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中国

2016-12-23严子烨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味觉舌头舌尖

严子烨

说起国人对中国的情愫,不论再复杂再浓烈,我觉得,至少是掺有一些对食物上的依恋的。而我这里所提到的“食物”,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当你的舌尖触碰到食物,在引发味觉的同时,勾出来的一些被你早早遗忘,却又深深扎根在你身体里的东西。

舌头呢,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体察百味,感知冷暖。从母亲那儿的第一口乳汁,到长大旅途中的每一顿饭菜,舌尖,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深深埋藏在味道里的岁月与情感……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朋友的味道,交织在舌尖,奏出甜蜜或思念,盈满整个人生。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舌尖上的中国”了。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舌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而也为劳动人民沟壑纵横的皮肤感到心酸。《舌尖》最吸引人的一点,绝不是告诉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在哪儿吃,和谁吃,怎么吃,乃至要用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吃。看《舌尖》看得眼泪汪汪的,断然不只我一人。不是为了尝不到的美味,而是被那句“家乡味儿”点了泪穴。

便也无怪乎某些人吃到久违的食物时,不禁泪流满面。味觉啊,也是情的来源。

我自然是没什么背井离乡之类沧桑的经历的。唯一一次吃出眼泪,是军训完回家的那个晚上。你可以想见,被以大盘装的统一饭食冲刷了一个星期的舌头,忽然触碰到了自己至亲之人用心准备的精美菜肴时,是怎样的悸动。所有沉睡的味蕾就在此刻被调动起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若是在这抑扬顿挫的解说下,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与泪水一同被勾引出来,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

导师:汪新华

猜你喜欢

味觉舌头舌尖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刷牙别忘了刷舌头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舌头上的疯狂
舌头劝架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肥”或成为第六种味觉