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勒的等值理论述评

2016-12-23刘明远祝燕云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科勒

刘明远+祝燕云

【摘要】翻译是涉及到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思想、艺术交流的,含有众多因素而且错综复杂的一门学问。等值理论是翻译理论的核心之一,对于译者的翻译实践有很大的帮助。科勒是瑞士的语言学家,本论文根据其著作整理其翻译等值思想。

【关键词】等值理论;翻译等值;科勒

科勒(Werner Koller)1942年出生于苏黎世,语言学家。1979年在斯德哥尔摩获得博士学位。1974年至1978年在海德堡大学执教。1978年以后在卑尔根大学执教。1979年,科勒出版重要论著Einführung in die ?bersetzungswissenschaft,提出等值理论。

科勒认为等值的概念要基于三个基本原则考虑:

首先,等值表示两种文本存在翻译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存在等值关系。等值的概念不是关于翻译关系的方式,而是翻译的要求:“这种关系必须进行额外的阐述”。就原文而言,翻译的等值是对其在内容上准确的阐述;

其次,为了确定等值关系的类型,必须使用相应的体系。这意味着,当目的语的文本符合相关体系的要求时,目的语和原语的等值才能成立。等值的要求包括比如原文的内容、风格、功能、美学等方面要延续在译文中,并且要顾及到接受者的语言风格、文本、实用等条件;

第三,只有目的语和原语翻译统一时,才能实现目的语和原语的等值。而在原语统一和目的语等值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这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其价值保留的程度不同。而这种价值保留的程度不用受等值翻译类别的影响。

科勒将等值翻译的框架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外延等值(Denotative ?quivalenz)、内涵等值(Konnotative ?quivalenz)、文本类型等值(Textnormative ?quivalenz)、语用等值(Pragmatische ?quivalenz)、形式-美学等值(Formal-?sthetische ?quivalenz)。

一、外延等值

外延等值,是指der au?ersprachliche Sachverhalt,der in einem Text vermittelt wird(语言结构外的内容,而语言结构外的内容是从文本内获得的)。科勒将den ?quivalenzbegriff, der sich am au?ersprachlichen Sachverhalt orientiert(体现语言结构外内容的等值概念)”称为“外延等值”。在外延等值的情况下,翻译的难点在于描述不同的语言对潜在意义的等值关系,并要指出在实际翻译情况下文本等值翻译的决定因素。在描述理性义等值关系中,词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求和交际目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很强的创造力,但是也不忽视语言形式美的再创造。从译者的角度来说,外延等值可以通过注释式的翻译过程来实现。就原文词汇与译文词汇而言,科勒划分了五种类型:“一对一(Eins- zu- eins - Entsprechung)、一对多(Eins– zu– viele - Entsprechung)、多对一(Viele-zu- eins- Entsprechung)、一对零(Eins- zu- Null- Entsprechung)、一对部分(Eins- zu- Teil- Entsprechung)”:

“一对一”的形式,即原语的表达和目的语的表达式一一对应的。当目的语有多个同义的变形时,这种形式会产生翻译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选词时,一定要选择外延义相对应的,而涉及到内涵义层面的则不是等值的。

“一对多”形式,即当原语等值翻译成译语时,原语的词语在目的语中有很多意思相符的词。译者可以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对双语的理解和文章内容来确定目的语的选词。

“多对一”形式,指翻译原语时,针对同一个意象,原语有很多词可以表达,译语词汇只有一种翻译可能性。

“一对零”形式,该形式针对目的语的词汇体系缺陷而言。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原语意象相对应的词语。译者的工作在于找出合适的方法填补这些空缺,比如把原语的词汇直接引用到译文或者用注释、下定义的方法翻译,将原文改译等。

“一对部分”形式,是指原语翻译成译语时,译语只有一部分能与原语对应。

二、内涵等值

科勒指出die im Text durch die Art der Verbalisierung vermittelten Konnotationen bezüglich Stilschicht,soziolektale und geographische Dimension,Frequenz(内涵等值涉及到语体、社会文化和地域的认识深度,文章中的内涵义可以通过动词化的形式获得),他将遵循这种类别的等值概念,称为“内涵等值”。在内涵等值中,借助内涵深度理解原语文本风格,并用适当的形式表述在译语中。科勒将内涵等值划分为:语体义的内涵等值、文体作用的内涵意义、应用范围的内涵意义、地域来原的内涵意义等。

内涵的划分标准是多样的,如:语言层面(口语语言、标准语言、诗歌语言),说话人(学生、工人阶层、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市民),地理因素(籍贯、奥地利德语、施瓦本方言),传播媒介(书面传播、口述传播),语言表达(老式语用、矫揉造作、流行语、形象的、直观的),语用频率(常用、不常用),评价(积极、消极、批判)等。

三、文本类型等值

文本类型等值是指die Text- und Sprachnormen,die für bestimmte Text gelten(不同类型的文章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本规范和语言规范),并将翻译中涉及到这些规范的等值概念称之为“文本类型等值”。译者翻译时需要保留原文语体和文体规范。这就要求译者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文本类型等值。译者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来确定翻译方法甚至是文章结构。译者在翻译这类文章时虽然不能改变文本的功能和语境,但是可以改变文体功能和文本原有的特点。通过翻译使原语和译语表述无差别。

影响文本类型等值翻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语义、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当原文转换成译文的时候,表达方式、文体风格成为影响等值程度的主要因素,原语里的同一个句法单位,在译语里除了固定用法外,时常会有几种等值程度不一的表达方式与其对应,表达方式的取舍,也会影响译文的等值程度。同时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语法差异,这导致它们传达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异。译语无法对应原语某些语法结构。这时译者也不得不对原文的信息增加或者删减,做出某些取舍。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各方面因素都需要考虑。

四、语用等值分析

科勒将die empf?ngerbezogene ?quivalenz(针对译文接受者的等值)称为“语用等值”。科勒指出在翻译中der Empf?nger, an den sich die ?bersetzung richtet und der den Text auf Basis seiner Verstehensvoraussetungen rezipieren k?nnen soll,bzw. auf den die ?bersetzung eingestellt wird, damit sie ihre kommunikative Funktion erfüllen kann(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顾及译文接受者,并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译出让读者能接受的文章,这样才能实现交际的功能。)。鉴于语用翻译等值,译者一定要先分析文章是针对哪个层次的接受者以及什么样的交际情景,以便译者在翻译时将原文的“损失”降到最小。这种等值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可以弥补外延义、内涵义翻译的不足,还可以抵消翻译过程所造成的语言内部结构、社会文化、文本意义的损失。

译文能否被译文接受者接受,除了语言层面还受其他因素制约,如:译文接受者的社会地位、译文接受者的知识储备、教育程度以及译文接受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五、形式-美学等值

科勒将bestimmte ?sthetische,formale und individualstilistische Eigenschaften des AS-Textes(在译文中充分体现原文文章的美学、形式以及个人修辞特点的等值概念)定义为“形式-美学等值”。译者在坚持形式-美学等值翻译原则,翻译时既可以使用译语文化中已有的形式和表达方法,也可以自行创造新的形式。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遵循文章原有的特点,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词汇、句法、修辞、结构都应该正确的运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译文表达原语的美学效果。形式-美学等值翻译的任务在于实现原语和译语在节奏、韵律、词汇和句法修辞上的翻译的等值。形式-美学等值的方法和表达形式应用很广,既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存在于非文学作品里。

每个翻译任务都包含大量的不同的等值要求。这些等值要求不可能全部实现,必然会有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科勒的等值翻译理论能够指导译者结合多种角度、多种因素实现译文语言。

【参考文献】

[1] Koller, Werner. Einführung in die ?bersetzungswissenschaft[M]. Heidelberg-Wiesbaden: Quelle und Meyer, 1992.

[2] 屠国园, 廖晶. 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 中国科技翻译, 2001(02).

【作者简介】

刘明远,女,硕士学位,井冈山大学助教。

祝燕云,女,硕士学位,井冈山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科勒
说谎的太太
意外的敲诈
钟表店失窃案
拐骗犯露馅
书房里的抢劫案
真相大白
不翼而飞的五百元
不应是一片寂静
KOHLER Make Every Choice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