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非湿地
2016-12-26非洲的青山
文/图 非洲的青山
探秘东非湿地
文/图 非洲的青山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全球湿地面积仅占地球的6%,却养育了地球上20%的物种。湿地还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等作用,是自然界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非洲的湿地面积超过了6,000万公顷,养育了数以千万计的野生动、植物。非洲的湿地主要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和东非大裂谷沿线,主要集中在赛卢斯禁猎区、纳特龙湖、马拉河和维多利亚湖等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赛卢斯禁猎区和纳特龙湖。
赛卢斯禁猎区是非洲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东非最大的湿地生态体系——鲁菲济河入海口。鲁菲济河周边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如果从空中俯瞰,赛卢斯禁猎区好像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宝石,上面镶嵌着一颗颗大小各异的珍珠,令人赏心悦目。
湿地上广阔的湖面为各种水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据统计,赛卢斯禁猎区生活着约550种鸟类,这在整个非洲是数一数二的。这里的鸟类有非洲海雕、茶雕等猛禽,也有黑脸琵鹭、大白鹭、黑翅鹬、埃及鹅、鹈鹕等水禽,还有数不清的如蜂虎、太阳鸟、佛法僧、织布鸟等小型鸟类。
坦噶拉娜湖背靠贝奥贝奥山,湖边还有几眼温泉,长流不息,终年恒温。
鲁菲济河流是东非最大的河流,下游河面宽达数公里,水深不足10米,生活着非洲三种最凶猛的水生动物。
第一种是尼罗鳄。尼罗鳄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大水域,鲁菲济河中的尼罗鳄数量极多,在旱季来临河床裸露之时,常常见到数百条鳄鱼同时趴在河滩上晒太阳。但是,鲁菲济河中的尼罗鳄很少有攻击人的记录,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体形不如塞伦盖蒂马拉河中的同类那样硕大。
第二种是牛鲨。牛鲨是唯一一种在淡水和海水中都能生活的鲨鱼。由于赛卢斯段的鲁菲济河距离入海口不足10公里,牛鲨经常进入河中寻觅食物,它们爱吃鲁菲济河中的鲶鱼,有时会攻击当地在河中游泳或洗衣服的居民。
第三种是非洲虎鱼。这是非洲最凶猛的淡水鱼,体长可达1.5米,牙齿是恐怖的锯齿状,它们也有吃人的记录。
水羚是生活在赛卢斯湿地地带的主要食草动物,因为在湿地很容易找到饮水及食物。当雨季洪水泛滥时,水羚就会往灌木林迁移,会在灌木林及大草原近水的地方吃草。有趣的是,虽然水羚的水性非常好,在遇到危险时完全能靠游泳逃生,但它们平时并不喜欢进入水中。
雄水羚和雌水羚一般不在一起生活。雌水羚和幼羚多在水边生活,而雄水羚则对水的需求不高,生活在离水源稍远的陆地。
德国艺术家威汉姆·库勒曾经这样描写赛卢斯湿地的美:“好像梦境一般,超出了艺术所能描述的范围。”听了这样的描述,你是不是很向往呢?
纳特龙湖的名字来自于湖中自然沉积的化合物——泡碱。泡碱主要由大部分的纯碱(碳酸钠)和少许小苏打(碳酸氢钠)构成,因而湖水呈现出多种颜色,有深红色、大红色、赭红色、橙黄色、淡黄色、墨绿色等。纳特龙湖的湖水不深,平均不到1米。湖水来自埃瓦索恩吉罗河和周边含丰富矿物质的温泉,水温可高达50℃。纳特龙湖的东面是至今仍在喷发的伦盖伊火山,火山灰喷洒到空中,最后落入湖水,致使湖水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
纳特龙湖的盐碱度非常高,在旱季时,水位下降,鲜红色的纯碱大片大片地显露出来,形成无规则的几何形状,好像火星一样壮美。这时候,湖面会大大萎缩,湖水的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可高达9—10.5,碱度与氨相似。如果有动物不小心落入水中,没过多久便会死亡,并且钙化成一具具栩栩如生的石雕。
在纳特龙湖独特的环境中,除了火烈鸟,没有其他动物能够生活,火烈鸟的长腿上长有鳞片,能够避免湖水的腐蚀。
纳特龙湖严酷的自然环境给火烈鸟繁育后代提供了安全保证。强烈的阳光和碱性湖水为蓝藻的大量生长创造了条件。蓝藻中含有一种名为虾青素的物质,火烈鸟吞食之后,羽毛就会变成红色或粉红色。
几乎全非洲的火烈鸟都在这些碱水湖中生活。火烈鸟对湖泊的盐碱度变化特别敏感,雨水大时,湖水猛涨,湖中盐分稀释,而旱季少雨,湖水下降,盐碱量猛增,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蓝藻的生长。因此,只要出现这两种情况,火烈鸟都会迁徙,迁徙地就是东非大裂谷中其他的碱水湖。
总而言之,湿地被誉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在湿地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的今天,我们唯有保护好这片湿地,才能让这些生灵更好地生存,将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