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一部注定两极化的文艺史诗
2016-12-24黄大宝
黄大宝
话剧现场的仪式感
严格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是程耳的第三部个人长片电影,他的个人风格在这部电影里有了更极致的展现。无论是从结构、配乐、摄影、构图还是对白、影像风格都给人一种“高逼格”的精致感。比如开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圆形加方形的构图设计,配合着人物日后的转变,非常耐人寻味。再比如几对人物之间长段落的对话,不仅有固定镜头,还有正面特写镜头快速对切,配合着一字一句慢慢道来的沪语,有种话剧现场的仪式感。
精致摆盘下的上海滩史诗
程耳在采访中说,虽然是上海的故事,但是电影连一天都没来过上海取景,“所有的景都是搭的,重新建造了一个城市。”在独特的影像风格和沪语对白的配合下,却很好地达到了旧时代的语境和还原度。包括影片的配乐也非常独特,他回避了很多中式的音乐,用了西洋乐,时而舒缓的钢琴带动整体节奏,时而气势恢弘,仿佛后面有一支管弦乐队,虽然偶尔会觉得音乐多到“满溢”而太过“史诗”,但至少能让人印象深刻。
镜头形式感十足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包括各种俯瞰镜头、长镜头和特写镜头,在形式感上做足了“面子”,以一种更高更宏观的视点来反映对现实的关照。除了镜头上的别有用心之外,程耳的“暴力美学”也在这部电影里有大量体现,突如其来的暴力场景凌厉冷峻,枪火、暴击、鲜血,在感官上给人最直接的刺激。故事中,几个段落尤其出彩比如黑夜行车施展性虐、挖坑埋人、枪战火拼都非常戏剧化。
战争年代的爱情消亡
这部电影此前的名字叫《旧社会》,之后改成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所谓消亡,说的是在战争年代,那些罗曼蒂克的爱情成了各种幻梦,被时代所消解。根据程耳的解释,片中袁泉跟她丈夫的故事代表了“罗曼蒂克消亡”的字面意思,袁泉之外的其他故事则是片名的另几种引申。在片中,做了上海女婿的日本人残忍杀害了妻子及其娘家人;不甘寂寞的交际花因为情人被丈夫放逐,却差点成了日本人的性奴隶;帮派大佬对大哥的女人心中有意但是敬而远之,忠诚的姨太太却为他牺牲了自己;只有帮派小喽啰在一场厮杀中幸存了下来,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妓女。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背景之下,爱恨情仇显得尤其戏剧化。
打乱时间线的叙事方式
在讲故事上,程耳仍然按照他一贯喜欢的方式打乱叙事,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打乱故事的时间线,在剪辑上给观众一种不知此刻置身在哪个时代的错乱之感,这也被不少人认为“剪辑混乱,想玩结构但是没玩好”。不过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电影的形式感突出,在故事上的很多重点也被忽略。比如杜江饰演的帮派小弟怎么会奇迹般在枪战中活下来,葛优饰演的大佬和他的助手杜淳如何神奇地在一场埋伏中全身而退,之后他又是如何发现了妹夫的背叛并展开复仇行动的细枝末节,这些在导演看来不怎么重要的点在叙事中都被忽略,留下的是人物在散乱的时间线里浮沉、生存和灭亡。
究竟是神作还是让人失望之作?
群星演绎下的旧社会众生相
程耳的才华遇到了华谊的力捧,这部给贺岁档打头阵的商业片干脆来了一次华语影视圈的超强阵容,葛优搭配章子怡,加上演技惊人的浅野忠信,以及杜淳、钟欣桐、倪大红、袁泉、杜江、霍思燕、钟汉良的加盟,卡司惊人。其中牵涉到的人物角色,每一段几乎都可以自成一章去做更多的铺展,比如一个黑道大佬的浮沉史、懵懂的帮派小弟的成长、交际花为爱迷途在性欲中挣扎求生等等。片中大量的演员几乎都保持着演技在线,像葛优、章子怡、倪大红、浅野忠信这样的资深大咖更是有不少飙戏的段落。
自带气场和风味
前面提到的影像风格的仪式感,其实这种仪式感充斥了整部电影,作为在那个年代的人物,不管是帮派大佬、交际花、电影皇后还是受冷落的姨太太,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管家,在举手投足、不动声色之间都自带气场和风味。特别是葛优一改以往的嬉笑怒骂,这次的大佬冷面狠毒,不动声色的暴力以及内心的柔情都令人动容;章子怡在几段展现性关系的场景中的表现也尤其出彩,前后的对比强烈;王传君和杜江关于童子鸡破处的讨论更是全片娱乐效果最佳之处。作为一部有“逼格”的商业片,程耳的确做到了既有严肃正经的历史战争反思,人性在复杂情感中的纠缠和撕扯,也有逗趣娱乐的黄色笑话供大家乐。但是导演究竟最想表达的是什么?他借着袁泉的口说:“导演说他也没准备让观众看懂,他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