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四说”
2016-12-23刘爱琴
刘爱琴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了数学教师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这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要学会延伸教材内容,注意改题训练,善于改造原题并使之具有开放性及以适当的活动辅之于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当下,有的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完成任务了。然而,新课程改革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了,给了教师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这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此,笔者略谈一二。
一、延伸教材内容
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介绍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等。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等知识。如北师大版教材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形式来呈现出来。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必须明确各类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同时有些教材内容虽被安排在不同的章节、册次,但关系却非常紧密,为日后的学生学习做好铺垫,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做到正迁移。
六年级上册教材在第五单元“百分数”中安排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教学。这个知识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到该章节突然接触这类问题,有许多后进生不太容易接受。因而每年在学完第二、三单元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建议数学教师出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梯次训练:
1、苹果比梨少1个,梨有5个,苹果比梨少的个数是梨的几分之几?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很容易完成:1÷5= 1/5
2、梨有5个,苹果有4个,苹果比梨少几分之几?老师使学生知道,此题同上题是一样的,只不过叙述不同。因为条件中的数比较小,教师很容易通过操作(如左右手分别拿着4、5支粉笔等)让学生直观理解,再加上从这以后的长时间训练,为学生以后学习类似的百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改题训练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整个思维过程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可适当地对一些看起来比较难懂的题目进行改造,使学生容易理解,从而逐渐理解那些难懂的题目。当然,改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力求降低坡度,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有位教师在教“鸡兔同笼”时,当计算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或把兔看成鸡,多或少算了几只脚,学生都能正确地用4-2=2计算。一旦遇到下列“鸡兔同笼”问题就有些困难了:一次数学竞赛共10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或不答一题扣6分。小明最后得了36分,他答对了几题?因为学生没有学过正负数,也很少有倒扣分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有很多学生仿照鸡兔例题用“10-6=4”来计算。无论教师怎么解释,都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云里雾里,无法接受,于是教师便将上题改成了:十根温度计有两种温度,一种10度,一种零下6度,总和36度,10度的温度计有几根?此时,教师再来讲解把零下6度看成10度多算了几度,学生迎刃而解。
三、改造原题并使之具有开放性
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放性问题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分析,展开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充分显示出思维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性化,从而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况且单一的问题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考虑把教材中的单一的问题转变成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开放性思维训练,能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让有能力的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如讲解数学六年级上册“折扣”一节的例4时,有位教师加了以下问题:
爸爸和小雨从商店出来,看到地摊上有人在卖一本旧《西游记》,标价20元,请你为小雨谈谈价,打几折?实际需要多少钱?便宜了多少钱?在思考、讨论,特别是自由打折的过程中,连一些学困生都理解了“打折”的意义,知道打折后的价钱并非降低的价钱。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这类开放性问题不同于在固定条件下研究固定结论,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个性很有益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开放性问题经历适当的数学交流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上的单一性,从而达到个性良性发展的目的。
四、以适当的活动辅之于教学内容
数学活动情境的创设,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例题后,只用简单的一句话作了这样的解释:人们通常用“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和减少的幅度。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概念,我设计了一项比赛:学生甲和乙第一次看书页数分别为20页和30页,第二页分别看了25页和36页,谁增加的幅度大?按这个幅度下去,多少次甲可以追上乙?我让学生分两组用计算器进行比赛(四舍五入取整数),结果只需要12次,甲就能追上乙。学生通过比赛明白:虽然乙比甲的起步高,但没有甲增加的幅度大,还是被甲追上了。通过比赛,让学生对“幅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做适当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当然,灵活使用教材的形式,渠道多种多样,如自制并创造性地使用教具,开发、创新练习题等等在这方面都大有潜力可挖。选择处理教学内容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根据实际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祝新宇.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关探析[J]. 江西教育科研, 2006(7).
[2] 王斌华. 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 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