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产业集群模式 助推农产品加工产业
2016-12-23段伟伟
摘要:农产品的发展方向趋于集群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表现,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使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模式也具有特殊性。本文对农产品的产业集群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农产品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对农产品集群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
关键词:集群模式;农产品;加工产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全球的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不断扩散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技术层面的发展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势不可挡,给人们的生活及世界的经济形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区域集群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点
1.1 内涵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工业。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大,农产品的加工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产业发展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最先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一些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并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实体。农产品的加工跟其他产业有很大区别,农产品加工集群是结合农产品自身的特点,是农民、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生产链的整体系统的集合,通过制度、贸易和市场相互联系在特定的一个区域,突显专业化和合作性的优点,形成分工合作,效率极高的有机整体。
1.2 特点
农产品加工集群有着其他产业集群的特点,这是共性,当然也有其个性特点,即特殊性。农产品加工集群是具有空间上的集中,网络化联系,制作专业化,一定区域内的共性特点。因农产品的加工业涉及的产品种类繁琐,加工成品多样,所以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集群有着特有的个性特点。一是农产品加工原料来源于农作物,对农作物的依赖性很强,若没有农作物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作物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有的农作物生产条件特殊,有专门的生产基地,即分布地区,这样集中的生产基地会有很高的农产品产量保障,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为了加工业发展成本的缩减,应选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近集聚农产品的加工企业。例如椰子、大米、枇杷、酸枣等加工业都是集中在其生产基地的产业集聚;二是农产品的加工业要经过采集、储运、加工、包装和营销等环节,其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的厂商,这就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生产链,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越是产业链长的加工企业,深加工价值大的加工企业,越容易出现产业集群。生产链的延伸和相关企业的配套联系,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三是加工企业的存在对其他产业存在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例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附产品就是这些产业的原料和辅料,这些产业的产品又可以是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和能源。牧业饲养的动物粪便可以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来源的农作物肥料,也可作为生物能源企业的原料,用来生产热能和电能,再反馈给农产品加工业,给相关的生产提供能源支持,这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的整体。
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现代的工业模式和利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的社会化生产,是农业发展更高级的表现。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现代农业加工产业集群的出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必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农业整体的竞争力,区域内农业的发展规模更合理,可以给农业生产基地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3 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源于马歇尔和韦伯的理论。产业集群不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的聚集,企业内部的生产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集群内企业的知识流动,相互合作和学习的作用巨大。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是产业集群的表现,产业的网络化是产业集群的本体,知识的流动是产业集群运行和强化的基础。农产品的加工也逐渐从低级加工走向更高层次的分类加工。
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集群模式没有标准的定义,但有不同角度的划分,集群市场角度划分为零星式、网络式、轴轮式、多核式和混合式模式。从市场和政府角度,有市场导向模式和政府导向模式等。产业集群模式是人们对产业内在运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产业集群模式可以在布局模式和组织模式方面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
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集聚丰富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和相应的资源优势,在该区域内生产加工的成本低,具有便利的特点。资源型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集群是较低层次的集群模式,多是加工一些价值较低的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这是产业集群的最初模式,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低,产品没有特色,没有市场竞争力,也没有价格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不是很乐观。应在此基础上查找问题,加以创新,例如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投入先进的科技技术,提高加工层面的工作效率,各个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上加以改善,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链条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在产业链分工协作理论上产生,这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集群模式,是以一家大型企业为核心,并包含很多中小型企业集群模式。多数企业为围绕着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进行协作生产,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的支配地位,其他企业属于下属从事为核心企业加工或提供专门化产品。集群企业内部是分工明确的链条关系,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型企业是产业价值链的相互合作关系,核心企业负责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的环节,负责技术创新,其他中小型企业负责产品推广,中小型企业内部存在着竞争关系,知识流行性强,学习借鉴明显,这种集群企业的基础设施完善,中介服务和金融等机构较为完善。
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致力于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产业集群是更高级的生态化集群模式,能把农产品加工和其他相关产业协调起来,充分发挥自然、社会和生态价值,并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发挥内在资源优势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企业有三种:生产型企业、消费型企业和分解型企业。分别从事农产品原料加工,与农产品加工相配套的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企业。三类企业的相互协作都成良性循环,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潜在价值的物品变成垃圾,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各企业的相互合作,生产技术的发达,原料产品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高度合作的企业关系。
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企业规模和关系、价值链、技术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会沿着资源型、链条性、循环型进行升级演化。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转变老旧的理念,对待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应从管理型变为服务型,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政府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互补关系,尽可能弥补市场空缺,多从地区发展的大局出发,政府引导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重管理轻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形式、政策形式和绩效考核形式来加强干预,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引导并提供服务职能,扶持农民和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完善农村的金融和物流体系,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经济处在转型时期,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并为之提供好的发展环境。
4 结语
产业集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集群给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集群模式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运用有其共性和个性,要顺应形势,趋利避害,寻求模式创新,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以深加工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林,张明林.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成长机理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0).
[2]焦存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互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08,(03).
[3]张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4]朱铁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四阶段”[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作者简介:段伟伟,硕士,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