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魅力新巍山
2016-12-24文图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
文图/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
辉煌六十年魅力新巍山
文图/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
今年11月9日,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的日子。巍山县举办了富有巍山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巍山60周年成就展及摄影展、全民徒步穿城等富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极具巍山地方特色,展示了自治县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大理州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拥有“南诏古都、彝族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6张名片,也被称为“中国彝族打歌之乡”“中国名小吃之乡”等美誉。清代时被御封为“文献名邦”,如今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彝族祭祖圣地和茶马古道重镇。
数说巍山历史名城铸辉煌
1956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巍山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各方面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巍山县的发展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56年的824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56年的56元提高到2015年的1.5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从1956年的4元提高到2015年的987元。
农业生产跨跃发展。建县初期,全县没有一座中小型水库,有效灌溉面积仅3.75万亩。到2015年,全县共建成水库69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66座,有效灌溉面积达19.4万亩。2015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335公斤,是1956年的2.9倍;肉类总产达4.47万吨,比1956年增长了45倍。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8.47亿元,是1956年的2203倍,年均增长13.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6年的509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6.06亿元,增长了314倍,年均增长10.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建县以来,巍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4亿元,比1956年增长14493倍,年均增长17.6%。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59年的124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3518公里。小湾水电站、华能大理、华能巍山风力发电站等一批大型水电、风电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通讯也从建县初期的“马背传书、自行车送信”到现在的户均拥有2.1部移动电话,邮电业务总量从1956年的3.7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23亿元,增长了3310倍。全县83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水、电、路和网络宽带村村通。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巍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34元,比1956年增长238倍,年均增长9.7%;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500元,比2000年增加了20631元,年均增长1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6.42亿元,是1956年的4497倍,年均增长15.3%。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全县各类在校学生数从1956年的1.7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9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56年的47.4%提高到2015年的99.87%。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56年,全县仅有1个电影放映队,1个剧团,1个文化馆。到2015年,全县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3个,县图书馆藏书5.86万册,“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6% 和99.2%。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卫生机构从1956年的4个增加到2015年的143个,床位从34张增加到99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71人增加到1165人,医疗条件大幅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和谐巍山民族团结共繁荣
巍山,是一个民族众多、宗教多元的自治县,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白族、傈僳族等25个聚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5.45%,境内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以及彝族土主信仰等多元宗教共存。自唐以来,南诏国发祥地巍山一直是云南乃至祖国西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巍山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1988年、1998年、2014年共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24个、云南省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多次被省州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2年4月,巍山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工作。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力争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跨越,繁荣稳定开放创新新跨越,推进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单位、示范样板村建设;紧抓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结文明生态村,和谐寺观教堂,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社会管理创新模范镇;实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整村推进工程、特色产业培植工程、毒品整治成果巩固工程、民生保障和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好、村容村貌好、基层组织好、民族团结好、社会和谐好、乡风民风好、遵纪守法好。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巍山以永建地区为核心,打造了1个样板村、4个特色村、5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命名了25个“和谐寺观”、3655户示范户、29个州级示范单位,141个县级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全面增强了民族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发展基础,巍山由15年前的全国毒品问题整治重点地区,成功转变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典型。
今后五年,巍山县委、县政府将抢抓习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习总书记“民族工作的关键是团结,民族地区的重点是发展”的指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围绕把巍山建设成为云南第一、全国一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目标,精心实施“151561”示范工程,至2020年,把全县10个乡镇建设为民族团结示范乡镇,建设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10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50个示范单位、60个“和谐寺观”、10000户示范户,全面深化示范县建设工作,全面深化示范县建设,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宗教活动在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继续开展党的感恩教育,教育各族群众、各界人士饮水思源,相信党,热爱党,感恩党,歌颂党,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努力把巍山建设成为全省投资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多元民俗特色文化的中心和目的地,让多彩巍山更加出彩。
幸福巍山齐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巍山县是国务院列入的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县,也是全省今年第一批12个退出贫困县之一。全县共认定有建档立卡贫困乡2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2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639户、19423人,贫困发生率为7.11%。2015年7月以来,巍山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2016年全县贫困乡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11700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脱贫摘帽目标,狠抓精准脱贫。
多渠道破解项目资金整合难题。2015年追加500万元县级财政预算资金,县本级合计投入217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2016年,压缩660.88万元公务经费作为脱贫攻坚专项经费;县财政预算1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脱贫摘帽工作,筹集3090万元信贷扶贫风险补偿金,配套“农危改贷”县级资金2300万元,预计脱贫攻坚的县本级资金将突破7000万元,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9858万元。共整合到位项目资金11.2亿元,下拨6.1亿元,争取金融扶贫资金10亿元以上、贷款到位5亿元,扶贫产业贴息贷款下达资金额度4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贷款2.5亿元,撬动群众自筹10亿元以上。巍山县全年投入到脱贫摘帽的专项资金预计将突破30亿元。
越常规破解易地搬迁点动工建设难题。迅速编制《巍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20个集中安置点和10个分散安置点,搬迁农户302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59户,规划总投资达10.26亿元。严格按照“厨卫入户、人畜分离、人均25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全面启动搬迁点建设。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快速推进工作。县领导带领住建、国土、林业、水务等职能部门实地到每一个搬迁点召开现场办公会,破解土地、林地使用审批等政策难点,现场确定责任事项;由县财政用暂借支出的方式,提供给搬迁点前期启动资金,确保搬迁点条件成熟一个即可破土动工一个。
破解实施难题,推动整乡整村项目实施。巍宝山乡规划总投资20011.02万元,受益贫困户1190户。现下达扶贫专项资金1500万元,已完成投资14455.96万元,占投资计划的72.2%;青华乡规划总投资18484.14万元,受益农户4895户,下达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完成投资14996.86万元,占投资计划的81.1%。2015年第二批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8个乡镇12个行政村,受益农户6159户,项目概算总投资15337.498万元;2016年第一批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6个乡镇11个行政村,受益农户7123户,项目概算总投资15657.45万元;2016年第二批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2个乡镇3个行政村,受益农户2456户,项目概算总投资4747.22万元。2015年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10个乡镇10个自然村,受益农户1172户,项目概算总投资2312.17万元。
创新产业帮扶模式破解帮扶难题,力保产业全覆盖。以党建扶贫“双推进”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按“党支部+贫困户+X”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探索出云南艺术学院帮扶巍宝山乡种植蔬菜带动203户、大理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扶庙街镇100户、庙街兴荣养殖合作社帮扶200户、新街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罗勇帮扶村内54户脱贫等多种帮扶模式。目前,巍山县共投入5279.88万元资金,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活力巍山谱写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时期,是巍山打赢脱贫摘帽退出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巍山大有可为、谱写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战略期。
随着“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瑞对外开放经济带和澜沧江流域经济带以及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巍山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实施和滇西边境片区扶贫攻坚将为巍山县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随着大临铁路、大临高速公路以及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为巍山县培植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新的空间。
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等约束条件,按照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巍山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投资效益明显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且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能耗大幅下降。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设成为全国民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全县脱贫摘帽任务按时圆满完成。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收入差距缩小。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开放平台和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引进来”和“走出去”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权得到切实保障。永建地区禁毒整治成果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取得新成效,建成全国一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建成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