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会展教育改革
2016-12-23张敏
编者按:近日,《中外会展》杂志社与上海会展研究院在上海大学联合举办了“会展教育与实习就业沙龙”,同时举行“中外会展校企合作联盟”创始成员颁牌仪式。来自京、沪、粤、苏、浙、皖、豫等七省市八十多位会展业界学界代表,以及上海大学会展专业二十多位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共同探讨产学研如何协同创新、务实突破,以及面向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专业化创新型会展人才培养等问题。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教授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资深的会展教育工作者,从国际竞争和会展强国建设角度,针对会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的见解,对会展行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期“观察”栏目特刊发张敏教授根据个人演讲整理出的原创文章,以飨读者。
一、会展业崛起是世界奇迹
会展人当引以为自豪的是,中国崛起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强劲需求。改革开放促成了三次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国GDP总量从1978年不足6000亿,到2015年67.6万亿,增长110多倍;从不足美国1%,增长到美国的60%,预计2030年前后将追平美国;人均GDP从不足160美元到7800美元,增长50倍,未来或将超过2万美元,实现民富国强中国梦。
现代会展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型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创新激励、供需互动、产业关联、社会整合和文化认同等各方面,包括全球经济治理和大国与周边国际关系改善。奥运会、世博会、汽车展、工博会、艺术节、电影节、APEC、G20等不一而足,无不为民族复兴大展身手、各显神通,促成了蒸蒸日上的民族复兴。2015年中国会展业产值近4000亿,拉动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6万亿,解决就业岗位超过3千万人。
我们已初步建成了会展大国,然而面对国际竞争,会展强国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会展业是我国加入WTO最先承诺全面开放的产业。十几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的亚太市场中心地位的确立,其规模影响已经从常被忽略不计的世界边缘,发展到占世界会展业总量12%以上,开放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时至今日,德国、英国的展览公司,美国、瑞士的会议代理,西班牙、巴西的节庆活动,已经抢滩几乎所有大中城市。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就外部环境而言,未来中国会展业将在国外和本土两个市场,全面迎接来自会展强国的专业化品牌化竞争,迫切需要我们大量培养和启用国际化会展专才。
从内在需要看,会展业本身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现场集聚,服务于以经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交往沟通活动。它不仅需要以会展人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创意和创造为主要服务品产出,而且要以全球竞争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决定了未来会展业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竞争。为此,国务院15号文件要求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如上海市政府2015年34号文即明确要求加快国际会展之都建设,鼓励中高端会展人才培养。
要而言之,会展教育正在从追随赶超走向创新引领,并积极参与我国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二、会展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会展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是会展教育尚不足以支撑强国建设。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单质化、浅表化、趋同化,比如重应用技术现场管理,轻策划创意国际开拓;重到岗即知即会无条件上手,轻市场经营才尽其用等。为此,会展院校亟须解决培养质量问题,充实内涵优质发展;解决学术水平问题,问题导向成果反哺;解决教育结构问题,分级分类健康发展;解决学科平台问题,交叉协同创新发展。这就要求会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专业化、国际化、多样化,既不能缺少策划创意市场营销学科,又不能缺少媒介展演网络数据学科;既不能缺少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方向,又不能缺少经济管理现场运营方向;既不能缺少高职高专应用技术型院校,又不能缺少本科硕博一流研究型大学。
此外,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会展教育的三项基本要求,即会展基础、专业市场和外语能力;三项行业素质,即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早已内化为会展人的宝贵传统,值得学界坚持不懈地长期信守。未来会展教育还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更加注重市场调研方法、创意策划能力、现场体验管理、新媒体新技术掌握,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VR展演等新工具使用,根据新时代、新需求和新的竞争环境,切实结合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针对性解决学科设置、目标定位、师资培训、方法途径等问题。
上海大学经过多年摸索获取了几点体会,愿与同行分享交流。一是为求理论联系实际,倡导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具体做法,包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中动员本科生、研究生深度参与,开阔他们的胸怀,培养他们的兴趣,坚定其专业志向,提高其眼光品位和动手能力。为了增强动手意识,积累感性经验,学校积极组织专业实习和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建设和利用集约化会展人才实训基地。实际上,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如果不同院校各自为政搞重复建设,一定会出现少慢差费、利用率低等弊端。经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呼吁建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期主持建成了旨在扶持“创业”、“创新”,专门面向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上海会展实训基地,为会展人才培养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有助于提高上海会展人的策划创意、设计搭建、多媒体展演和现场管理等实践操作能力。目前产学研各方正在就共商共建共享,研讨具体途径和办法,以便充分利用这一国内首创的会展人才培训机制,提高专业化集中培训的水平和效率。
二是为了提高实习成效,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从经常化稳定化的交往沟通中寻求相互理解和协调配合。当前会展院校的实习安排普遍存在困难,主要问题是教学进程与档期节奏不同步。院校教学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展开。这是刚性规则,不允许随机变动。企业用人则要根据档期安排,体现季节性、多样性、分散性特点。这也是刚性需求,无法随机变动。于是,校企双方在实习节点上试图并轨运行,把对方活动与自身日程纳入统一程序,总是会出现时间冲突,难以求得一致。解决此类问题,我们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双方的交往沟通,在理解和友谊的基础上找到制约因素,进而分头努力,尝试个性化对位,合力协调运行节奏不一致问题。这中间,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需要提前建立并形成惯例化日常沟通,在校企双方的经常性接触中加深了解,形成默契,进而分头寻找和协调合作时机,形成校企合作的最佳机缘。
此外,实践中还有一个技能实习不到位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众所周知,会展实习大体分三种:认知实习、技能实习和就业实习。其中,认知实习重在接触了解,学生面对的是新鲜事物;就业实习意在寻找工作单位,学生要把学业和前途联系起来,学会市场化生存。技能实习就提高学生实际能力而言,肯定最重要,然而恰恰是在这里,目前学生反映最大。实习归来,学生普遍抱怨学不到东西。这就给我们会展企业提出了问题:如何加强实习安排和人员指导,充实技能实习的专业化内容?
三是多方协同,切实解决就业入职薪酬偏低的问题。对此我们曾做过会展业薪酬专题调查,从而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会展专业毕业的同学反而不愿意在会展行业就业。面对这一现象,院校也着急,又不能包办代替。因为目前学生就业已全面放开,以市场化双向选择为原则,就是说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求职与用人双方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上述调查显示,不是我们的学生不爱会展业,而是我们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远见,不懂得爱护和积累中高端后备人才,集中体现为会展业入职薪酬偏低,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在这里,市场失灵被双边放大。对此,或许有必要郑重请会展企业,切实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校企协同一起来解决问题。
应当看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国际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建设,人才和队伍是核心。如果任凭人才流失,那就不仅仅是本土企业失去了人才优势,而且竞争对手很有可能会把相关人才延揽过去,进一步形成跨国巨头对本土企业的人才压力。简而言之,这也不利于会展强国的建设。一方面是本土企业缺人才,一方面是本土人才无法为本土企业所用。两大困扰叠加在一起,会直接影响一流人才的吸引和任用,制约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会展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根本环节,是创造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会展强国建设,要求薪酬标准能够适应职业尊严、人才储备和国际竞争力需要,使我们的本土企业有可能率先成为会展人才的集聚中心,一流人才的孵化平台,以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广阔天地。
为此,笔者建议会展企业,为迎接市场化国际竞争加强人才储备。相关工作很多,首先从提高入职员工的薪酬标准做起,进一步提高会展人的职业自豪、前途自信和岗位尊严。期待未来会展业以分级分类为原则,一方面完善考核办法,体现激励目标,实现公平公正;一方面调整优化薪酬体系,力争3年内达到所有行业中上水平,5年内达到较高水平,逐步向最高水平靠拢,进而为会展人才形成归属感、信任感和吸引力,为会展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当前困扰会展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会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在现行学科体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无法得到同其它学科一样健康成长的体制化条件,严重影响了会展专业的目标规格、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师资配备和办学效益,影响了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人才队伍建设,未来还将影响到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有必要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争取尽快得到解决。
在现行学科目录中,会展教育曾被划归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文化产业等学科。然而多年来的市场需求实践,对此均未表认同。事实上在各会展院校,会展教育拥有各自的定位,如经济学定位、管理学定位、旅游学定位、博物学定位、艺术学定位和传播学定位等。然而这又不符合现行学科目录。目前唯一能够形成共识的,或许仅仅是会展学的跨学科特征。这也证明了一个结论,会展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新兴交叉学科正在面临成长的烦恼,因为新兴学科必然不成熟,交叉学科注定四不像。然而新兴交叉学科又具有顽强而活跃的生命力,因为它在社会实践中拥有深厚的需求基础。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学科发展。学科建设应该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应该关注中国现实,预见中国需求,解决中国问题。根据我们的判断,今后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会展活动仍将承担繁重的历史责任,主要体现在创新激励、供需互动、产业关联、社会整合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包括全球经济治理和大国与周边国际关系改善。未来企业、城市、国际组织乃至主权国家的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往沟通能力。会展学的内容,将取决于实际交往的范围和具体沟通的形式。
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许是为新兴交叉学科设置一个体制化试行平台,名称即为会展学,其下设置会展策划与创意、会展艺术与技术、会展市场与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它的好处是借助交叉学科可塑性强、弹性大、有余地的特点,克服学科目录在一定程度上僵化强制的负作用,为会展学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从而耐心等待其发展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走出了农业社会,正在穿越工业社会,即将走向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将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基础、现代服务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一种崭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其特点是借助现代通讯、快速交通等高新技术,依靠教育普及和公共服务,深入发展交往沟通服务业,全方位实现供需互动,深化劳动分工,密切产业关联,提高生产效率,超越资源环境硬约束,在更充分的创新竞争和更有效的沟通交往中,促使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而开辟人类生活新境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社会实践和发展需求的变化,要求高等教育领域学科体制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关链接】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部市共建重点大学,拥有一百个博士点和20个博士后流动站。上海会展研究院(SMI)是部市合作框架下,上海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联合组建的一个会展研究专门机构,任务是服务会展业发展,促进新学科建设,建成国家会展研究基地。SMI由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工技大、上海社科院、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参与共建,并与日本电通、英国创意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长期合作,现设现代会展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大型活动研究、博览会展国家战略等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