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对舞台表演艺术观演关系的影响
2016-12-24于悠悠
于悠悠
【摘 要】 以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应用破题,以舞台艺术为研究对象,探究技术与艺术叠加下观众观演行为的发生与改变,挖 掘其艺术使命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 舞台表演艺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观演关系;观众拓展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6.11.011
【Abstract】As the pathfinder field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rt application, with stage ar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loring the change of audience behavior under the superposi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 excavating its artistic mission and social value.
【Key Words】stage performing art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udience-actors relationship; audience development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与舞台表演艺术的融汇互渗为观众开启了新的观演空间,它连接了艺术生发的现场展演空间与虚拟呈现的数字赛博空间,并直接影响观众的观演行为。
1 舞台表演艺术特性及其观演关系
舞台表演艺术,也称为舞台艺术,诉诸人的肢体表演和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表现生活,通常采用现场演出的方式输出。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以剧场为集结枢纽,在舞台特效包装和舞美氛围营造下,运用舞蹈、音乐、话剧、曲艺、杂技、魔术等表演艺术语汇,将编导脑海中的审美意象,通过艺术创作物态化为舞台艺术作品,再经过演员对艺术语汇阐释与加工,最后实现观众的现场意会与艺术解码。因此,现场观演的特殊性决定了舞台表演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1.1 表演艺术的特性
1.1.1 鲍莫尔成本病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表演艺术:经济的困境》中提出,由于现场艺术依靠人的表演,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无法由于高科技手段的改进而提高,并且每场表演所需要的时间、精力与投入不会因为场次的增加而递减。如果通过提高票价来改善收入,又会影响观众购票决策和上座率,进而影响演出收益。这就形成了具有悖论性的表演艺术特有的“成本弊病”。
1.1.2 生产、消费同时性
演出产品的无形属性决定了观众无法消费物态化的商品,而是在艺术生产的同时进行消费(艺术鉴赏),因此,舞台艺术亦具备生产、消费不可分性。这对于引起观众的观演需求、促使购票的决策行为、维系观众的“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 不可复制性
舞台表演艺术对人具有强依赖性、对每次生产(演出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每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首先,区别于一般有形商品的流水线式复制,每场演出由于时间、场地、设备的运作情况不一,同一场演出在不同时间、空间下的复演无法完全一致,难以保证每场演出的精确性和同一性。其次,区别于视觉艺术基于有形作品的展示展览,由于观众观演参与和及时反馈不同,每场演出演员在舞台上的情绪传递、表达节奏也不尽相同,不具备稳定性和可复制性。
1.1.4 精神产品的特殊性
艺术作为精神产品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舞台艺术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不同观众由于专业背景、年龄、文化、经济条件等差异,对于同一个作品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对于舞台艺术观众开发、拓展、维护则显得更举步维艰,也更不可或缺。
1.2 舞台表演艺术场域内的观演关系
传统舞台艺术的“观演关系”微妙而繁复。它流淌在观演前、中、后三个时间段里,涵养于由剧场、观众席、舞台现场多方塑造而成的场域共同体内,生发在观众与观众、观众与演员、演员与演员之间。
观众在观演前共同建构观演场域,相互交流或无意旁听他人剧透、评论,集体等待演出的到来;观演时观众的赞美、笑声或闲聊、抱怨都会对周边观众的观演心情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观演后,观众间的评价可能引起潜在观众的诞生或流失,如自发向好友推介剧目或通过自媒体进行口碑传播。每当舞台演出前,演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切磋,如热身复习、对词过戏;而演出后可以共同反思,总结优缺点,讨论再改进;在演出过程中,演员的临场发挥也会直接影响其他演员,如老戏骨的表演能立刻带领其他演员入戏,而一方忘台词、错动作都会使其他演员紧张担心。观众和演员间的关系对舞台表演艺术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观演前,不少舞台剧作让演员走入观众席,与观众进行互动,或用仪式化、情景化的导演(pre-performance)将观众带入即将勾画的舞台幻境中;观演过程中,观众的掌声、离席会对演员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而演员的入戏或失误也会使观众观演情绪产生波动;演出谢幕时观众反馈是对作品最好的及时评价,结束后演员的合影签售、教育讲座等活动也是观众拓展与维护的形式。对舞台表演艺术的观演关系探究,为下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后的观演行为提供了对比与参照。
2 虚拟现实技术的舞台艺术运用
高科技与艺术的异态混搭使新媒体艺术逐渐呈现火热的态势。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始进入艺术领域,它打破了传统观演(观展)方式,将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玩出新的花样,从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观众行为研究视域。
2.1 艺境相融——虚拟现实演出
虚拟现实,又称灵境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佩戴位置跟踪器、动捕仪器、数据头盔等穿戴设备,借助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用户身临其境般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人机交互状态。VR技术的三“I”特性——想象性、交互性、临场性,意喻着以想象力(Imagination)和创造性来建构出无法置身其中的虚拟环境,“使人穿越多重感官的交互通道”,完全沉浸(Immersion)在作品中并难以察觉,再通过动作捕捉、位置追踪进行个体与虚拟现实的对话和互动(Interaction)。因此,VR使用者观感到的是完全虚拟的场景。
VR技术在率先进驻游戏、教育等领域后,逐步走入舞台表演艺术的门庭。在前期对演员进行动捕录像后,通过高度优化渲染管线进入计算机模拟与处理,最终将表演艺术搬上远不止于舞台的任何虚拟环境中,为不同的艺术语汇寻找更加恰切的虚拟情境。目前已有“水面杂技”、“全景草原歌舞”等类型的艺境融合的剧目创作,以及VR直播现场演唱会、音乐节的尝试。VR技术、全息技术与新媒体交互装置的结合,也实现了虚拟演员的隔空表演。
2.2 虚实结合——增强现实演出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在摄像头拍摄的现实画面基础上叠加虚拟信息进行展示与互动,模糊现实与虚拟的分野,实现数码再造空间与真实语境语义的无缝对接。AR技术的虚实结合、实时交互和多感知性等特点可使用户沉浸式互摄到虚拟与现实双重场景,在嵌套式结构中解构、阐释、呈现多文本语汇,增强现实中多重感官体验。
目前,AR技术在视觉艺术的展览中已广泛运用,在观展过程中同步显示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与导赏介绍,而在舞台艺术中,增强现实常融合全息技术(有专家认为全息技术应归为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加炫目逼真的视觉特效,如:近些年春晚《万物生》、《十二生肖》等节目中满屏绚烂的幻境视效,李谷一《乡恋》一曲中与三十年前的虚拟自己同台演唱,日本岚组合在歌曲《face down》中运用AR特效无缝粘合现场舞蹈动作,美国高科技魔术大师马可·坦布斯特在TED中将增强现实与魔术表演完美糅合,第十三届国际NIME音乐大会上舞者的体感识别系统融入AR技术,起舞时周身弥漫光晕与火焰。
此外,AR技术可以将演出字幕、信息介绍一体植入表演过程。目前,西方经典戏剧、歌剧的国内巡演仍然依靠台口字幕条的跟踪提示,让观众的视点往复于演员和LED屏间,打乱了观演节奏,降低艺术欣赏体验感,而AR技术可以在现场表演的空间里巧妙“贴上”对白翻译、幕间转场介绍等,疗救跨文化演出中语言叙事类艺术的弊病。增强现实技术的介入使现实舞台表演与虚拟感官特效不分畛域,跨越了多媒体舞美包装的局囿,颠覆了观众对舞台表演艺术“眼见为实”的固有印象。
3 虚拟现实技术对观演关系的转变与影响
3.1 艺术生产机制创新对观众的影响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看做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并分为艺术创作(生产)、艺术作品(本体)、艺术鉴赏(消费)三个环节进行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极大地影响了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生产机制。
3.1.1 艺术本体的转化
舞台艺术本体属性是人以艺术语言为主导,新媒体技术为辅助,在舞台上实时进行不可逆的表演。VR技术的介入使即时的现场表演转化为具有同质性、可复制性的数字特效影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语汇和美学叙事体系,为艺术家释放无界的创作空间,为观众带来超验的审美领略。但某种程度上,这也会弱化、模糊、迁移艺术本体。过多视效干扰(visual distraction)难免会使观赏重心从关注演员、欣赏作品偏移到享受感官刺激、视听盛宴,从艺术主导到技术引领,观众到底看艺术还是看技术?艺术本体的转化是技术过多浸染后值得艺术创作者们思忖的。
3.1.2 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转变
VR全景拍摄解放了观演时空,使观众跳脱镜框式舞台下单一正向观演的桎梏,可以“走到”侧幕、演员背后观看不同视角下的表演。AR技术与现场演出的融合,弥补了语言类或叙事性表演在艺术生产和对外传播中的短板,更好地实现跨国表演艺术的对话交流与国际演出市场的审美共享,并且无法实现的视听特效可以全部虚拟呈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景舞美、多媒体设备的生产投入。同时,VR表演的录制、影像制作和配套设备在前期会产生较高投入,却只消耗一次演员精力、成本、场租,随后通过数字影像的大量复制、时空无限性放映,可获得长远收益和观众积累。诚然,在生产技术不过硬的情况下,虚拟现实技术也存在逼真度低、佩戴感差、观感眩晕、画质模糊等短板,尚需时日加以完善。
3.2 观演关系的影响
3.2.1 现场场域瓦解
当虚拟演员的三维模拟逼真如同真实演员,当虚拟视效吞噬了现场表演时,上文所提及的观演关系也被改变。VR观演隔离了观演前观众之间、演员和观众间的现场交流;观演中,观众对演员、艺术本体的纯粹关注在AR视效的障目下逐渐削减,演员每一场表演的即兴发挥在VR演出中搁浅,观众的掌声、呐喊无法及时反馈并激发台上演员;观演后,观众间的口碑评议、演员间的探讨反思也随着VR观演结止而散佚。
3.2.2 虚实场域重塑
无论是在“舞台艺术+VR”所催生的纯虚拟场域下,观众完全沉浸在360°全景架空的拟真环境里,还是在“舞台艺术+AR”所架构的虚实浑融场域中,观众难以辨认虚拟视效与现实发生的边界,场域的重塑都首先提供给观众“沉浸式观演体验”。其次,交流式信息传递、交融式虚实结合中也创造出“交互式观演体验”,例如,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与AR的结合,重组并深化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观演关系;全息投影与虚拟现实在演唱会上的尝试,搭建了演员与虚拟演员之间全新的映射关系。第三,它引领了“自由式观演体验”:VR舞台表演艺术不需要全部主体在场,双向解放了演员和观众。
3.3 观众流量的走向
有学者预言,当虚拟现实技术极度成熟,画面清晰精美、虚拟逼真难辨、感官特效震撼、穿戴设备舒适,剧场中的观众将渐次流失,反之选择足不出户地欣赏演出。然而,舞台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就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即便虚拟现实技术能使观众身临其境、比临场更享受视听震撼,也很难让所有观众把观演现场体验的快感,全部转化为对于精美制作的可复制影像的满足。观众需要非虚拟世界中的真实表达,在人的劳动(演员的表演)中与之产生情感共振。“演艺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间,不会甘心让机械代替自己”,可能逐步回归艺术本体的探寻,转向不依赖壮观场面、宏大叙事的呈现方式,或是尝试以观众深度参与、观众现场反馈为诱发点的半即兴创作。而“观众为了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也不愿放弃现场活人表演所带来的独特精神享受”。虚拟现实演出建构了新的观演秩序,在对虚拟特效的感官冲击麻木、对科技艺术的猎奇欲望平复之后,更珍视演员在面前的真实表演,自此,传统舞台表演将成为区别于机械复制艺术的、具有膜拜价值的光晕(Aura)艺术,其不确定性、不可复制性(唯一性)、成本弊病或将成为其宝贵特质。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与舞台表演艺术的联姻不会使观众消弭,反之可能拓展潜在的观众。
4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舞台表演艺术跨越了物理空间的创作藩篱,开掘着新生科技艺术的美学旨趣,探索着观众感知经验的规律与极限。虚拟现实技术与舞台表演艺术的耦合,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们或共生,或互补,或依存,也必将深远地影响观众行为,带来观演关系的变化,为舞台表演艺术提供着无限的创作遐思、阐释可能和观演价值。
参考文献:
[1] Pair, J. The Duran Project: The Augmented Reality Toolkit in Live Performance. The First IEEE International Augmented Reality Toolkit Workshop, 2002.
[2] Scott deLahunta.Virtual reality and performance. Performing Arts Journals,2001.
[3] 张朝霞. 演出经营与管理.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导读. 周颖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 马克·波斯特. 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7] 李怀骥.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及创意方案,中国数字博物馆大会,2011.
[8] 李怀骥. 虚拟现实艺术:形而上的终极再创造,今日美术,2009 (4).
(编辑 张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