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建构活动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2016-12-24沈青霞
沈青霞
摘要:文章以中班主题建构活动“热闹的大街”为例,详细探讨幼儿建构活动中教师如何能够有效介入:活动前对建构材料的选用和建构环境的创设是保证有效介入的前提;活动时教师如何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保证介入的有效性;活动后教师要注重幼儿作品的展示欣赏和多元评价,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建构活动;教师地位;有效性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可是观察发现,许多班级中的积木摆在角落,放任孩子自行建构,教师疏于关注缺乏有效指导,认为建构游戏就是该让孩子自由玩耍。而有的教师则越俎代庖地指挥这个、教导那个,到后来变成教师唱主角,孩子们等着教师下令才被动地去做。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建构水平并未提高。如何进一步澄清教师在指导中的地位,提高建构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呢?下面以中班《热闹的大街》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准确把握自己的行为。
一、“积极作为”,为幼儿的建构活动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一)材料的丰富性
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丰富的建构材料,是孩子最熟悉又最喜欢操作的,但这里的丰富性重点是指材料要从不同的方向与途径去采集,不能只在一个单一的范围内收集。从材料来源看,可以是生活中的工业包装(易拉罐、牛奶盒……)、从野外收集的原始材料(树枝、小草、鹅卵石……)、家长购买的材料(彩带、双面胶……)、教师发放的统一材料等。从材料的材质看,可以是金属的、木制的、塑料的、橡胶的……从材料的用途看,可以是为架构作品主体的,也可以是为作品打基础的……从不同角度考虑,材料就会更全面也更易操作,也有助孩子认识世界的丰富性。
(二)场地的开放性
“坐井难以观天”,封闭的建构区激发不了孩子创作的欲望。我把建构活动从活动室移到走廊上,长长的走廊更像是一条长长的大街,走廊边上放置着一筐筐孩子们亲手收集的形形色色的材料。他们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更能丰富内在想象,激起他们丰富的灵感。当然,根据不同的建构主题,建构的场地还可以选择到大厅里、草地上、沙池中等,都有利儿童大胆操作、便于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经验的铺垫性
生活给了孩子很多感性经验,但很多经验只是在头脑中形成一条痕迹而没有完整的轮廓,所以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在建构《热闹的大街》前,我带孩子们去看看大街上有哪些建筑物、房子有几层高,屋顶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不同的标志……为了让幼儿的经验有效地呈现,我让大家把自己想要建构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在纸上,做好活动前的铺垫。以便幼儿的创作灵感能一触即发。
二、“为所欲为”,教师以助手角色适时介入活动
(一)“不该出手时别出手”
有一次在建构区内的幼儿自发地讨论如何建构“一个大型高层居民区”。彬彬说:“居民区应该在大街的中心位置。”昊源说:“居住区离大街应该远一些。”我饶有兴趣地参与了他们的讨论:“现在的大街车多人多,居民区还是建在远一点的地方比较安全与安静。”孩子们一听就开始在离街远的地方搭高楼了。但这时,昊源跑来报告:“老师,彬彬没有按您说的去做,我让他重来,他不听话。”我连忙过去看,只见彬彬在商场背后建了一幢居民楼,还直接把天桥搭在了楼与楼之间,几十个桥做得非常精心,就是不让昊源拆他的杰作。
多么有个性与主见的孩子!这时,我意识到自己干预过早了,是我的发言让大部分孩子把居民楼造在了城市的边沿,却忽视了居民购物的便利。原来,适时的介入指导要注重“不该出手时绝不出手”。
(二)“该出手时且出手”
教师在幼儿建构活动中还起着主导的作用。比如正在热烈讨论时,洋洋开的大卡车太快了,天宇生气地说:“你的车怎么开的,把我的车撞破了。”洋洋也不甘示弱:“是你自己开车歪来歪去好不好?”眼看两人要打起来了,我过去说:“两位司机,我是交警,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争着向我告状,我先给他们“测酒精”,再进行“现场勘查”,最后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天宇进行“扣分”,并叫来拖车员把洋洋的车子拖到修理店去修理。交警处理事故结束了,天宇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一场矛盾也在教师的角色参与中化解了。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对孩子的适度放手不等于完全放任不管。当孩子承受不了安全等重大问题时,教师的智慧参与显然十分必要了。
(三)尊重幼儿的创造欲
孩子的世界是稚嫩而缤纷的,成人的世界却是成熟而凝固的。教师与孩子的互动起着一种互补的作用。比如有时孩子有了好的创意,我也会发出真诚地赞叹:你的想法太奇妙了,真是一个发明家……” 有时我也主动服软:“我的房子怎么又倒了,哪位建筑师来帮我?”似乎我成了一个普通的孩子,孩子们却在受尊重中萌发着创造欲。
(四)随时点拨思考促进活动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指导,这样可帮助幼儿增加探索的愿望,增强面对困难的能力。
《热闹的大街》建构活动中,我发现金铭拿着一块纸砖发呆,于是我问他:“你想用这块砖做什么呢?”原来他造一个圆形的屋顶,可是不知道怎么来搭建。他忽然愣了一下,回答说:“我想找个材料代替他。”于是他到旁边纸箱中去翻了一遍,找来一个圆形的塑料小盘,露出了笑容。所以当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迷茫时,可能是他转移了注意力产生了分神,教师通过提问可以让孩子回归原来的状态,进一步实施自己的意图和计划;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意图忘记了,提问也让他加紧思考并继续行动;当然也可能是孩子对这个意图并没有充分去思考,那么教师的提问则起到了提醒思考的作用。总之,提问的介入是为了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更快地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三、“学会让位”,从单一师评向多元评价机制转变
以往的活动评价一般是由教师来点评幼儿建构时的情况,孩子往往是以听为主。我在评价《热闹的大街》的造型时,把幼儿搭建的大街拍下来,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幼儿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搭的时候克服了什么困难,你最喜欢哪个景色,为什么。老师依次问完后说:“我们的大街搭得那么漂亮,有那么多美景!原来是你们那么多人一起合作的呀!”简短的评价使全体幼儿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得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个热情的拥抱都是弥足珍贵的,那是他们持续行动、不断建构新世界的动力所在。
后来,我会让孩子在没有完工的作品前放上“正在施工”的标志,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作品,并拍下来挂在活动室的作品展示区。有时还会带孩子到楼道末端、拐角处、大厅的旁边、楼梯的平台处开展建构活动,让孩子们的建构作品呈现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许多家长为了能让自己孩子的作品也得到呈现,也一起加入了建构活动,他们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开展了亲子建构活动,孩子们在亲情的笼罩中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们认为,多元性的评价模式是为了给孩子更多成功的喜悦,体验更多智慧的果实。多元评价在主体上可以是幼儿自己,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与同伴;在媒介上,评价可以是通过书面纸质、手机短信或者计算机,还可以是话语与表情;在评价的内容维度上可以是孩子的知识,也可以是他们的创造性与能力,还可以是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兴趣。所有这些,教师必须谙熟于胸才能信手拈来,在建构指导中发挥重大作用。
总之,建构游戏成就着孩子的想法,满足着孩子的好奇,同时丰富着孩子的经验,引导着他们的行为。提高建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他们的引路人,为他们的智慧增长使上一臂之力,但教师又不能过多干预,应该给孩子的成长留足机会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