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

2016-12-23杨阿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欣赏感悟古诗词教学

杨阿波

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经典的诗词,是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古诗词,教师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背景、知诗人、知诗体的基础上,完成鉴赏、品味和拓展的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诗词情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感悟 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04-01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它好比一枝艳丽的奇葩永远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小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经典的诗词,它们是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下面,就如何搞好古诗词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了解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促进对诗意的理解

学习古诗词不能不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因为了解这些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诗句内涵和诗词主题的理解,提升学生感知与理解能力。尤其是在第二、三学段教学古诗词,一定要根据作品特点和学生的能力背景,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介绍。比如,面向六年级的学生,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笔者安排学生在课前要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杜甫的生平,以便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课堂上学生兴奋地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表现出盎然的兴趣。笔者先后深入到不同小组进行巡视,发现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关于杜甫,有的学生提到了“诗圣”、“诗史”等说法;还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安史之乱”的故事。笔者听了学生的讲述,格外佩服他们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对他们能够在小组内进行资源分享的做法表示认可与鼓励。

实践证明,安排学生在课前了解背景,走近作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跟教师在课堂上直白地告诉相比,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自主搜集信息的做法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体现了“重过程”的教学理念。

2 讲解诗体特点,增强对诗词体裁的感性认识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能仅仅停留在读读诗句、理解字义、背诵翻译这一层面,而应当适当地给学生介绍、讲解关于诗体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学生对诗的感性认识。当然,介绍诗体可以在第二、三学段进行,第一学段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接受能力弱,没有讲述的必要。经常向学生介绍诗体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会逐渐地懂得什么是绝句(五绝、七绝),什么是律诗(五律、七律),词又具有什么样的样式,而这对于促进学生欣赏诗的形式之美是大有帮助的。比如,关于律诗的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先后出现了两首律诗,一首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另一首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长征》一诗时,教师就要给学生介绍什么是“七律”,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每一行都是七个字,一共八行,当然诗句中还要有工整的对仗,诗句要讲究平仄等。当学习杜甫的这首“快诗”时,还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征》在形式上的特点,并将杜诗与之作比较,找出形式上的共同点,以帮助巩固“律诗”的概念。再如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诗篇,则要向学生介绍宋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词为为什么又叫“长短句”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关于诗歌体裁方面的知识不宜讲得太深太多,否则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相反,教师应把握好一个“度”,以学生可接受、可领会为原则。

3 品析重点词句,加强诵读感悟,培养理解与欣赏能力

“诗言志”,诗人作诗总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意愿或心境。在初读诗句、感知内容之后,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理解诗词主旨,借此培养理解与欣赏能力。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情感酣畅淋漓,欣喜狂态跃然纸上。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涕泪满衣裳”、“漫卷”、“放歌”、“纵酒”等词语,来体会诗人因收复失地而欣喜若狂的心情;然后,再透过诗人的“喜”来体会其浓浓的爱国情怀。

除了指导学生品析、玩味重点词语及传神之笔外,还要加强诵读训练,以读促悟,读悟结合。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古诗,在内容上都抒发爱国情怀,但区别在于前者写“喜”,后者道“悲”,但悲喜之情都源于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时,笔者作了这样的朗读指导,第一首诗前两句要求学生读得舒缓一些,后面六句逐渐加强语调,以传达出诗人的兴奋之情;尤其是最后写诗人规划好回家路线的诗句,语速更应加快,以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的迫切心理。对于《示儿》的朗读要求是,语速要慢,前两句要读出诗人的无奈与遗憾,后两句对儿子的“遗嘱”应该读得沉重而又不失坚定,传达出诗人告知儿子时的语重心长。

4 进行适度拓展,切实促进知识积累与情感积淀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扇窗口,学习古诗文要在掌握这个“例子”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一篇辐射到多篇,积少成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式发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他们心里自然会萌发对诗词的情感,并且得以不断地深化和巩固。古诗词资源是丰富的,为此,教师应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积淀。比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或让他们搜集《春望》、《月夜》等其他爱国诗篇;而教学陆游的诗之后,则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诵读《十一月十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领略诗人的爱国情怀。当然,这只是围绕文本作者进行的拓展,其实还可以围绕“爱国”这一主题,鼓励学生搜集其他诗人的作品,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李商隐的《泊秦淮》、林升的《题临安邸》,等等。学习表现爱国之情的诗篇是这样,学习关于哲理、关于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等主题的诗篇都可以这样进行拓展。事实证明,这样以一篇带多篇的拓展,学生是乐意接受的,对于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升华思想情感都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教学古诗词,教师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背景、知诗人、知诗体的基础上,完成鉴赏、品味和拓展的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诗词情结。

猜你喜欢

欣赏感悟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