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发散思维能力

2016-12-23姜丽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语感语文课堂学生

姜丽娜

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拓展发散思维,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拓宽思维。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思维的发散。郭沫若同志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和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语感;发散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8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拓展发散思维,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拓宽思维。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思维的发散。郭沫若同志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和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一、朗读吟诵重点句段

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

二、咀嚼品味关键词语

培养语感,有的应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让学生明辨字词的准确性,培养正确的思维,以求“语语悟其神”。《金色的鱼钩》一课,“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捧”与“拿”“端”,以及“嚼”与“吃”。经过品味,辨析出“捧”更能显示老班长对碗里东西的珍惜,“嚼”才能反映草根、鱼骨在嘴里难以下咽。尽管难吃,还当宝贝似的用双手捧,深刻地反映当时条件极端艰苦。老班长断粮多天,在饥饿威胁下一直想着三个病号,自己吃鱼骨头草根,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崇高啊!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运用思维的力量,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蕴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

三、推敲揣摩标点符号

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郭沫若在《沸羹集》说:“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是文字的眉目,在玩味句子的同时,切不可把标点忽略。在《忆铁人》中,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可设疑引思,引导思维:1. 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2. “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3. 这时,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4.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矛盾复杂,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调头,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体味出铁人是性格直爽、勇于改错的好党员,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

四、引入情境,联想体验,培养发散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有些课文,可以凭借范读或录音,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在《月光曲》教学中,听着配有“月光曲”的朗读,使学生产生联想,仿佛和穷兄妹一起在静静地听着,想象着月光、大海……在唤起的情感经验中理解感受文之情,明白了“陶醉”的意思,再通过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了解到对穷兄妹的同情、遇到知音的激动以及茅屋里产生的激情,了解到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五、调动感官,思维并行,形式多样

培养语感,特别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1. 绘图。《詹天佑》中“开凿隧道”一节,让学生自己阅读,画出隧道示意图。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区分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同时凿进法,了解到詹天佑针对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不同地理情况,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的开凿隧道的方法,真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2. 填表。《高尔基的童年》一文中写出了阿辽沙在店主人百般阻挠下刻苦读书的事,可以制成表格,让学生边读边填,“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阿辽沙怎样读书,店主人怎样反对,阿辽沙怎样对待,说明什么问题”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感知。

3. 复述讨论。语感的培养除了以上这些隐形交流外,还需要学生经常处于语言之中进行语言交流。课堂中的复述,讨论争辩,回答问题都是训练语感的手段。通过语言参与,让学生处于多形态交往中,感知语言、熟悉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感的敏锐,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

总之,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思维,思维的发散离不开语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语感语文课堂学生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赶不走的学生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学生写话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