。”丈夫湿润肥厚的嘴唇蠕动着,蕾雅望着那唇上的光泽。

蕾雅就是范太太。偶尔她在签名时不小心写上丈夫的姓,成了范蕾雅,错了,是雷蕾雅才对,但她有时就是忘了,那就和信用卡上的签名不同,需要重签,如此就会被收单的账务人员盘问。她总支支吾吾,还边解释边带着小女孩噎住喉头的哭音。

丈夫重重放下啤酒罐的动作伤害了她。她把头撇向旁边垂下。在女儿和丈夫面前,她老抬不起头来。她认为自己已经把二十多只猫都安置在猫屋了,她没再带猫回家,除了那个猫宝宝,但是它好小,不会有噪音和脏乱。而且,她没让他知道。

“好了,别这样,我不会让他们进来的。我会跟他们说这几年要不是你帮社区喂流浪猫,带它们去结扎,现在不知道会有多少猫。而且你也没跟管委会要过半毛钱来做这些善事。”

蕾雅忍住眼眶里的泪水,泪水的涌出是因为丈夫重重放下罐子的动作。

大学刚毕业,大家在一个知名的湘菜馆里办谢师宴。她和几个常打闹的同学都到了。喝掉许多陈绍,脸上堆满愉快与对未来的惶惑不安,还有和熟悉的人事物挥别的痛楚,大家都醉了,因此不忍速速分离,便在饭馆门口相互拥抱起来。那个男同学,平常对她开玩笑最没分寸的男同学,皮肤白皙且斯文挺拔。他和几个女同学都搂抱过了,现在他来到她的面前。他们自然地相拥起来。她被搂在他胸前,闻到男性的汗味,他的嘴唇贴在她两眉之间许久,说:“等你这段结束了,来找我,我等你……嘿,小女孩,以后没有机会取笑你了。”

等你这段结束了,来找我,我等你……

蕾雅常常在心里反刍这段记忆。不过她的“这段”并没有结束,“这段”后来成为她的丈夫。

她在难受的时候想着某处有那个人在等她,这让她还可以躺在床上静待天明。

女儿思量着,什么时候说那件事。现在显然不是时候。或者,待会就离开,什么都别说。

她想起母亲见到她时搂了她一下,母亲还刻意对她露出慈爱的微笑。她觉得愤恨。母亲是故意做那些动作的,故意装作关心她的样子。被搂的那一刻她的身体僵硬起来,她用力让母亲感觉到,让母亲放了她。蕾雅放开她,但那表情像个受到委屈的女孩。

蕾雅喝干杯里没气了的可乐,她的喉头像被塞着东西,什么都流不下去。她到厕所去吐掉。然后她尿尿,冲了马桶。

“你怎么发生什么事都不让我知道?”蕾雅走回餐桌边,下定决心说。

女儿在吃一截法国面包,没烤过的样子:“已经没什么事了。”

“你什么都不跟我说,你婆婆打电话来,我什么都听不懂。这样要我怎么回人家的话?”蕾雅生气了,提高声调。她的声音没有当母亲的威仪。

她偷看丈夫,他锁眉噘着嘴不动。她知道他不喜欢或是怕她那种生气的小女孩式的声音,但她没法控制。

“我没说吗?我有试着说,是你不想听。”

“什么时候?”

“那次我想说的时候。”

“你不能这样……”蕾雅再度拔尖声音,失语,惊慌失措。她无法掌握自己在说什么。

这女儿和自己有仇,蕾雅只能如此想。不像儿子,贴心的儿子。而儿子留给自己的只剩下那个猫舍——前身是儿子的鸽舍。

蕾雅不确定自己是否像女儿说的“不想听”,她忘了,也许自己真不想听。

“那你现在问呀,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女儿扬着右边眉毛说,咄咄逼人。“你每次只会问最近过得好吗?要我回答什么呢?”

“你先生呢?在忙什么吗?”蕾雅试着稳住声音,问。

“离婚了,上星期的事。”

她丈夫坐在旁边不搭话,好像事情的发展不脱他的预期。

女儿眼睛时而望着餐桌上的东西,时而审视右手的指甲,她的指甲方方的,手指有点粗,不是整饰美好的那种。“你每次只会问最近过得好吗?要我该怎么说呢?说好,是敷衍你,说不好,你也没在听,或者是不要听。”女儿返回前一个话题。

“你要我怎样呢?”她问,语调耍着脾气。她心里惦念着猫宝宝,但现在不是离开的时候,要怎么结束这个话题?她后悔了。离婚这字眼,她仿佛没听到。

“你根本就对我不感兴趣,你不想面对问题。你心里只有猫。”女儿说,眼睛并不望向蕾雅。从头到尾她一贯以理性的腔调说话,从语调里听不出太多情绪,但这些金属般的字眼敲击蕾雅的脑袋使它嗡嗡作响。好多个你你你。

蕾雅扭过头去,带着尘土的老灰猫乍然映进眼帘。说真的,她有点十白那老灰猫。好似从阴界走了一遭回到阳界的使者。不过幸好它没死。她本以为它死了。上周老灰猫被她不小心关在车里,她开出社区,听见副驾驶座下传来喵喵声,彼时她正要到山路某处小土地庙旁,有几只猫咪在那儿等饭。她打算给完食物便将车里的猫咪送回家。她打开车门,座位底下的猫比她快,转眼灰色身影窜到马路上,随即被一辆小货卡给撞倒,嘴角的血流淌在柏油路上。她哭着在土地庙后掘了一个窟窿,腐植土松软,她并不费力。埋时她又痛哭了一场。隔天黄昏,她竟看见老灰猫在猫屋里奋力进食,灰毛上还带有土屑。此后她没再摸过它,但尊敬它。

“你长大了,但猫永远都那么小。”蕾雅说。

“什么?”女儿吃惊那回答,且困惑。

蕾雅觉得自己说不出想说的,便闭嘴不再说,嘴角垂下来。嘴角下垂是因为肌肉老化的关系,她自己从没留意。

她知道社区邻居都在猜测为何自己对喂食流浪猫怀着巨大的热情。其实说猜测,是假的,他们早有答案了。先射箭再画靶。他们一定是说,蕾雅的儿子骤逝,她便这样了。

蕾雅逐一丢弃儿子的遗物,只剩几张照片夹在相本里。许多死者都有几本藏书留下来,他却没有,因为他不爱读书。而教科书则从学校毕业后由他自己交给回收业者处理了。从没看过像他那样与文字无缘的人(这点与她类似),所以他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蕾雅很少见到他提笔写字,所以她不知道儿子的笔迹如何。有时她努力回想儿子小时候的语文写字簿、联络簿,却怎么也想不起整齐的格子里到底填上哪种稚嫩笔迹。家里贴在墙上的画、奖状,都是女儿的。儿子什么都没有。

蕾雅的丈夫又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啤酒。别人都问他老婆有没有毛病,这类的问题让他沮丧。他们已经有定论了又何必问。听说被弓虫感染会影响人格,有人建议他带蕾雅去做筛检。

他大口灌进啤酒,回想昨天耍弄武士刀的事便怡然。他老婆向他求救。蕾雅许久不曾向他求救了,所以他兴冲冲去为她做这件事,在她面前耍弄那把没有杀伤力的玩具。为了她,不是因为支持她的善行。他自认一直都在保护她。

他不讨厌猫,但不许猫进家里弄乱东西,或是掉落猫毛。整个家能维持干净清爽,全是他的功劳。他让猫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女儿离婚他觉得无所谓,他反而希望女儿回来家里住,像从前一样。他听见刚才母女间的争执,不认为有什么,女儿回家住反而可以时时刺激蕾雅的脑子,让她别老是想到忧郁的事情。

“以后有什么打算?”他问。

女儿耸耸肩,说:“先写些东西吧?”

“能赚钱吗?”他想是不能。

“先写出来再说。”女儿似乎脱离了与母亲的对话情境。

她有点想离开。与母亲在一起让她窒息。她刚刚尝试过了。但她不知道要去哪里,身上也没钱。她注意到母亲几度离开饭厅,不是去洗手间,而是去自己昔日的房间。她不懂母亲去做什么。她想,也许母亲将一些东西放到那儿去了。

她很难不去注意母亲的行动。

院里的猫舍前身是个鸽舍,哥哥以前养鸽子的地方。是他亲手搭起来的。这么久了不可能没损坏,想是父母亲将它补强过了。她还记得小时候,哥哥要将木板与方木棍钉在一起时,命令她背部顶住方木棍的事。她怕钉子穿过木棍来刺着自己,所以老是尖叫。

她不喜欢猫,喜欢狗。她没养过狗,只是在脑子里比较,她认为自己一定比较喜欢狗。猫看起来一副难以捉摸的样子。她觉得哥哥应该会喜欢狗,男生嘛,狗是男生的好朋友。为什么会让鸽舍变成猫舍,她不解,算了,猫的事不要落到我头上就好了。

“你以后就不用管你婆婆了,正好不用千方百计为她生个孙子。”她父亲干笑着说,正好说在不得体的地方。

“是啊!”女儿嘴里有些苦涩。

还好父亲没说“早就跟你说他靠不住”这类的话。

她看见母亲又走进她的房间。她有些好奇,便提着大包包跟进去。母亲打开衣柜,见女儿进来了,立即阖上衣柜门。房里什么都没变,摆设和以前一样,只是她结婚后将东西搬走,空了。现在还是空的,并没有多出什么。她将大包包往床上一丢。

“今晚住下来?”蕾雅问。

“不一定,看看。”女儿环视狭隘的房间,又莫名升起一股怒气,走出房门。

女儿和父亲一起洗碗,蕾雅又趁机喂了猫宝宝。她在院子里听见从厨房传来飘飘忽忽的谈话声,以前她很嫉妒家人可以好好彼此对话的声音,一来一往像打乒乓球似的,时而推拍,时而杀球。她记得女儿常和儿子聊天,两个清脆的声音,常要聊到半夜才会停止。她与儿子也没话讲,但她不会为这烦恼,因为儿子从不避开她的眼睛。

她儿子总迎着她热切的目光。他们之间以目光来交流。蕾雅如此确认。

那个晚上,下着雨,她儿子没带伞,湿淋淋的。他说他时间有限,急着回来看她。她给他冲了杯热腾腾的即溶咖啡,他匆匆喝完便赶着回部队。没多久她丈夫回家来,她正想着他们父子会不会在社区的路上相遇,电话便响了。丈夫接的。电话里告知他们的儿子傍晚心脏麻痹死在营里。蕾雅和她丈夫连夜奔赴台中营区处理后事。路上她说了好几次儿子湿淋淋回来看她的事,每次都是凌乱的,每次的说法都是上一次的补充。

她从台中回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寻找那个喝过咖啡的杯子。餐桌上、流理台上都没有脏杯子。她想不起来去台中前是否洗过它。她觉得找不到那个杯子便无法对任何人证明这件事,包括自己的丈夫。

蕾雅坐在躺椅上,有几只猫儿躺在附近陪她。它们都结扎过了,想出去闲荡的欲望并不强烈。口水流得厉害的老灰猫伏在猫屋旁的树影里盯视她。她忍住不去看。父女俩亲密的谈话声如今已伤害不了她。是麻木也是洞悉。如果心里有伤口的话,应已结痂了。

她从大家看她的眼光里捕捉到同情与无奈。大家都以为她失去儿子而备受打击。或许是,或许不是。她常回忆起那晚湿淋淋的他,赶回来看她,只为了看到她。想到这里她就泪水盈眶。

她该拿条干毛巾给他,她当时没想到,因为她老迷迷糊糊的不太会照顾人。她常为没拿毛巾的事后悔。

这几年所有死去的猫都葬在旁边的土坡里。包括早先儿子养的蚕宝宝、金鱼、白文鸟和后来的鸽子。鸽舍里最后的鸽子被偷走了,是儿子服兵役后没多久的事。

女儿走出来,坐在蕾雅附近的木椅上。手里有罐啤酒。

她想对母亲说些话。说说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她觉得母亲在等她先说。她喝了几口啤酒,回忆这些日子以来的折磨。那些不该发生在教职员室里的事情,后来引起的轩然大波……她去西班牙的自我放逐,在酷热的安达鲁西亚,她在咖啡店里喝掉一大杯啤酒,走在安静无人的午后哥多华巷道,她觉得中暑了也像是醉了,她和来搭讪的两个男人一起走,到他们要她去的地方,他们不费力地使用了她的身体,其实她也使用了他们。她无所谓。醒来发现钱包被洗劫一空,无所谓,她也算是洗劫了他们。早先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和这档事也差不了多少,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好吧,她要怎么对母亲说起那些她还没在心里找到地方安置的事情。她不像她母亲心里有一格格的抽屉,能将纷乱的事物逐一归类收好。她有点恨她,恨她不必使用语言抵御外界的干预便可安然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将近满月,天清无云,月光洒落在猫儿身上,它们的眼睛反射冷冷的月光。长大后她便不十白夜晚猫儿的眼睛了,反正只不过是眼底的明毯在反映光源罢了。她把所有的事情逐一拆解开来,放在脑子里琢磨,反而没有值得对母亲说的了。她不想让母亲把她的人生收进她毫无所悉的神秘抽屉里。她想起巴塞罗纳,某个小小的饮水喷泉,一对老夫妇在那儿纳凉,老太太从形式老旧的提包里掏出一个塑胶伸缩杯子,给她,说,Para ti。她接了过来,没有犹豫。却想着,几年后再来此地,老人恐已作古。她用杯子盛水喝。她接受好意,却想着人家的死期,递还杯子时只好垂下眼帘说,Gracias。小时候她有时会想,将来父亲先死,还是母亲先死?只是没想到先死去的会是哥哥……啊,黑暗里的猫眼还是有点恐怖的,不只是明毯而已,它里面还有难以言喻的东西。

“在北京,冬天不用冰箱,因为阳台的温度比冰箱还低。买来的啤酒堆在阳台就行了。”女儿说。那是上个寒假她到北京探视丈夫所知道的事情。也知道有个女人为他怀孕,他对她坦承的时候既愧疚又开心。

“这样啊……”蕾雅说,语调敷衍。她想要帮衣柜里的猫宝宝开门换换气,怕快闷死它了。

女儿觉得她母亲看起来好恍惚,灵魂像在别处。

蕾雅不敢离开,女儿似乎有尽释前嫌的意思,所以还得再待一下。她想起下午借来的钱,便赶紧掏掏口袋,拿出几张钞票递给女儿。

“我不能拿。”女儿推回去,说。

“拿去用,你现在没赚钱,什么都要用到钱,拿去。”蕾雅又伸过去,“拿着,我在股票上有赚到一些,拿去。”

女儿不确定是否真如母亲所说的,但她拿了,她确实需要钱。

“我可以回家住几天吗?”女儿问,声音软软的,不再是金属似的理性腔调。

“当然呀,这是你家啊。”蕾雅诧异,慌忙说。

“妈……”女儿将握住钞票的手覆住母亲的手背。

“对了,我跟你说,衣柜里有我的东西,待会我会去处理,你先不要放东西进去。”蕾雅热切的关照,语调急促。

女儿马上缩回手,紧握着那叠钱,说:“好啊。还是你放着就好,不要动了。我暂时用不到衣柜。”

“是吗?”蕾雅考虑着。

那个跛脚猫的脚掌掉在哪里呢?什么时候掉的?掉下来时应该不痛了吧?那伤口是什么样子?她好想找到跛脚猫好好看看伤口。一跛一跛走路会痛吗?她想找到它,想照顾它,想带它回家来,它需要被照顾、被好好对待。

蕾雅心里涨满浓浓的感情,她想到发黑的小脚掌又不禁眼眶蓄满泪水。

她忽然想要说些什么:“我跟你说,那一年,你哥哥当兵时突然回来看我,那时下大雨,他也没带伞……”蕾雅断断续续述说那件事,她边说边觉得自己叙述得很糟,语言干巴巴的,下雨天被她说起来倒像是干旱的午后。她讲儿子急着回部队,然后接到传递噩耗的电话,他们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来回都是,而后他们为土葬还是火化争执,话语到这里打住。她想不起有没有说过找不到杯子的事,但她不想提忘了拿出干毛巾,她觉得那会显得她不是个好母亲。

女儿的手里捏着钞票,沉默地听着。这是不知道第几次听母亲说起这件事。这回说得特别好,她想着,比以前顺畅多了。但她从不知道母亲后悔没拿出干毛巾来。她打算写下这件事,她要用文字来分析这整件事背后的意义。

她丈夫整理完厨房,将餐厅弄得干干净净后,因酒精作祟,比平常此时还想睡。

他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打盹,倾听着院子里母女的交谈。看吧,没问题的,多聊聊天,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人能有什么事呢?看,聊得多好呀。问什么能不能住下来?说傻话。离婚了便又是范家的人,当然回来住啊,说什么傻话。他边打瞌睡边听。是了,儿子,淋得湿答答的儿子。唉,她问过我那天有没有洗了个喝过咖啡的杯子,我说没有,其实是有的。那杯子怎么能证明是儿子显灵来看她呢?没根据的。是她自己喝过的杯子而忘了。她太伤心。没的事。没的事。听说猫眼睛可以看到另一个空间,那只老灰猫有没有见过儿子的灵魂呢?肯定见过吧,下次问问。

他瞌睡着,想着那只脏兮兮的老灰猫,没想过猫咪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他知道有没有见过儿子的灵魂。反正逻辑在睡梦里自有章法。

蕾雅想着不能再拖了,便一句话也没说,径自起身回到屋里,留下愕然的女儿。

蕾雅反锁女儿房间的门,怕有人闯进来撞见她。猫宝宝拉屎了,她将它抱出小纸盒,换上干净的卫生纸。给它吸吮掺水的鸡肉泥。

好了,午夜了。她要丈夫和女儿先去睡,她还得去喂社区里的流浪猫呢。

她准备好锅子,将干粮与鱼罐头搅拌好,清水装在储水桶里,便开车出去了。

夜里还残留着一丝丝的暑气,此时的她才感到脑袋清明了些。她在社区里设了几个喂食点,一站站喂过去,猫儿都在等她。可怜的猫儿久等了,她感到抱歉。第二站有只漂亮的母猫,她迟迟不想带它去结扎。这么美丽的小东西不能生殖是多可怜的事啊,我有什么资格决定它不该有孩子呢?小母猫几个月前生过一胎了,她却忘了费多少力气才为所有的猫宝宝找到收养的人家。夜晚比白日好受多了,头脑的感受是明朗的。她来到最后一站,有锈红铁栅门的那一站。里面的人睡了。灯是暗的。猫喵呜喵呜叫,她发出嘘嘘的气音要它们小点声。

她将塑胶碗放下添上食物,猫不叫了,尽管吃。蕾雅掏出手电筒寻找那只跛脚猫。她找了好一会儿,发现它躲在锈红铁栅门旁的汽车底下。蕾雅端着食物走过去给它。它大嚼着,饿坏了的样子。她蹲在地上,以手电筒探照它损坏的脚。她觉得后背像给电击般又麻了起来,似乎有人正盯着她。多心吗?她又注意看它,损坏的左前脚少了脚掌,白色的毛皮已包覆住伤口,形状像白色长条面团被撕去了一截。

蕾雅背上有某一点剧痛起来。她被攻击了。又一次攻击。是BB弹吧。猫也受惊吓而四散奔逃。她逃回车里。剧痛的背部紧贴着凉凉的椅背。她拿出手机。想想,还是算了。他在休息了,别吵他吧。刚刚有一发击中车窗,幸好没事,她可没钱修理车窗了。

平静了好一会儿,没再听到声音。她惊魂甫定,想着,忽然想着,如果儿子还在世,那就好了,她可以打手机给他,他会赶来看她怎么了……不管发生具体的或是抽象的事情。她伏在方向盘上呜咽了起来,因不小心触到安在方向盘上的喇叭钮,而发出惊人的喇叭声。她吓到自己。

她很少想起那次。她最后一次见到那个吻了她的男同学,是在他婚礼上。那时她已婚,而他在她婚后两年结婚。她在喜宴中途去了洗手间,在门口遇到刚从洗手间出来的新郎,他将湿答答的双手毫不在意的抹在西装裤上。不知道为什么,她微笑着,对他说,你怎么没有等我?新郎脸上一片愕然,冷淡地说,什么?你说什么?他眯着眼睛,没有表情。她没有勇气再说一次便逃走了。新人送客时,她散了架似的颤抖着走到新人面前,拿走一颗新娘捧在手巾上的喜糖。新娘身边的新郎侧着脑袋与另一位先生交头接耳,没看她一眼。她离开时显得失魂落魄。

她觉得这不像真的。

等你这段结束了,来找我,我等你……

她只想记住这句话,其余的都不像真的。

她被吓住了。深夜里的喇叭声乍听很是陌生。她试着轻轻按一下,想确认这辆车是不是还能发出她熟悉的声音。她按了一次,再按一次,再次按,越按越急。啊,对了,是这个声音没错,对了。她找到熟悉的声音了。她安下心来。于是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去,任熟悉的喇叭声裹住她,保护她,隔离这无情的世界。

女儿等到母亲开车离开后才走回昔日的房间。她先将钞票收进仅剩铜板和一张信用卡的钱包里,然后将自己抛到舒适的弹簧床上。她畅快地舒了一大口气。入夜,凉爽的空气总是会来。

她父亲敲门,进来。

“怎么了?还没睡?”她两手肘支起上半身,问。

“来,你看。”他打开衣柜门,热切地要她过来看看躺在盒里的猫宝宝。

她懒得起身,有些不情愿地走向前。

“嗄……”乍见那还在睡眠的小东西,她从喉咙里滚动出呻吟声。

“好小,好脆弱。”她伸出的食指几乎要碰触到小小的头颅,但没有。这么小的猫崽,有点可怕,也有点脏。她缩回手指。

他捧起小盒子,欲递给她。“照顾它,好好照顾它,好吗?”

远处传来规律而连续的汽车喇叭声干扰她的思绪,她皱眉,无意识地盯着盒里的活物。

她惶惑不安,无法拒绝、无法接受,也暂时无处可逃,只能不由自主地点头。好,好的,好吧……她嘴里应承,一时间还无法准确掌握这词的意义。

(选自台湾《短篇小说》,2012年12月1日发行,总第4期)

猜你喜欢

丈夫女儿儿子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打儿子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儿子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